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高等職業教育“訂單式”培養的理性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萬 平

  摘 要:“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以其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用性和高就業率深受企業、學校、學生及家長的歡迎,成為改革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訂單式”并不是高等職業教育唯一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必須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理性思考,準確定位,將“訂單”培養與“非訂單”培養有機統一,才能有效完成高等職業教育的任務。
  關鍵詞:高職教育;訂單培養;理性思考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6-0000-00收稿日期:2007-03-01作者簡介:萬平(1968-),女,河南盧氏人,講師,主要從事教育理論的教學與研究。
  
  一、“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與基本特征
  
  “訂單培養”是市場經濟形勢下產業的訂單經濟向教育界滲透的一種表現,是高等職業教育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和改革趨勢而發展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所謂“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作為培養方面的高職院校與作為用人方的企事業單位針對社會和市場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簽訂用人訂單,并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進行合作,通過“工學交替”的方式分別在學校和用人單位進行教學,學生畢業后直到用人單位就業的人才培養模式[1]。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訂單、培養計劃、運行機制、就業等。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一種典型。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圍繞“訂單”建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圍繞“訂單”設置專業、開發課程、實施教學和進行教學評價。培養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專一,針對性強。
  2.專業設置的市場性。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用人單位的需求為依據設置專業。市場緊缺什么專業、就設置什么專業;用人單位需要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培養出來的學生能迅速適應就業崗位的需要。
  3.課程開發的職業性。
  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中,“訂單”是課程開發的基礎、用人單位對職業崗位的要求是課程開發的邏輯起點。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學校與用人單位一起根據“訂單”的要求確定培養目標及規格要求,通過對“訂單”所確定的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的認真分析,構建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體系,并將其轉化為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而開發為具體的課程。用人單位是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用人單位對職業崗位要求是課程開發的依據。
  4.育人過程的合作性。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按照用人的意圖,校企合作共同培養適合用人單位的“個性化”需求的人才。為了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真正符合“訂單”的要求,保證用人的質量,校企雙方需要積極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人才的培養不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而是校企雙方共同關注的事情。企業不再是一個培養過程的旁觀者和最終結果的驗收者,而是要全方位、深層次地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用人單位不僅為學校提供“訂單”,而且參與培養計劃的制定、參與培養計劃實施的全過程。為此,校企雙方都會充分利用現有的一切有利條件。投入相應的人、財、物,提供相應的教育設施、設備作為必要的支撐。因此,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更能充分整合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效率。
  5.校企接軌的無縫性。
  “按需培養、企業錄用”是“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顯著特征。學校為企業“量身定做”人才,“產銷對路”,使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使用的無縫接軌成為可能。當然,“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利益與風險并行的人才培養模式,它在實現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的“三贏”的同時,也使學校、用人單位、學生三方承擔著一定的風險。人才培養的長周期性決定了“訂單”必須瞄準未來的市場、未來的職業崗位。今天的“訂單”是在對二至三年后市場變化預測的基礎上完成的。然而,科技的迅猛發展,市場的變化,職業環境的變遷并不是都完全按照預測的趨勢發生變化。
  
  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合理建構
  
  1.以“訂單”主導課程體系的構建針對相應的職業崗位“量身定做”是“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特點,課程體系必須能有效服務于“訂單”所確定的職業崗位能力的形成?!坝唵巍彼_定的培養目標是課程開發的依據,“訂單”所確定的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分析是課程開發的邏輯起點。校企共同在社會調研的基礎上對職業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構建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并將其轉化為學生具體的學習任務,按照職業崗位的要求,本著“必需、夠用、管用、實用”的原則,整合形成“崗位主導型”的課程體系
  2.以“訂單”主導實訓基地的建設完善的實訓基地是保證實踐教學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也是“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根據“訂單”所確定的職業崗位能力形成的需要,構建“職業崗位型”的實訓基地。即以“訂單”所確定的職業崗位需要為出發點,以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形成為主線,設計和建設實訓基地,營造崗位工作的“職業環境”,使學生在“職業崗位活動中”提高技術應用能力,培養職業綜合素質,達到職業崗位的要求,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強調通用性、仿真性、開放性,應按照企業實際和培養目標的要求配置,并按照企業管理模式運作,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能夠體驗企業工作環境、感受企業文化,培養企業意識。校外實訓基地主要在合作企業,強調真實性、先進性、實效性。
  3.以“訂單”主導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依據訂單所確定的培養目標、職業崗位及崗位能力的要求,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崗位能力的形成規律,合理組織教學過程。圍繞職業崗位能力的形成,融教學、科研與生產為一體,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行并進、相得益彰。學校選派業務素質精良教師、企業挑選高水平的技術能手和管理人員共同承擔教學任務。校內教學以理論知識的掌握為主,同時進行必要的崗位技能訓練,使學生初步具有崗位工作的能力。校外教學按照“訂單”的約定到企業頂崗實習,進行真實的崗位鍛煉,提升職業崗位素養,達到“訂單”的要求。
  4.以“訂單”主導教學評價改革“訂單”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合作企業輸送合格人才。為此,必須改革傳統的“紙筆考試”、學校評價一統天下的局面,實行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的“訂單”評價。學校與企業作為共同的評價主體,根據“訂單”所確定的質量規格與標準制定評價方案,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對學生進行評估。由于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各自所承擔的主要任務不同,評價的側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比如,理論教學的評價主要由學校負責,企業主要負責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的評價,雙方應及時反饋,以便不斷調整教育教學的方式,保證人才培養符合企業的要求。
  
  三、“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
  
  1.強化市場意識,積極爭取“訂單”?!坝唵巍笔恰坝唵问健比瞬排囵B模式的核心要素。沒有“訂單”,“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就成了一句空話。為此,各高職院校一要強化市場意識,積極尋找合作伙伴,爭取人才培養訂單;二要建立暢通的“訂單”教育信息網絡?!坝唵巍焙炗喌那疤釛l件是雙方有合作的意向。目前,“訂單”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偶遇。所以,學校應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搜集信息和傳播信息。一方面,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企業的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及時向社會宣傳學校的辦學特色、合作意向,同時對學生進行就業咨詢和指導。三要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創辦特色專業。教育市場上,要獲得企業的人才“訂單”,取決于多種因素。對于無行業依托的學校來講,最根本的是自身的辦學特色、專業實力以及社會聲譽。專業實力強、教學設施完善、師資水平高、人才培養水平高、社會聲譽好的學校更容易引起企業的關注,更容易獲得人才“訂單”。

  2.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訂單”(1)選好合作對象在選擇合作對象時,學校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對方的實力和基礎,學生畢業后是否愿意到那里工作;第二,對方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學生在那里是否能學到東西,學以致用;第三,對方的行業前景和社會聲譽度,是否有發展潛力、誠信守約;第四,對方對合作教育的態度,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合作。
  (2)兼顧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的利益,做好“訂單”“訂單”應兼顧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的利益。企業、學校、學生各自有不同的價值追求。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學生促進自我發展、就業為目標,學校以育人為目標。不同的目標追求與價值觀念,使得他們在簽訂“訂單”時必然會出現分歧。“訂單”應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簽訂。不能為了獲取“訂單”,忽視教育的客觀規律,忽視學生和學校的利益一味遷就用人單位的利益。在“訂單”的簽訂過程中,作為學生代言人的學校處于弱勢地位,更應該把學生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3.強化契約意識,保證“訂單”培養的順利實施“訂單”的簽訂其實就是形成一種法定的委托培養關系?!坝唵巍泵鞔_了企業、學校、學生職責與義務。訂單培養的實施過程就是企業、學校和學生的履約過程。因此,要強化契約意識,學校保證按照“訂單”的要求培養人才;企業保證提供相應的教育條件,保證符合“訂單”要求的學生被錄用到企業工作;學生保證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培養目標,畢業后到企業去工作。
  4.拓展思路,實行多種形式的“訂單”培養訂單培養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梢允窍取坝唵巍保笳猩?;也可以是先招生,后“訂單”。第一種模式是目前通用的模式,但由于周期長、風險大,許多企業不愿意合作,這也是目前影響“訂單”培養廣泛推行的原因之一。第二種模式是學生在經過一定階段的學習,根據個人意愿和企業的要求,重新組班,定向培養。這種模式周期短、靈活、風險小,更容易為企業所接受。鬲等職業技術教百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多樣的。不同的辦學條件、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培養目標,應選擇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坝唵问健比瞬排囵B模式在顯示其強大優勢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只是高等職業教育多種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中的一種,而非唯一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一人才培養模式為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所帶來的沖擊更多的應該是觀念性的,而非具體的操作模式。不可以“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使用狀況作為衡量高等職業高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唯一指標。只有將“訂單”與“非訂單”培養有機統一,才能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高教學會產學研合作教育分會.必由之路―――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結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he rational thought onthe“order-mode”training of hijh professionaleducation.
  〔責任編輯:東 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474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