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家庭教育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和基礎,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家長開啟孩子心靈和智慧的鑰匙。許許多多正反兩方面的教育事例證明下面的教育方法的可行性。
1.激勵的方法。以激勵的方法褒獎孩子的優點,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揚獎勵是讓孩子堅持正確的行為和習慣的最佳途徑。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可是一些家長習慣于給孩子找缺點而不是找優點,家長不能吝嗇對孩子的表揚,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考量孩子,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毫不猶豫地予以褒獎,并且盡量采取當眾表揚的形式或盡可能向親朋好友通報來擴大表揚范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強化表揚的效果。表揚不能簡單化,表揚時要對孩子講明受表揚的理由,冷靜的幫助孩子分析出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表揚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賞為輔,切忌讓孩子形成一表揚就要物質獎勵的不良習慣。孩子難免會出錯,給孩子指正時可以采取以下類似方式:
“你把某方面加以改進你會更出色”。
“我相信你會改進某方面的問題從而做得更好”。
2.言傳身教的方法。模仿是兒童的天性,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子女模仿的對象,父母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作用和感染力量。因此,家長應時時刻刻謹言慎行以身作則,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學習生活都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曾有一名電工在山區電路改造中不幸失去右臂和雙下肢,妻子拋棄倆年幼的孩子離他而去,他憑借堅強的毅力不僅做到了生活自理,還開辦了“志堅圖書館”豐富了山民的文化生活。在他的影響下,倆孩子自強不息,在社會的幫助下都完成了高等教育,其中一個還獲得博士學位。父母身教重于言傳,父母的道德行為操守往往是孩子德性的風向標。設想一下,父母如果違法亂紀能教育孩子要品行端正嗎?父母如果整天沉湎于麻將和游戲從不拿書本能教育孩子勤奮好學嗎?父母如果不能孝敬自己的長輩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老愛幼嗎?“上梁不正下梁歪”形象地說明了言傳身教的道理。
3.平等性交流的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并與孩子展開平等的交流有助于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家庭民主和諧氛圍。父母勇于在孩子面前說“請”.“謝謝”,不用命令式口氣和侮辱性字眼。譬如類似下面的一些話不宜說:
“我怎么生下了你這么個沒用的東西”。
“去去,小孩子懂什么,到一邊去”。
“你為什么不能像某某某一樣••••••”
“奶奶求你了,我的小祖宗”等。
4.習慣養成的方法。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重點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學習上重點要培養獨立思考.單獨作業和勤于預習.精于預習.善于檢查等習慣。家長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逐步養成獨立檢查和及時改錯的習慣。在網絡電子時代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不要采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正確地認識網絡的價值與功能,學會利用網絡學習,明白網絡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習慣上,重點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強和規律化的生活習慣,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和按時就餐的生活規律?!拔奈渲?一張一弛”,要適當安排孩子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時間,如帶孩子假日旅游.郊游.跑步等。
5.童化的方法。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和視角看待世界,用孩子喜聞樂見的語言和形象引導孩子認識世界,這一方法對低齡兒童非常實用。三歲的兒子用小刀在光潔的桌面上亂畫,父親發現后沒有訓斥他,而是俯下身子把耳朵貼在桌面上,兒子好奇的問:“爸爸,你聽什么?”
“我聽見桌子在哭,他說你用刀子把他的臉劃傷了。”
兒子從此再也不用刀子亂刻亂劃了。
6.挫折教育方法??嚯y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吃過苦受過挫折的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強,適應環境和社會的能力強,能坦然面對今后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皽厥医逃迸囵B的孩子難以承受挫折和困難易走極端。現在的生活水準提高了,我們可以用開放的環境訓練交往能力,教會孩子待人處事的方法,要讓孩子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定式,明白每個人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都不一樣,不能事事要求別人符合自己的胃口,做到寬容待人,尊重他人。要讓孩子懂得人與人交往矛盾不可避免,學會克制容忍和理解原諒,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處理矛盾和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意識地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在困境中樹立信心,學會通過努力來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在歷練中成長。
7.一致性方法。父母應針對孩子具體情況制定出家教的原則方法和努力方向,在教育孩子的立場觀點上保持高度一致性,不能一方給孩子吃“補藥”,同時另一方給孩子服“瀉藥”,那樣做對孩子的教育不利。
8.寓教于樂的方法。這一教學方法同樣適用于家庭教育。玩物并非一定會喪志,加以引導會益智增志,關鍵做到玩有所學,學有所樂。
來稿日期:2010-10-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894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