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辨證施護聯合梅花針叩刺治療白癜風的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討辨證施護聯合梅花針叩刺治療白癜風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診治的白癜風患者6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辨證施護聯合梅花針叩刺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梅花針叩刺進行治療,比較分析兩種方式對白癜風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為96.77%(30/31),對照組顯效5例,有效20例,總有效率為83.87%(26/31),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未發現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照組中有4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紅斑并伴有局部灼熱,后通過對患者的停藥觀察,作出積極處理后不適感消失。結論 采用辨證施護聯合梅花針叩刺治療白癜風效果明顯,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臨床有效率,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適合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辨證護理;梅花針叩刺;白癜風;積極處理;推廣使用
   [中圖分類號]R2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3-187-03
  白癜風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皮膚色素脫失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毛發脫色變白[1]。全世界,患有白癜風的人群大約為0.5%~2%,患者局部或者全身泛白,這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產生自卑或者拒絕與外人進行接觸。因此,對白癜風疾病的治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F階段,白癜風疾病缺乏明確的發病時間和發病機理,并且國內外對白癜風疾病的發病機理研究呈多元化,所以白癜風疾病的治療方案也呈現出多樣性[3]?,F對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診治的白癜風患者采用辨證施護聯合梅花針叩刺進行治療,取得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診治的白癜風患者6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16例,年齡25~59歲,平均(32.7±5.4)歲,對照組中男16例,女15例,年齡22~62歲,平均(40.36±5.42)歲,觀察組患者采用辨證施護聯合梅花針叩刺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梅花針叩刺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選擇無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肝腎功能無嚴重損害患者,藥物無過敏史等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給與患者單純性的梅花針叩刺治療;對于觀察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辨證護理,具體的操作方式如下:1.2.1辨證施護方法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此外,還需要指導患者停止藥物的服用,保持充足的睡眠。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皮膚進行清潔,患者需要更換容易更換的衣物[4]?;颊咝枰扇∈孢m體位,將受皮區充分的暴露出來,并且告知患者的吸附時長,也會存在一定的疼痛感。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面部表情、意識情況和吸附情況進行仔細的觀察?;颊呖梢詫Ψ罅媳砻孢M行輕微按壓,減少活動量。如患者面部表皮受損,需要減少說話頻率,減少面部肌肉的活動量[5]。關節位置表皮受損,需要對關節進行固定,減少活動量。嘴唇周圍表皮受損,在飲食過程中,需要進食流食,減少活動量。若夏季進行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囑咐患者在空調房內進行休養,避免汗液感染傷口[6]。若患者傷口出會有輕微的瘙癢感,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不可用手抓撓。為了有效的提高護理效果,患者需要嚴格按照醫囑要求來進行治療。1.2.2梅花針叩方法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叩刺時,需要對患者的皮膚進行常規消毒,然后再使用梅花針在皮膚受損區域進行叩刺操作,直到皮膚泛紅或者輕微滲血為止。根據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來進行叩刺力度的調整,再借助消毒棉簽對滲血進行擦除[7]。
  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需要連續進行3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不良反應以及白斑面積情況。按照《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內科學會胃院痛診斷、療效評定標準》來對患者的療效進行判定。若患者的癥狀完全消失,并且在6個月~1年之內疾病小范圍復發,其理化檢查恢復正?;蛘哂泻棉D的趨勢,體征與正常人相比差距較小,則可以判定其痊愈;若患者的主要癥狀基本消失,并且在6個月~1年之內疾病小范圍復發,其理化檢查有好轉的趨勢,患者的體征接近正常人,則判斷其顯效;若患者的癥狀基本小時,并且在6個月~1年之內疾病小范圍復發,但疼痛感較弱,理化檢查數值基本無變化,則判定其好轉;若患者的癥狀無明顯變化,并且理化檢查無變化,則判斷其無效[8]。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96.77%)顯著高于對照組(83.87%),兩組患者在治療后臨床有效率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通過不同方式治療后發現,觀察組中未發現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照組中有4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紅斑并伴有局部灼熱,后通過對患者的停藥觀察作出積極處理后不適感消失。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白斑面積情況比較
  通過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4周和12周后的白斑面積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白癜風疾病是一種皮膚局部色素脫失的皮膚病,其皮受損可以是身體的任何部位,疾病的發生不限年齡,并且受損區域大小不等,治療周期較長,并且基本難以治愈[9]。但是,現階段,國內外對于白癜風疾病的發病機理和發病病因尚不明確。在中醫古代文獻中將白癜風稱之為“白癜”。現代醫家以前人對白癜風的認識為基礎,采用梅花針叩刺治療法來對其進行治療,通過對人體的某些穴位進行刺激,實現調整機體、治療疾病的目的[10]。因此,對白癜風疾病的治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F階段,白癜風疾病缺乏明確的發病時間和發病機理,并且國內外對白癜風疾病的發病機理研究呈多元化,所以白癜風疾病的治療方案也呈現出多樣性[11]。   中醫認為:內部調理和外部治療具有一定的聯系。采用中藥對發病位置進行擦拭,使得藥物的功能到達疾病所在的位置,實現治病的目的。因此,外用擦拭藥物如制首烏、當歸等藥物能夠補氣血、活血祛瘀。而梅花針叩刺治療法是中醫傳統治療法中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借助梅花針對患者的部位進行刺激,使機體的某些器官或者神經發揮其作用,實現治療疾病的目的[12]。
  西醫從遺傳學、免疫學的角度來對白癜風疾病提出假設,但是依然無法明確白癜風疾病的發病機理和發病時間。中醫傳統的梅花針叩刺能夠對患者局部的皮膚產生刺激,引發皮膚具備的創傷,而皮膚具有自動修復的能力,這是一項復雜的生物學過程[13]。當皮膚發生創傷之后,細胞內和細胞間的神經遞質瞬間被激活,促進細胞因子的合成,加速細胞因子的釋放,實現細胞組織修復的目的。但是,隨著各種類型細胞的基因表達方式發生變化,使得機體細胞大量增加,會遷移到創傷區域,使其形成一個封閉的區域。促黑素受體是黑色素細胞膜上一種表達受體,也是白斑恢復正常顏色的關鍵性物質[14]。高成等在研究中表明,促黑素受體的表達細胞處于皮膚的基底層和毛囊周圍,能夠在創傷區域進行修復時移動到創傷位置,那么就可以認為采用梅花針叩刺法會使得患者的皮膚局部發生損傷,造成促黑素受體聚集;另外,還有一些學者在研究中表面,采用梅花針叩刺法能夠加快創傷區域的愈合速度,加快細胞的增殖速度,使得患者創傷皮膚得到恢復。還有學者[15]認為,采用梅花針叩刺法能夠增強KGF的表達,加快表皮細胞的增殖速度,使得患者創傷表面快速愈合。
  采用辨證施護方式時,需要對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進行關注:(1)確保無菌操作。護理過程中感染情況的控制至關重要,若傷口發生感染,則表皮會發生壞死,導致增加護理工作量[16-17]。因此,在操作過程中需要確保環境的無菌性,為了避免傷口發生二次感染,可以服用一些抗生素類藥物。(2)對于需要活動的部位來講,患者需要最大限度的減少活動量。因為該區域的活動程度越大,則表皮的愈合效果越低[18]。所以,護理人員一定在對患者的傷口位置進行仔細的包扎,對活動位置進行固定?;颊咝枰獪p少活動量,避免出現惡化現象。(3)需要加強傷口區域的觀察[19]。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對傷口部位進行初步檢查,看是否存在分泌物或者感染情況,若存在以上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敷料的更換,并且對其進行消毒處理,確保治療和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屠福漢,梁永妃,王星潔.白癜風中醫證治若干思考[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4,32(12):3011-3014.
   [2]邢建軍.淺析白癜風的中醫辨證與治療[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9):23-24.
   [3]盧良君,許愛娥,陳梅花.白癜風中醫證型與分型分期的關系[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9(2):91-93.
   [4]唐雪勇,楊志波,王建湘.白癜風聚類分析的中醫辨證分型規律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2(1):72-74.
   [5]司富春,張麗.中醫治療白癜風證型和方藥分析[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7(8):709-712.
   [6]楊賽,陳其華.關于白癜風的中醫治療及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08,9(3):89-91.
   [7]侯明.白癜風的中醫治療及臨床觀察[J].中國廠礦醫學,2008,5(3):354.
   [8]劉佳,許愛娥,魏國奇.進展期白癜風中醫診療方案的驗證[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1):148-150.
   [9]楊登科,汪黔蜀.白癜風的中醫辨證論治[J].皮膚病與性病,2011,33(1):14-15,20.
   [10]向亞平,陳立明,楊志波,等.白癜風患者中醫生存質量量表的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30(1):56-59.
   [11]梁碧欣,袁娟娜,吳元勝,等.當代中醫辨治白癜風用藥規律分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6):129-131.
   [12]歐葵慶.探討白癜風中醫辯證常見分型及其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0.
   [13]潘毅,許燦龍,張思,等.白癜風患者中醫體質臨床研究[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6,9(3):202-205.
   [14]劉瓦利.白癜風的中醫辨證與治療[A].中華中醫藥學會(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亮麗風彩美麗人生-第五次國際傳統醫學美容學術大會論文集[C].中華中醫藥學會(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Medicine),2010:3.
   [15]謝韶瓊,閔仲生.白癜風的中醫治療及研究進展[J].中醫雜志,2000,4(1):53-55.
   [16]歐毅敏,歐陽培英.中波高能紫外線治療白癜風的護理措施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90-92.
   [17]陳偉.123例節段型白癜風的臨床特點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7.
   [18]楊敏.毫火針治療白癜風多中心隨機對照開放式優效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17.
   [19]吳燕冰,謝志紅,李文利,等.自體表皮移植術治療白癜風的護理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1):162-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0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