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困惑及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是當下我國教育領域一直爭論的問題,兩者各有各自優勢。本文對素質教育及應試教育發展面臨的困惑進行分析,并針對性提出平衡兩者關系的途徑,旨在為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可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素質教育 應試教育 學生 困惑 途徑
  一、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概述
  顧名思義,應試教育是針對考試開展的教育??荚囎怨乓詠硎俏覈x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從早先的八股文科舉考試,到現在的高考、考研、考博等都是人才選拔考試的一種方式,其目的就在于從群體中選拔出某些能力較為突出的人才。應試考試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人才選拔的公平公正性,至今為止很多人依舊表示在中國人情社會的背景下,高考是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拔考試。然而,又有不少人表示,不能以一次考試成績來斷定一個人是否優秀,一個人優秀與否應該是通過多項指標進行衡量。此時,素質教育被推向教育的前沿位置,很多人都推崇素質教育,認為素質教育及素質選拔才與當下社會發展規律相符合。但是,至今為止對素質教育都沒有一個明確定義,很多人只是對素質教育有一個大致的方向,認為教育應該從德智體美勞全面對學生進行教育,摒棄以考試為目的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相對應,很多時候錯誤地把兩者看成相互對立,互成反義詞,但事實上兩者并非完全對立,互為反義詞更難以成立。事實上,素質教育中也有應試教育內容,早先應試教育體系中也含有大量的素質教育內容,因此如何平衡兩者,發揮兩者在教育及人才選拔中各自的作用已經是當下教育領域需首要思考的問題之一了。[1]
  二、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困惑
  我國人口基數大,接受教育又是人類社會及個體發展的必須,可以說我國是全球第一大教育體系的國家。小至幼兒園教育,大致博士教育及繼續教育,任何一個階段的教育我國人口基數都相當可觀。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后,除了房價問題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問題,教育也是常常提及的話題??梢哉f社會各界都對教育領域給予高度關注。大家都知道應試教育的弊端,應該摒棄以考試成績為目的的應試教育,應該開展素質教育。人人都知道應試教育的優點,但是如何從應試教育過渡到素質教育,或者是權衡兩者關系一直困擾著教育部門、老師、家長及社會其他群體。其困惑主要體現在一下幾方面:[2]
  第一,標準。應試考試有唯一衡量標準,那就是考試成績。很多應試考試是從綜合角度出題,是對參考人員綜合條件進行衡量,因此應試考試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公平公正性,標準制定也比較簡單。素質教育要求從多方面角度看待問題,從多元角度來開展教育,正因為如此,素質教育衡量標準難以制定。我們可以假想,如果高考形式不是以卷面成績來作為判定,而全部采用綜合素質考核方式,那我國教育體系如何應對每年基數如此之大的考生呢?拋開現有中國人情社會的弊端,利用素質教育取締應試教育的標準如何制定,制定標準之后又如何執行,這值得中國教育體系深思。
  第二,師資力量。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學歷一般是本科,大學本科四年所學知識內容較為簡單,很多學生以畢業為目的在學?!盎臁彼哪?,拿到畢業證后以考教師編制為目的,考上之后便進入到穩定閑適的生活,奮進之心大打折扣。以上所述皆為我國當下中小學教師體系現狀,甚至在很多高校此情況也較為普遍,很多老師以評職稱為當下工作目的。鑒于此,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我國教師團隊水平不足,而素質教育對教師水平要求很高,因此我國教師團隊力量有待提高,特別是中小學教師這塊更為明顯。
  第三,教育時間。素質教育所涉內容諸多,如果要嚴格落實素質教育精髓,那勢必需要較長周期的學習。而當下我國中小學教育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加上高中三年,也只有短短十二年。十二年中,學生需要跨過三個階段,且每個階段都面臨高強度的升學壓力,此背景下在有限的教育時間內開展素質教育確實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三、平衡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策略
  素質教育是當下我國教育領域所提倡的,從社會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素質教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上文說到從應試教育過度到素質教育過程中面臨種種困惑,筆者根據多年教育工作經驗及相關研究,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解決此類困惑:
  第一,循序漸進,標準制定從試點地區開始。中國教育體系龐大,要想徹底換一套標準體系實在困難,也不符合我國當下基本國情。地區試點一直是黨和國家正確方針實行的方案,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面到體,這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的集中表現形式。我們可以假想,如果選定某些地區率先實行某一套新標準,得到不錯效果,并將此試點工作進行總結并加以優化后在別的地區實行,那效果自然毋庸置疑。此外,這個循環系統中可不斷更換新鮮血液,我國素質教育全面開展指日可待。
  第二,加強師資力量,結合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各自優勢。素質教育是個體全面發展所需,應試教育是社會發展人才選拔的一種表現形式,兩者實質上不存在對立關系,也無從提及以素質教育取締應試教育。新時代多元化發展背景下,以應試教育為背景教育目的性更明確,也符合中國當下教育體系龐大基數的基本國情。兩種教育模式各有各自優勢,因此國家應該提高教師團隊門檻,對教師師德、綜合能力進行嚴格把控,為全面鋪開素質教育做好鋪墊。此外,提高師資力量也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第三,延長學制。當下我國物質極為豐富,現在孩子心智成熟較慢,很多學生在結束九年義務教育之后便步入社會。初中畢業,學生多半都是15-16歲,不符合我國用工要求,很多單位不收,鑒于家長忙于工作,很多初中畢業的學生成為社會的“小混混”,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延長法定學制,既能讓學生接受更多素質教育內容,又能讓學生成年后步入社會,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不能單靠政府和學校,家庭作為學生天天的港灣,家長也需要發揮自身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及為人處世。
  參考文獻
  [1]葉水濤.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斷想[J].華夏教師,2018(07):1.
  [2]陳平生.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再認識[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1):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6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