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物理分層教學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形式多樣、教學成果顯著為準則,把握學生學習行進中的承啟,尤其在接受知識方面,每個學生在智力水平和性格成因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教師應制定針對性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學習潛質得到引領,將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個體差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是摒棄舊模式中不適應新課改的環節,充分詮釋“因材施教”的深刻內涵。教學中,筆者深知學生的具體特點,量化指標,有針對性地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前置,教與學相結合,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鍛煉,循序漸進地提升自我學習能力、探知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分層教學作為教學模式多元化之一,更趨向于學生個體的良性發展。筆者經過多年的一線教學,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物理分層教學方法。
  一、細研學生異同。逐步分層優化
  分層教學實質是將學生學習受知力逐級化分,這是分層教學模式的基準點,也是教學績效的重要保證。前期應找準目標,強化準備工作,需要教師投入很大精力,分層是全方位考量學生學習動因、主客觀驅動力。教師仔細甄別每個學生在學習成績、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優勢,對學生按優化曲線進行分層,在具體教學應用中將學生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物理基礎扎實,學習興趣濃厚,學習主動性強,探索能力強;第二層次是物理基礎達標,但學習缺乏主動性;第三層次是物理基礎薄弱,但學習熱情高,具有拼搏精神;第四層次是物理基礎差,方法不當,學習無興趣。與之相對應,為每個學生建立學習績效檔案,隨時跟蹤、調整。層次劃分是教師教學中的拓展,是以尊重學生為前提,針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成績等敏感指標留作教學依據,不在課堂或年級公開、公布、明示,使學生感到充分的尊重和自由,集中精力投入到物理學習中,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確立分層。教學答疑解惑
  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考慮存在不同層次這一事實,與教學大綱和教學思路相符合、相一致的要求,差異化地制定教學計劃,設置不同類型的學習目標。確定同一層次的教學計劃中,還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出現計劃之外情況,要微調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在關注基礎理解的同時,啟迪他們更深層次的探究,拓展知識構架,并與實際學習相結合;對于第二層次的學生,應著重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對物理課程的興趣。教學中可以通過生活中經常出現卻被人忽略的現象啟發學生的求知欲,多涉足、提問;對于第三層次要強化物理基礎知識的訓練,優化學習方法;就第四層次的學生而言,教學中要下足功夫,多方位指導,首先要面對現實,逐步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和復習,保持現有知識行進中的掌握度,還要兼顧遺漏知識的補充,并隨時跟蹤、發現和糾正其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循序漸進,使其有量化改變。
  課堂是分層教學作用力度的集中體現,教師應把控好操作原則,面對教學任務、面對全班同學,合理分配課堂時間,使教學內容的進程與每一層次學生的理解力相吻合,時教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的設置,應分開層次和梯度。將一些簡單的概念問題,由第三或第四層次的同學回答;概念、理解性的問題由第二層次同學回答:開放式、探索性的問題由第一層次同學回答,做到課堂上每位學生都是主角,積極融入隨堂問題的回答互動中,賞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找準切入點,發掘其潛能,將教學效率提升至新高度。
  三、分層課后延展。鞏固學習績效
  作業對分層教學具有檢驗和衡量的作用,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掌握程度和知識理解的重要表現形式。分層作業是摒棄傳統布置作業“一籠統”的方法,遵循學生學習差異存在的現實,在課后作業布置中區別對待,將作業習題分為基礎題、基礎綜合題、啟發思考題三類:第一類基礎題是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第三和第四層次學生必做,而第一和第二層次學生可選做;第二類基礎綜合題是針對強化應學核心點布置綜合題,推進學生解題的感知力、實際操作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每層學生都要求做,第一和第二層要求高,全部會做,第三層大部分掌握,第四層可掌握一半,是鼓勵第四層學生應知的閃光點;第三類啟發思考題,第一層學生應掌握,鼓勵第二層學生選做,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并拓展思維。
  四、考量分層成果。綜合評估模式
  考試成績是學生某一階段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作為一種衡量手段,運用考試測評有其局限性,它無法全面真實、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識水平。教師不僅以考試成績為參考依據,還要以日常分層教學中載錄的綜合表現為依托,在每個學期末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具體而言,分層教學模式對教學評價標準存在不同規定與要求,教師應杜絕“唯成績論”思想。同時,教師還可利用學生自評、互評等形式,進一步充實評價依據,讓學生通過考量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便于盡快糾正。
  分層教學無疑是解決目前學生學習難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同時也符合課改課堂模式。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有利于組織教學,再配合多媒體系統,才能真正做到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備課、授課、布置作業、試卷命題等分層。只有分層教學,才能較好地解決個體與全體的需求矛盾,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物理實施分層教學,已成為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趨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914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