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理念 優化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課堂教學的優化作為一種理念,其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新理念、新角度、新措施,這一切的轉變,都讓我們真切地意識到,新課程標準為美術教育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天空,也為我們這些改革前沿的一線教師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機遇與挑戰。因此,優化課堂的教學,抓住美術的本質,著力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是我們一線美術教師當前及今后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信息技術的優化
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既是教學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與傳統教育手段相比,現代信息技術的實效性強,直觀新穎、靈活方便、生動等優點。前段時間學校全員培訓的琿春教育云服務平臺的應用、希沃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等,為老師提供了極其方便、實用先進的教學平臺,增強了教學展示的效果,也豐富了教學展示手段,為班班通建設提供了解決的方案,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打造更便捷、互動的新型教學環境。在平時上課中,通過運行于移動終端的運用,可對PC及智能平板進行無線的PPT演示、文件傳輸、實物拍照展示、觸摸板控制等操作。在學生練習制作美術作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希沃授課助手中的投屏功能,隨時把學生的制作情況上傳到大屏幕中,供全班學生參考。
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我們感到課堂有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演示;能將抽象的事物如思維過程形象化;便于營造課堂美的氣氛和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想象力的特點。在此,信息技術要合理設計和合理利用,在課堂中,老師如何將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內容鬼斧神工般的巧妙融合,還需要平時熟練操作各個軟件,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美術課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借助班級管理軟件,用競爭激發學生積極性,在互相評審中鍛煉學生的自主判斷能力,40分鐘的課堂,節奏明晰、一氣呵成;教師、學生與信息化設備之間的交互流暢自然;師生、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充分而富有啟發性,信息化教育魅力盡顯無遺。在這種互動教學中,學生怎么學得不輕松快樂呢?為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增添了許多趣味,使課堂更加生動,而且讓學生對于難理解問題接受的快。
二、合作學習的優化
合作學習教學形式之所以越來越被教師所重視、所接受,這主要是這種形式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掌握知識,有利于學生的問題討論和交流,形成了互助學習的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符合認知規律。目前大多數的課堂,特別是公開課,都可以看到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身影。
在美術課堂中,有效組織,明確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小組的組建是小組合作學習展開的前提,明確學習任務和責任到人是進行小組合作的關鍵,因此,小組內應該有明確的分工,每個學生都要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承擔各自所分配的任務,使小組成員全員參加,才能使合作學習有序有效地進行。由于美術學科自身的特點,學生要經常進行動手操作實踐,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實踐,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完成一件自認完美的美術作品其實很難,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是美術課堂教學中經常采用的形式。
合作學習的美術活動,具有可探性、挑戰性,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創意,促進學生學習上的創新。學生創作既快,作品又富有創意,組織的活動讓他們有內容可探,又富有挑戰性,評價更有話說。合作研討中呈現出熱烈而富有創造性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情境。
三、課堂生成的優化
很多老師誤講讀了“生成”的本質,走進了新的誤區。記得有一節課《面具的設計》教師為了追求公開課課堂的“完美”,事先與學生進行了反復的排練,能看出學生類似班會的演出、甚至于學生的每一次發言,都是事先排練好的。這樣的“生成”,真是我們教學的可悲,這偏離了教學的航道,把學生引入迷宮,追求表面的活躍與熱鬧,喪失了理性的思考,使課堂有效教學大打折扣。
我深感在新課程背景下,及時走出生成誤區,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是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講課不是事先排練,更不是照著劇本演戲。所以,我們在備課過程中,不但要預設教學目標、教學媒體、學習方式,還應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特別是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要盡可能進行考慮,才能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但是,預設要適度,要留有空間。
影響美術課堂優化的因素當然不止以上幾點,像學習的興趣激發、教學目標的創設、師生關系及課堂的環境條件等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應當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方面大膽嘗試、不斷創新,使美術課堂教學優化為生動活潑、充滿活力的教學過程。教學講求效率,教學方法講求效果。當然對于有效教學的探究遠不能僅僅滿足以上的幾點淺見,面對課改的不斷深入,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仍需繼續努力,讓美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體現出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陶弘標,《返璞歸真——追尋課堂教學的精彩 》[J] 青年教師雜志社, 201101.
[2] 胡慶芳,《精彩課堂的預設與生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