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層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民族民間舞課程是幼兒教師教育培養體系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學科課程。目前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生源分別來自普高和高職,學生舞蹈基礎差異較大,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現階段的教學需求,現將分層教學法應用于學前教育專業民族民間舞課程的教學中,以期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民族民間舞;學前教育
  民族民間舞蹈是我國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蘊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民間舞蹈教育不僅是一種形體動態的傳授過程,同時也是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授過程,它負擔著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民族民間舞課程,既是學前教育專業提升學生舞蹈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傳承的過程。由于我校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在舞蹈素質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我們通過分層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一、分層教學法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應用
  1.對學生進行分層 根據我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民族民間舞這門課開設在第三、第四學期。經過一年的舞蹈基礎訓練后,進行摸底考察,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學生,對舞蹈類課程興趣濃厚,學習能力較好;B層次學生,對舞蹈類課程較感興趣,學習能力一般;C層次學生,對舞蹈類課程不感興趣,學習能力較差。在不打亂原行政班的情況下,將A層次學生編到一個模塊班。其余課程按行政班上課,民族民間舞一半課時在模塊班上課,一半課時在行政班上課。由舞蹈教師任班導師,解答管理以及舞蹈專業問題。B、C兩個層次的學生不變。這樣可以使A層次學生快速成長,使她們在原行政班中脫穎而出,成為“領頭羊”,從而帶動B、C層次的學生進步。
  2.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只有將教學目標分層,學生們才能有更好的定位。例如,A層次的學生注重提高舞蹈的表現力,為幼兒園舞蹈編排、表演方面輸送人才;B層次的學生注重動作規范性的訓練,為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打基礎;C層次的學生以基礎訓練內容為主,提升審美能力。通過教學目標的分層,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挖掘他們最大的潛能。
  3.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 學前教育專業的民族民間舞課與藝術院校的課程不同,學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主要是為了將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因此,民族民間舞課程的內容要適應幼兒教育的發展方向。根據我校人才培養計劃,在教學內容也應該有所區分。以藏族舞蹈教學為例,3個層次學生統一的教學內容為:顫膝動律、屈伸動律、藏族舞蹈基本步伐、踢踏組合、弦子組合。在這個基礎上,為提高A層次學生的舞蹈表現力,應在模塊班教授藏族風格性表演組合。為規范B、C層次學生的動作,可增加幼兒藏族舞蹈組合,既能達到規范動作的目的,也能提高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層,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滿足需求,避免優秀的學生“吃不飽”,較差的學生“跟不上”的情況。
  4.對教學方法進行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A層次學生,需要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還可增強舞臺實踐,在實踐中去體會、領悟。針對B、C層次學生,則在課堂中多引導、示范、舉例,讓他們學會理解動作、發現問題,學會自我反思,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 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不同的考核內容、考核標準。對于B、C層次學生,考核難度應適當降低,以了解該民族的舞蹈風格特點為主,并表演1-2個該民族的舞蹈組合。對于A層次學生,考核難度可適當增加,應把舞蹈表現力、舞姿美感、節奏這幾方面,添加到考核標準里面??己藘热菀矐臑楸硌菪晕璧附M合或民族民間舞劇目。這樣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評價,也能反映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日后的教學中及時調整,完善課程教學。
  二、改善分層教學法消極影響的策略
  以往學者研究中曾提到,實施分層教學后會導致學生兩極分化,主要是指C層次的學生自尊心易受到打擊,從而影響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筆者通過調查研究,總結教學經驗,探索出以下解決方案。
  1.選擇優美的音樂,提升學習的興趣 大部分舞蹈教師在進行民族民間舞教學時,通常會選擇鋼琴伴奏或者純音樂,這類曲子的節拍明顯,節奏較規整,具有民族特色,但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這類音樂不感興趣。通過調查發現,他們更喜歡有歌詞、旋律感更強的歌曲,如藏族歌曲《天路》《次真拉姆》等。教師可選擇節奏較規整、旋律優美的歌曲,提升學生的興趣。
  2.增加審美的體驗,提高學習的質量 我校學生大多數為零基礎學生,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的認知幾乎是空白的。想讓他們在短時間里能夠了解各個民族舞蹈的特點,可利用課余時間觀看民族舞蹈劇目或是舞劇,增加視覺上的審美體驗;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自娛性的活動,增加自身經歷。在教學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梳理,與教學內容相互融會貫通,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3.豐富練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潛能 在課堂教學中,多樣化的練習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組長負責制 將A層次的學生任命為小組組長,分別帶領數名B、C層次學生。課堂上A層次學生可以帶領B、C層次學生進行討論。B、C層次學生在練習時很容易出現問題,A層次學生則掌握較好。課堂上可以由組長帶領組員們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改正。在課余時間,也能帶領組員們進行組合的練習,并糾正動作。
 ?。?)2人一組,相互指導 2人組成一組,可在課堂上短時間進行動作的練習、討論。例如,藏族舞蹈動作:行禮。該舞姿要求:右腳向2點勾腳伸出,腳跟點地;左腿屈膝;上身前傾時后背拉直,手捧哈達低頭,手臂高過頭。難點在于重心的控制以及上半身的舞姿。在完成該舞姿時,學生易駝背、歪胯,重心移到右腳上。這時教師可以先對動作進行講解、示范,然后進行2人一組的練習,相互糾正動作,按照教師的要求模仿該舞姿。   4.建立有效的溝通,樹立學生的自信。
 ?。?)表揚的藝術 教師要在適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表揚, 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對于不同的情況,表揚的言語、方式也要有所不同。當學生被老師表揚時,他們內心會獲得滿足感、成就感,這種感覺會促使他們越來越自信,對這門課越來越感興趣。
 ?。?)榜樣的激勵 學習者可以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結果產生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加大對榜樣學生的宣傳,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給曾受過打擊或是內心自卑的學生,樹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導他們走出消極、厭學的情緒,逐步提升自信心。
  (3)有效的溝通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公平對待每位學生,不歧視也不偏好任何學生。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鼓勵學生大膽的交流。溝通的方式也需多樣化,可面對面溝通,也可利用網絡平臺,增添電子信息的溝通渠道,線上線下多樣化發展。
  三、實施分層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
  1.不斷探索學習 實施分層教學后,教師需要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而學生的特點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態、興趣愛好、挖掘他們的真實需求,這樣就要求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教學方式,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2.適當調節心態 在實施分層教學后,教師無形中會把不同層次的學生來進行比較,當A層次學生取得一定成績后,教師則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到A層次的學生身上。所以,教師需要調節自己的心態,用積極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所有學生。
  (責任編輯:劉小紅)
  參考文獻:
  [1]黃曉堃,高文卓.淺談分層次教學在師范生舞蹈課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1(02).
  [2]周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分層教學的實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05).
  [3]奪科.解析我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改革現狀[J].大舞臺,2012(12).
  [4]欒曉梅.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內容整合[J].大舞臺,2010(05).
  項目/課題 基金:2018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校級青年課題項目《分層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項目編號:SLC2018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682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