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市場需求的中職外貿函電教學方法解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中職外貿函電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出發點,設定有效的教學方案,促進中職函電學科的更好發展。文章針對市場需求下的中職外貿函電教學方法展開分析,以期為學科教學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市場需求;外貿函電;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實踐
  作者簡介:秦貝貝,浙江省杭州市開元商貿職業學校,研究方向為中職外貿。(浙江 杭州 310000)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3-0044-03
  一、市場需求下外貿企業人才需求
  中職學校是為企業培養初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學校需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下外貿企業對于人才的能力需求,以此來調整教學方案與方法,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掌握更多的外貿專業知識,以更快地適應將來工作。通常基于市場需求下的外貿企業對于人才的能力要求有:掌握相應的國際商務禮儀,了解禮貌原則;能夠正確理解對方企業的來函內容;了解外國文化,并且能夠知道其用語習慣;積累更多的外貿英語專業詞匯,透徹掌握外貿專業知識;熟悉公司和公司的產品信息;掌握函電寫作中的標準格式;擁有靈活應變的工作能力,可以很快融入到不同的商務情境中去;函電寫作內容需要信息全面、簡潔、條理清晰、趨向量化;公共英語二、三級。
  由此可見,基于市場需求下的外貿企業對于人才的英語基礎能力較為重視,同時更加注重國外文化積累、英語函電寫作、靈活應變的工作能力等。但是在實際的外貿函電教學中,教師主要是教授課本上的詞句和例文,學生會習慣性地把教材例文作為學習的模板,一旦離開了教材,很難獨立完成函電內容翻譯與函電寫作,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在外貿函電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市場需求下外貿企業對于人才的能力需求來設定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掌握專業函電基礎句型模板的同時,提升靈活運用能力,培養更專業的高素質人才。
  二、當前中職外貿函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外貿函電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較為影響外貿函電教學質量,無法體現外貿函電教學知識的實用性。
  1. 教輔資料、教材內容陳舊。中職外貿函電專業教材中很多語句或者詞匯表達早已很少使用,存在信息滯后、過時的問題,致使學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到大學或進入企業后,由于專業能力弱、不夠靈活,需要重新學習相關內容,帶來較大的職業恐懼感。同時,在中職外貿函電課堂教學中,教師過度注重書本教學,缺乏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導致學生在考試及相關比賽中無法靈活翻譯或撰寫出正確的信函。
  2. 教學場地單一。缺少相應的模擬商務情境,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較為固定化,經常會出現混淆函電文本概念的情況。同時,課堂氛圍教學枯燥,學生往往都是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參與函電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學生缺乏實踐機會,學校不太重視提升學生的應崗能力,沒有購買相應的外貿函電實訓軟件,學生無法在特定的商務情境中應用所學理論知識。
  3. 存在師資配備不當的問題。中職外貿函電專業教師的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外貿專業教師具備較強的英語功底,但是缺乏外貿實踐經驗、外貿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無法理解理論知識在真實崗位中的作用,把普通英語教育方法照搬過來,逐句翻譯信函。過度注重寫作練習,致使學生對于專業術語的認知較為模糊,非常不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但是如果配備的是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其英語能力又不一定能勝任語法的講解,會把教學內容著重于講解外貿知識中。所以,中職外貿專業缺乏英語知識與外貿知識兼備的專業教師。
  三、基于市場需求的中職外貿函電教學方法
  中職外貿函電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理念已經無法滿足中職生的學習需求與企業的市場需求。所以,中職外貿函電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實際的市場需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真實的學習進度與需求來設定教學方案,同時要開展多樣化的函電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函電寫作思路體系,讓學生能夠從教材中走出來,自主設計寫作思路、解決實際寫作需求,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同時,在中職外貿函電課堂教學中,教師更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1. 實施案例教學,提升問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中職外貿函電課堂教學中,教師過度注重書本例文及詞句的講解背誦,學生對于外貿實際工作內容基本沒有接觸,只能夠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詞組、句子,導致課堂氛圍較為枯燥,學生缺乏參與外貿函電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根本無法奠定扎實的外貿函電知識基礎。所以,教師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轉變教學模式與理念,在中職外貿函電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將來實際交易環境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有一定的認知,能夠靈活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在函電案例課堂教學中,往往需要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背景案例準備階段,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準備一些具體的交易背景,案例也可以從雜志、報紙中選擇商務事件,讓學生扮演馬云等優秀企業家來進行交易磋商;第二個部分是案例寫作實踐階段,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且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對該主題信函的寫作有更為透徹的理解與認知,并將可用的詞句有選擇性地添加到寫作提綱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發揮指導作用,把外貿函電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第三部分是開展實踐總結,在各組學生發表完自己的寫作想法后,教師要作出歸納與總結,把難點、重點知識點展現出來,并且點評每一位學生的觀點與意見,表揚學生觀點中的共性,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外貿函電寫作知識體系。在中職外貿函電課堂中實施案例教學,可以把枯燥的詞句和外貿實踐融合在一起,縮小實踐和教學之間的差距,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對象,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 采用任務教學,注重實際操作教學。在中職外貿函電課堂中,教師可以實施任務教學法,注重實際操作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開展函電任務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需要設定核心教學內容,詳細布置課堂教學任務,同樣也需要設定三階段的函電教學任務,其中包括任務前的準備階段、任務中的階段、任務之后的階段。在任務前的準備階段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設定相關函電寫作任務,讓學生去準備各主題的寫作思路和備用詞句,向學生展示寫作任務中的難點、重點內容;在任務教學進行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交流、討論信函的具體寫法,每人負責一個部分,最終完成信函的寫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已知外貿知識與英語詞句寫作外貿信函;在任務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要一一地審閱學生的信函,對函電的結構與主題提出相關建議,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信函,互相修改與評價,提高學生的信函寫作質量。在中職外貿函電任務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為學生提供一起學習的空間與時間,構建高效、和諧的外貿函電課堂。
  3. 運用信息技術教學,體現函電教學實用性。當前信息技術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同樣在教育行業也出現了“互聯網+教學”的模式。在外貿函電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構建趣味性的函電課堂,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函電學習中,幫助他們鞏固各類主題的寫作思路,提高靈活運用詞句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展現出函電教學的實用性。信息技術能夠把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用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教師可以使用各類“外貿模擬教學平臺”軟件來模擬實踐,也可以自行制作“慕課”“微課”等多媒體課件,供學生課前課后復習使用。
  在外貿函電教學內容中,包含了很多和外貿業務有關的專業句型或者詞匯,以及外貿背景知識。比如,在“payment”的時候,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識有“payment clause in a contract”“Mode of payment”“Instrument of payment”等專業短語與詞匯,在以往的函電教學中,教師都會用很多的時間去解釋與講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劃分小組,讓學生帶著任務通過超星學習平臺去預習文本內容,并且在小組內討論與交流,然后教師再開展教學講解。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能夠提高函電教學質量。
  各種“外貿模擬教學平臺”可以讓學生在操作軟件過程中掌握現實交易中外貿操作流程,學生可以實現模擬買賣雙方,并且用外貿函電的方式實行交流與溝通,其中包含了詢問開證、報價、詢價、裝運等,充分展現出外貿函電教學的實用性與重要性,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與應變能力,使其更快地掌握外貿流程,為日后的工作奠定穩固的基礎。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是集視頻、圖像、音頻為一體的,能夠充分拓展學生的詞匯量,更為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交易場景,幫助學生鞏固與記憶所學知識點。
  4. 運用情境教學,設立仿真交際場景。基于市場需求導向下的中職外貿函電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模式與理念,改變以往傳統的“灌輸式”“背默”模式,而是要善于運用各類情境教學,引導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設立仿真外貿交易場景,為學生營造一個優秀的商務函電交流氛圍,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充分解決交易磋商中的問題,并能正確輸出相對應的英語函電句子。教師還可以在商務函電課堂中開展角色扮演教學活動,具體指定信函中的相關角色,讓學生自主思考與分析,充分利用外貿函電教學中的寫作規則、商務知識、語言知識,寫出展現貿易情境的實際信函。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堂實際效果與撰寫水平開展小組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加以改正,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外貿函電寫作水平。
  在情境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學到外貿函電知識,還能夠進行仿寫樣信、語言點解析,讓學生親身體驗外貿情境,把外貿函電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這樣既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另外,除了在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學校與教師還要注重實訓模塊教學,依托實訓平臺或合作企業提供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多接觸真實的交易磋商場景,以此來提升學生崗位實操能力。
  5. 開展行動導向教學,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中職外貿函電屬于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學習外貿函電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交易磋商問題。所以,在中職外貿函電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去實踐、操作,而行動導向教學法,經過實踐是非常適合改變函電教學現狀的手段之一。行動導向型教學法的整個教學過程可分為收集信息階段、獨立制定工作計劃階段、決定階段、實施階段、檢查階段和評估階段。在整個教學中學生始終占據主體地位,教學質量的高低最終通過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反映和體現。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建立“模擬外貿公司”,在設定好基本交易條件后,讓學生用信函的形式進行交易磋商。鼓勵學生自己去整理寫作思路,制定交易內容,從而體驗整個外貿交易中詢盤、報盤、還盤、訂貨、接受、索賠等環節的函電寫作,由扮演雙方公司的學生互相檢查并給予評價,檢驗是否達到了學習目的。也可以由教師課前將某一主題的信函情景設定好,請學生通過網絡搜索、課本查找等方式找到信函的各種詞句元素,然后獨立或小組合作進行信函的拼接及整合,再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展示評價的環節。采用該教學法進行教學,學生在獲取真知的過程中,能在思維和行為方法、動手能力和技能、習慣和行動標準及直覺經歷、需求調節、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上得到顯著提高。
  總之,基于市場需求的中職外貿函電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理念,把學生作為函電課堂的主體對象,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問題,正確掌握函電專業術語,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與實踐能力。同時,學校需要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要為學生營造優秀的實踐操作環境,注重校企合作,依托企業提供的各類實踐機會來訓練學生的函電思維、寫作思路、詞句的實際運用等能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應崗能力,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外貿專業人才,促進我國外貿業務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童耀林.中職國際貿易課程的有效教學法探討[J].吉林教育,2018,(18):43-44.
  [2] 徐麗娟.以案例教學法為核心:談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創新途徑探索[J].知識經濟,2017,(15):157+159.
  [3] 徐麗娟.工學結合模式下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時代教育,2016,(20):58.
  [4] 陳建明.基于工作過程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探討[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7):39-40.
  [5] 張春霞.中職國貿專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4.
  [6]鄧莎莎.以就業為導向的外貿課程設置研究——以廣東省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為例[D].廣州:廣州大學,2013.
  責任編輯  郝  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5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