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體育教學對農村學生日常安全的積極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23-02
體育對安全意識、飲食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災害自救、校園暴力、抵抗疾病等日常生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做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戰略部署。學校在日常安全教育防范,保障學生生命健康安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多年的教育環境忽略了學校體育作為小學安全教育主陣地的作用,使學生自護自救能力只停留在表面。結合多年的體育教學,今天就來談談體育教學在學生日常安全教育中的應用。
一、體育與安全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學生上課調皮,站隊時相互推撞認為好玩,他們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協調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體損傷等安全事故。為此教師就應在迅速制止的同時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不僅讓學生明白這是錯誤的行為及其可能發生的不良后果,同時要使每個學生都意識到這是不安全的行為,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二、體育與飲食安全
飲食安全是生命最基本的保障,良好的飲食習慣,辨別不安全食品的能力是保證兒童正常生長發育的物質條件。一年級體育與健康教材《健康飲食益處多》就著重對兒童挑食、偏食安排了教學任務。在這節課中改變了教材的安排,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了如下情景:(超市購物場景)
教師:看看這里你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那么怎么來辨別這些食物是否能安全!是否有利于我們生長發育呢?
特別是農村大部分學生及家長都不會正確辨別食物是否安全,是否有利于孩子生長發育。合理利用這個教學內容,不單單解決了挑食、偏食的問題,同時也掌握了辨別不安全食物的能力。
三、體育與交通安全
學校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大部分停留在口頭教育、傳授。沒有實踐教育,導致了學無所用、無分辨行為能力。
恰恰體育教學就可以解決這個實踐問題,使學生真正的接觸交通安全的本身。一年級體育與健康《隊列和體操隊形》這部分教學內容對于孩子是枯燥的運動。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這樣一個情景來完成教學。
在完成初步動作講解后,我利用籃球場布置一個城市交通路面(此處要有十字路口,每個路口都設有信號燈)和農村交通路面,公路上利用滾動籃球代替各種汽車。
第一個城市交通路面情景:要求學生從出發點用自然走的姿勢,走到路口觀察信號燈。
分辨信號燈情況做如下動作,紅燈——稍息,黃燈——立正,綠燈——齊步走安全通過十字路口。
第二個農村交通路面情景:要求學生從出發點用自然走到姿勢,走到馬路邊做如下動作,立正——向左右看(此處要正確判斷滾動的籃球位置)——齊步走(確定安全方可以通過,如果在正常行走過程中被滾動的籃球擊中視為失?。ㄟ^路面后向左轉(向右轉)。
通過這兩個場景的一系列教學學生不僅正確的掌握了體育知識,而且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正在體會到實際交通的行走的能力。
四、體育與自然災害自救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統計,全世界女性和兒童死于災難的比例高過男性,達14倍之多。(中新網2015年3月16日)這個數據顯示當災難來臨時是弱小的群體,那么兒童自然災害的自救能力也不容我們忽視。
在設計游戲送雞毛信中,我利用游戲的特點設計了如下游戲環節,在場地上畫一條起點,起點放學習桌椅(地震來臨)——快速通過擺動排球,同時躲避隨時下落的乒乓球(快速逃離地震現場如果被擊中失?。哌^獨木橋——鉆過封鎖線(情景是一個火災現場要求學生低頭,遮擋閉口,匍匐通過——渡過流沙河(要求學生做10次標準游泳動作)——終點。
這個游戲不僅僅在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基本掌握了防災避震的有效方法,而且讓學生可以通過平時自己游戲不斷熟練掌握自然災害自救方法。
五、體育與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事件,近年來頻頻被曝出。在校園暴力事件中,年齡的年輕化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特點。體育教學可以通多運動解壓,游戲培養多種途徑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體育運動能改善情緒。心情郁悶的過去運動一下能有效宣泄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產生的沖動能被升華或轉移。
其次,體育運動能使人際關系和諧。由于體育運動的集體性和公開性,在體育運動中的人際交往,能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融洽關系,團結協作。
六、體育和抵抗疾病
人體的適應能力表現在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和疾病的抵抗方面。人體長期在各種氣候和環境條件下進行鍛煉,能改善體溫調節機能,從而提高人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由于各種體育鍛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提高造血機能,因而提高了身體對病毒、病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能有效地預防包括“文明病”在內的各種疾病。
總之,我們不能再置若罔聞,忽視體育教學對全民身體素質的發展,忽視了體育教學在學校教學中地位,忽視體育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0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