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溝通家校 合力迸發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 娟
摘要: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任務,也是家庭的任務,班主任要通過自己對學生的工作架起學校與家長聯系的橋梁。班主任要理解、尊重家長通過各種方式溝通家長,并指導家教方法,只有家校積極配合,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關鍵詞:家長;學校;家教方法;溝通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2-0072-01
作為班主任,我深知自己身上的重任,我面對的不僅僅是班上的三十多個學生,更是關系著三十多個家庭的幸福。我們要憑著自己的愛心、耐心和信心,通過自己對學生的工作架起學校與家長聯系的橋梁。目前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家庭教育指導的重擔更多地落在學校和班主任肩上。
班主任作為學校中從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教師,必須懂得和掌握家庭教育的心理規律,并善于運用各種方式,給予家長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幫助家長提高教子水平,那么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呢?
一、理解、尊重家長
不同家長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家長的性格、修養也不一樣,班主任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平心靜氣地從家長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認真體察家長的心理,以寬容理解的心態對待家長的不講理,家長不講理、護短,大多數還是因為自己孩子表現不好,又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班主任要尊重家長,要知道學生是家長和老師共同關心、教育的對象;教育的目的相同,只不過家長側重于家庭教育,老師側重于學校教育,因此教師和家長的地位是平等的。良好的尊重、良好的言語表達能贏得家長的信任,化解緊張氣氛,準確傳達信息,實現有效指導。
家長對教師蠻橫無理,無非是怕孩子受到委屈。坦誠地向家長說明批評教育對犯錯誤孩子的利害關系。雖然家長和教師的出發點不同,但是家長和教師的落腳點完全相同,都是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所以只要班主任首先拿出誠心,就一定能夠換來家長的誠意。
二、指導家教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生活向學校提出的任務變得如此復雜,以致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養,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在國際二十一世紀教育委員會提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中,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也作了這樣的高度評價:“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場所,并在這方面負責情感和認識之間的聯系及價值觀和準則的傳授,將伴隨一個人一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正是在家庭中,廣而言之也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而成的 。在此階段,人的創造性思想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漸漸熄滅;接觸知識可能成為現實,也可能無法實現?!笨梢哉f,良好的家庭教育會給兒童的成長創造優異的條件,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則是制造“問題兒童”的根源。
我們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不難看到有些家長專制思想嚴重,教育方法簡單粗暴,輕視說理;有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子女抱有過高的期望值,使孩子感到壓抑,反而帶來負面效應;還有些家長忙于工作、經商或打工,而忽視了與孩子溝通交流和對孩子的關心。通常優秀孩子成長為優秀人才的背后,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沖突和矛盾的因素。
所以班主任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形成正確的親子觀。孩子犯了錯不能只知道打,而是要幫助孩子分析犯錯誤的原因,研究如何督促孩子改正錯誤;為孩子確立適度的期望值,這個目標要使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得著;家庭要走出重智輕德,重養輕教,重言教輕身教的誤區。面對問題孩子,家長不妨放下架子,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改變一下教育方式,如關愛、理解、尊重、信賴與威信相結合,主動親近孩子,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對于他們急需解決的問題采取共同商量共同探討的方式,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讓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內心世界,達到教育的目的,又還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幫助他們在失敗中磨練自己,在失敗中成長。
三 、暢通溝通渠道
班主任可以通過電話、手機短信、家校通網上平臺、家訪等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及時溝通。家長會是班主任與家長面對面溝通的好機會。切忌將家長會開成“成績發布會”“批評指責會”“告狀會”或“一言堂”等,家長會應該是“連心會”,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交流的橋梁。家長會要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如“才藝展示家長會”、“親情互動式家長會”“教子經驗交流會”,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共同感悟溝通和信任的重要,這些都是家長和學生都歡迎的家長會。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家長和孩子缺少溝通,造成孩子與家長心靈之間的隔閡,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難度,也就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難度。所以在恰當的時機組織家長和學生聯歡;組織家長和學生一起郊游、參觀、訪問;讓學生、家長以書信、面談的形式真情對白,真實地訴說各自的苦惱、心愿等。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營造一種暢所欲言的氛圍,使其更深入地體會對方,理解對方,讓問題雪消冰融。
另外,家訪作為一種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訪中要講究策略,不要一味的告狀、批評學生的不良行為,而要以表揚為主,從贊揚的角度切入話題,對學生的缺點委婉地指出,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哪方面不足,今后該朝哪個方向努力。這樣,不僅在家長面前給學生留了臉面,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也活躍了談話氣氛,場面融洽和諧,效果當然好。
總之,只要我們班主任對學生充滿愛心、耐心和信心,真誠地幫助每一位學生,并與家長心靈相通,做到要求一致,步調一致,我們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才能迸發出更多的精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14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