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諧對孩子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牛海霞
摘 要:家庭是兒童最初的和經常生活的環境,是兒童成長的安樂窩,父母是兒童最先交往和最多的成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健康體魄的撫育者,又是孩子智力的開發者,還應是孩子優秀品質的熏陶者和美好心靈的塑造者?,F就家庭教育和諧對孩子影響的重要性談些看法。
關鍵詞: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觀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通過言傳身教或其他教育方法,對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響。因此,父母是兒童最早的教育者,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又是一門學科,家庭是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組成部分,準確掌握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每個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必將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家庭是兒童最初的和經常的生活環境,是兒童成長的安樂窩,父母是兒童最先交往和最多的成年人。對兒童的教育首先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家庭教育的主要社會責任就是對年青一代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對兒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響有六個方面:一是家庭;二是教師;三是集體;四是自我教育;五是書籍;六是社會環境、朋友和“街頭伙伴”。這六種教育力量好比是六個雕塑家,而兒童和青少年好比是有待加工的大理石,六個雕塑家都無時不在對它加工,在家庭中,父母是最細致最有才干的雕塑家,父母對于孩子種種有意無意地引導以及他們的思想風貌,理想、道德品質、生活方式、語言行為、相互之間的態度以及對待孩子的態度,家庭環境,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這一切無不通過潛移默化對孩子的啟蒙、成長和成才產生巨大的影響。馬克思說:“父母的行業是教育子女”。家庭不僅是生活基本單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隨著嬰兒呱呱墜地,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進入社會生活,首先進入家庭這個生活環境,孩子首先認識的是自己的父母,接受來自父母的語言,模仿父母的動作,家庭是他們面臨的“第一個世界”,沒有一個人不受家庭的影響,而童年的印象總是美好的、深刻的。古今中外無數事實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性格、情操、學業,甚至將來的職業選擇、處理戀愛婚姻、組建小家庭將起到積極的影響。否則,將帶來消極的影響,不利于孩子成長。
遺憾的是,并不是每個做父母的都能教好孩子。有的家長在學校是一位受歡迎的教師,回到家卻常為孩子的不聽話而苦惱不已;有的家長在單位是領導幾十、幾百、幾千人,卻不一定能管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在部隊能統率千軍萬馬,決勝于千里之外,但是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卻可能束手無策,一籌莫展;也有的父母對孩子動輒打罵,缺乏耐心,于是出現了令人震驚的悲劇。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不懂得家庭教育的內在規律,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也與父母思想中長期形成的舊的家庭教育觀念不無關聯。因此,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在培養教育下一代中的重要作用。
1.培養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責任。重任將落到他們的肩上,他們能否承擔起這個重任,完全取決于今天對他們的培養和教育,使他們具有為祖國富強、人民富裕而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沒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的共同配合、協調發展,是難以完成的。
2.家庭教育對于促進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具有特殊的作用。家庭教育對少年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智力的發展,身體的健康成長都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為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談舉止,思想作風,待人處世,生活習慣,教育方法,對子女的要求以及為子女造就的生活、文化、學習環境等都對子女的成長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家長和子女在日常生活的接觸中隨機進行的,與學校教育相比更具有隨機性、靈活性。
3.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學校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近年學校的教師經常感嘆:“學校這個小氣候抵不過社會這個大氣候?!边@些感慨說明了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相一致,彼此配合,同步進行。
總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健康體魄的撫育者,又是孩子智力的開發者,還應是孩子優秀品質的熏陶者和美好心靈的塑造者。家庭教育具有的早期性、權威性、感染性、針對性、連續性、靈活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能比擬的。在一定意義上說,有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就會陶冶出什么樣的孩子。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是絕不能忽視的,更是不能替代的。
(作者單位 甘肅省隴西縣首陽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25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