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的學習方式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曹正東

  摘要: 本文從“新的學習方式”的深刻涵義和轉變路徑兩方面闡述了新的學習方式能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 “新的學習方式”深刻涵義 轉變路徑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只有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適應當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為此,本人對新課改下思想品德課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一、準確地理解“新的學習方式”的深刻涵義
  
  學習方式是學習者在長期的學習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相對穩定、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學習偏愛或傾向,反映學習者以什么樣的行為和認知方式去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性,包括具體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狀態及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等有關學習行為的基本特征。傳統的學習方式以被動性、接受性為主要特征,學生的主體性喪失,從而使學習異化為一種外在于學生的控制力量,并將導致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發揮。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指的是關注學習者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是由學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我國學者余文森認為,自主學習的重要含義就是主動學習。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它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拔乙獙W”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責任,學習是誰的事情,誰應當對學生的學習承擔責任?教師當然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但是如果學生意識不到學習的責任,不能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系起來,這種學習就不是自主學習。只有當學習的責任真正地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學生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生的學習才是一種真正的自主學習。
  “探究學習”指的是學習過程除了被動接受知識外,還存在大量的發現與探究等認識活動。新課程要求學習方式的轉變,就是要轉變單一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倡導探究學習。探究學習也稱為發現學習,其本質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問題性。問題是發現性學習的起點和主線,也是發現性學習的歸宿。發現性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問題是這種學習方式的核心;第二是過程性。相對而言,接受性學習重結論,發現性學習重過程;第三是開放性。接受性學習是一種封閉性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習目標單一化、學習過程程序化、學習評價標準化。發現性學習則是一種開放性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習目標整體化、學習過程個性化、學習評價多元化。發現性學習注重知識,也注重能力,注重認知,更注重情感體驗。
  “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方式。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觀念,合作學習的主要活動是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活動,它首先要制定一個小組學習目標,然后通過合作學習活動對小組的總體表現進行評價。合作學習的展開,往往是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討論的;合作學習的另一種形式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和認知有積極的意義。
  
  二、正確地把握“新的學習方式”的轉變路徑
  
  1.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主動感悟道德認識。情感的感染與道德的領悟是密不可分的。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沒有對真理的追求?!睋碛辛己们楦惺敲總€學生學好思品課的內驅力。如何促進良好品德的內化?我們認為,關鍵在于學生能在情境中體驗真情實感,從而自覺感悟道德認識。
  2.讓學生擁有充滿生命活力的本該屬于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互動過程?!端枷肫返隆方虒W,教師要切實放棄傳統的“獨舞”式灌輸、獨霸式控制,將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創新的舞臺。
 ?。?)讓學生擁有讀的權利。讀書是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讀書。在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進行任務型閱讀,即在課前或課中把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并提出閱讀任務。通過這樣的閱讀,學生學會了理解和分析教材,自主提出問題?!端枷肫返隆方滩闹械摹伴喿x與感悟”板塊選錄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富有哲理性、知識性的短文,這些短文是幫助學生深化和拓展對所學課題的認識。在教學中,我注重指導學生閱讀。
 ?。?)讓學生擁有說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表現,學習分析與歸納,學會傾聽與說服,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才能,促進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膽識的發展?!端枷肫返隆方滩闹械摹疤骄繄@”、“閱讀與感悟”等板塊內容,學生在活動、閱讀的基礎上,可以結合心靈導航的內容,談心得、談體會,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大膽地講,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升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產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強烈愿望。
 ?。?)讓學生擁有議的時間?!端枷肫返隆方滩脑O計了許多活動的小欄目,如“出謀劃策”、“角色扮演”、“出點子”、“齊參與”、“小小故事會”等,這些欄目的運用,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和合作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一定要留出時間和空間,采取2人小組、4人小組的方式,分組討論,讓學生圍繞主題自主思考,按照“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的邏輯層次思考問題,提出看法,想象結果,自我教育。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形成健康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的課程,而這一課程只有通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才能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907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