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階段的學習難度相比較初中階段來說增加了不少,教師們在進行高中教學活動時需要對學生學習情況有效把握,從而改善教學設計,提高高中教育質量和水平。高中數學的教學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開展分層教學,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不同學習情況開展教學,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強,還可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本文先對分層教學的優點進行描述,之后具體分析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望高中數學教師能協調好教學工作,有效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關鍵詞:分層教學 高中階段 數學學習 具體應用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優點
1.因材施教
一個班中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較好,要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取得相應的進步,學校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通過自學來取得較好的成績,而且這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較高,因此教師在對這類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只是作為引導作用;而中等層次的學生屬于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上進心也較強,教師可以通過傳授一些學習方法來幫助學生從中等生過渡到優等生;而成績較落后的學生由于自身的學習能力較差,很難通過自身的努力跟上,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多加關注這些學生。通過分層教學的方法來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1]
2.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將班級中的學生劃分為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三個層次,然后對這些學生進行分組,將學習情況相近的學生歸為一個小組。按照這個分層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們和自己學習水平一樣的學生共同學習和進步,老師也能夠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小組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就能促進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同等層次的學生面前不會表現得拘束,也就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另外,學困生那個小組需要老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導和教學,而優生小組則可以放手讓學生們自主學習,這樣既能夠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還能夠促進不同學習水平的小組取得相應的進步。[2]
二、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任務進行分層
因為高中數學的學習認為相對初中階段來說更加繁重,班上的學生存在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任務進行分層。優生的學習能力更強,學習任務可以有所增加,可以有效地促進他們思維的發散訓練,強化他們的學習能力;而中等生的學習任務應當適度,能夠完成課堂所教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展就可以了;而學困生需要從打實基礎入手,布置的學習任務相對來說要更簡單,然后逐步提高難度,通過對學生數學學習任務的分層可以有助于提高不同學習層級的學習成績。[3]
2.對課前預習作業進行分層
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課前預習作用進行分層,有利于更好地符合不同層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優生的課前預習工作相對來說要做的更加完善,不僅要對本堂課要講的知識點提前掌握,還需要對公式提前進行演算和推理;中等生的課前預習工作主要是掌握必考的知識要點就可以了,記住一些中的公式定理;而學困生在課前預習這一塊能力較差,因此學困生都是以復習前一節內容為主,然后瀏覽需要學習的內容,對即將要學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所以要讓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提高需要教師們對課前預習工作進行有效的分層。
3.對課堂評價工作進行分層
課堂的評價工作也是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堂評價工作時也要運用分層教學法,不但要聽取優生和中等生的意見還要聽取學困生的意見,這樣才能確保課堂評價結果全面客觀。當然,教師們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也要采取分層評價的方法,評價優生的時候,需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創造性出發,找出優生數學學習中的不足;而評價中等生的時候,需要對他們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然后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學困生的評價多以鼓勵為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出,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4.對課堂的提問進行分層
高中數學老師在課堂中都會準備一些問題來豐富教學內容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都不相同,所以教師在準備課堂提問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準備好不同類型的問題。對于優生要準備一些具有挑戰性題目,這樣能更好地開闊學生的視野,強化優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對于中等生要準備一些難度適中的題目,這些題目只需要學生們稍加轉變思維就能解決的;而學困生要準備切合課堂基礎內容的題目,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將課堂提問分層進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幫助,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5.對課后練習進行分層
每一堂課結束之后都會有相應的課后練習題,教師在布置課后練習題的時候也應該根據分層教學發的要求,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布置不同的課后練習題,達到有針對性練習的效果。優等生的課后練習題目可以出的更加靈活和富有挑戰性,這樣可以鍛煉他們的數學解題思維和能力;中等生的課后練習題主要是基礎題和中等偏難的題目為主,使中等生在掌握了所學內容的前提下有所拓展;學困生的課后練習題要出一些基礎和簡單的題目,用以鞏固所學內容。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來分層布置課后練習題不但能有效提升學生作業的質量還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結語
隨著我國新高考改革制度的全面實施,越來越多的高中學校為了適應新高考改革制度進行教育模式的調整,其中分層教學模式是一個典型例子,將分層教學法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來,不僅能夠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還能夠較好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水平。所以,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的老師們要認真學習分層教學法的思想內涵,將分層教學法運用于數學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鄔元平.分層教學法應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分析[J].理科考試研究,2016(7):32.
[2]字映貴.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6(1):239.
[3]李利寧.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5):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5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