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英語高效課程實踐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英語是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英語基本詞匯與語法知識,使學生學會英語的基本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學生的跨語言交流能力與英語素養。文章主要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小學英語高效課程實踐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可以為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與提高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 英語課程 教學質量 教學水平
  小學教育階段中英語是一門基礎課程,經過多年來的研究與實踐,我國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不斷是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時期,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推進與素質教育的推廣,使得我國教育教學領域出現了巨大的變革。因此,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也要順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融入新型教學理念,加大對新興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應用,以實現小學英語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順利達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的限制,導致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2]
  1.缺乏英語語言情境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而交流是語言一項最為基本的功能。對于生長在漢語環境中的小學生來說,課堂之外很少有英語交流的機會與環境,但目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以漢語為主,同時,小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有限,因此實現全英語的課堂教學也并不現實,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
  2.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主要集中在課堂上,但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在講授知識,很少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也沒有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時間,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量,還導致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長此以往容易使學生喪失英語學習興趣。[3]
  3.未做到因材施教
  學生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所差異,學習比較認真的學生,精力比較集中,學習效果自然較高;一些缺乏英語學習興趣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思想不集中、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學習效果自然較差。因此,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但目前很多教師并沒有做到這一點,未分層次、分階段教學,導致學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違背了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要求。[4]
  二、小學英語高效課程實踐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實現小學英語課程的高效教學,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者與輔導者以及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理想化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轉變教學理念,可以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直接促進小學教學水平的提高,課堂教學中,通過對教學步驟進行整體把握,便可以讓學生在40分鐘的授課時間內學得更快、學得更多、學得更廣,以更少的時間達到教學任務,便可以為學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另一方面可以間接促進小學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開展有效教學,并潛移默化地以自己學習英語的思維、方法與習慣來影響學生,便可以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甚至無需“教”便能讓學生“學”,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與質量。
  2.優化教學設計,以學生為核心
 ?。?)精心設計導學案。①以小學英語教材為核心,精心設計導學案。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認真研究,明確關鍵問題,如本模塊、本單元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以及教學重點詞匯與句型、教學難點以及如何突破教學難點、如何設計操練步驟等。同時,還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塑造,使其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或者是以問題為導向,對導學案進行優化,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開啟學生的思維,為實現高效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②以生為本,精心設計導學案。以生為本指的是,設計導學案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學生是導學案的使用對象,因此,應根據學生的英語認知水平與英語基礎、個性特征、年齡特點來編寫導學案。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分層式導學案,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對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先復習已學知識,做好鋪墊,由詞到句逐步引導學生學習新授內容,以使學生可以跟上課堂節奏;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直接學習新授內容。[5]
 ?。?)精心設計課堂活動。①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制定課堂活動目標。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新課程標準下,語言的實踐性受到了高度重視,因此教學中,也要突出語言的人文性、工具性。制定課堂活動目標的時候,必須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并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以及跨文化意識三個方面設計三維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課堂活動目標。制定課堂活動目標的時候,應注意深入挖掘語言學習中的情感目標,確保其具有可操作性、貼近教學內容、符合學生心理特征、貼近生活實際。②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內容。為達到有效課堂,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樣的教學活動中,反應較慢、基礎薄弱的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很容易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去。這就使得課堂活動變成了少數學生參與的課堂,不能達到有效課堂的目標,因此,設計課堂活動內容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有層次、多元化、多梯度的課堂活動內容,并采取多樣化的課堂活動方式。
 ?。?)營造英語語言環境。為實現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應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教師應主動避免中式英語,也就是漢語思維的英語表達。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英語貫穿始終,為學生營造一種“浸泡式”的英語學習環境,并要靈活地將新舊知識結合,溫故而知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②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4)巧妙設計課后作業。課后作業是鞏固英語基礎、鍛煉英語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英語課堂學習的課后延伸。新課程背景下,應堅持“減負”理念,合理設計課后作業。①合作性作業。新時期,英語教學應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構建和諧氛圍??梢圆扇∮H子練習、生生合作或師生合作的作業模式,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與團結協作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融洽與教師、同學、家長之間的感情。②開放性作業。應用多媒體錄音,布置聽力練習作業,聽3~5遍課文或對話,跟讀、錄音;或錄制口語練習。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
  3.改進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教學
 ?。?)激趣教學法。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抓準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才能開展深入教學。例如,在對《They’re lovely》進行教學的時候,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Who are they?”“They’re lovely?Why?”這樣,便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當然,學生也有可能提出一些教師沒有想到的問題,可以將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與教師的問題結合起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激發學生自主進行思考、解決問題。
 ?。?)分組教學法。學生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性,不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與認知水平也會有所差異。若想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就要注重分組教學。具體來說便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教師勢必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學生,這時小組成員之間就要互幫互助。例如,在對《Be Careful!》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合作下面條,分別負責boil the water、cut the carrot and the cucumber、cook the noodles with carrot and cucumber、Shares the noodles with the group members. 這樣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新知識。
  結語
  綜上,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缺乏英語語言情境、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未做到因材施教的問題,阻礙著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提高。面對這樣的情況,小學英語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個體差異性,關注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以達到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程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龍曉明.基于新課標理念的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策略[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32(04):145-148.
  [2]魯彩霞.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構建中的作用研究[J].學周刊,2018(19):152-153.
  [3]談笑.小學英語趣味游戲化課程的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54.
  [4]呂芳林.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106-107.
  [5]柏麗.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5(05):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6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