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低年級學生跳繩易錯動作的成因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跳繩運動可以發展學生的速度、協調、耐力、力量等多項身體素質,讓學生學到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以及團結協作的能力。本文者通過幾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其中的錯誤,并且總結了幾項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學生跳繩中的易錯動作,達到有效地跳繩。
  跳繩 低年級學生 成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119-01
  1.小學低年級學生跳繩易錯動作的成因的研究
  (1)繩子長度不適。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于繩子的長短還沒有概念,不會根據自己的身高來選擇合適的長度。有的學生不會選擇長度,只會握住繩子的兩端,拿起來就開始跳,完全沒有長短的意識;有的學生雖然有長短的意識,將繩子繞圈在手上,但是不能確定是否是合適自己的長度。跳繩的長短很大程度上對跳繩成績有影響,常常會因為雙腳被繩子絆到而不能夠成功跳躍,也會影響搖繩的力量和速度。
 ?。?)直臂搖繩。學生的手臂在身體兩側直直的撐開,并且以肩為軸做圓周運動,使繩子的利用率非常的低,往往很長的繩子,經過直臂打開后繩子也不夠長,搖繩過程中經過頭頂的繩子非常高卻打不到地面情況會出現,連續不斷的搖繩后手臂肌肉僵硬、緊張、酸疼,不能夠進行長時間的搖繩。這使得學生的連續跳繩個數一般都在30次以內。
 ?。?)左右手搖繩高度不一。學生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跳繩時左右手一高一低,甩繩的動作不對稱,導致繩子容易偏左或偏右,容易出現繩子打到腳的情況,就會不停的斷掉。跳繩的初始精力比較充沛,但是隨著搖繩次數的增加,體力就會隨之下降,而這種左右手高低的情況更容易喪失體力,并且會導致絆腳的次數增加。這種情況是由于學生左右手的高度差異,連續跳到50個左右就會出現連續中斷的情況。
  (4)腳落地著力位置錯誤。正確跳繩動作是利用前腳掌落地之后通過膝關節的緩沖再向上跳躍。在學生跳繩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同學是利用全腳掌著地蹬地跳躍的,還有部分同學是全腳掌落地再過渡到前腳掌。不僅影響跳繩的速度,還更加的耗費體力,往往跳到100個以后就沒有力氣,只能慢速的進行下去。導致此原因是由于學生沒有意識到跳繩是如何利用腳部位置來跳躍的,搖繩的速度過慢也導致了學生利用全腳掌來減緩腳部跳躍的速度。
 ?。?)腳騰空高度過高。有學生害怕跳繩時絆到自己,將自己的小腿收高,雙腳跳的很高,于是跳的特別的累,體力消耗特別的快,這樣非常的不利于連續的跳躍,一段時間后,即使期初速度很快,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體力消耗,就會跳不動了。
  2.小學低年級學生跳繩易錯動作的解決方法的研究
 ?。?)跳繩前先調節繩子的長度,與自己的身高相匹配,繩子長度的標準是:單腳踩住繩子拉直向上與自己的胸口齊平。在學生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后,可以將繩子每次縮短1cm的方法,并且每次都能夠連續的跳起來,直至縮短到離頭頂還有10cm左右。
  (2)上臂靠近身體的兩側并且自然彎曲,小臂自然下垂,兩手放置在身體前方,掌心相對或向下,手腕發力搖繩,跳繩過程中手腕、手臂需要一致用力將繩向上、向前搖起,繩子從體后經頭頂、體前、腳下繞一圈。整個過程以肘關節為軸,腕關節發力連續搖繩。在熟悉動作階段可以原地擺好正確的姿勢無繩練習,依靠手腕發力,模仿整個搖繩的過程。等至熟練階段,有繩練習,從慢到快逐步加快搖繩的速度。
 ?。?)嘗試原地無繩練習,根據跳繩的動作原地做好手臂高度一致的動作,時刻注意著自己的動作是否變形,在變形的同時停止練習并調整自己的動作。特別是在練習過程中50個數以后的動作,學生出現疲勞,動作容易變形,這時需要提醒學生改變動作,調整高度。在原地無繩練習熟練之后進行有繩練習,經過反復不斷的練習之后改變自己的手臂動作。
 ?。?)向低年級學生講解前腳掌著地和全腳掌著地的區別,并且讓學生自己嘗試其中的區別,哪一種會感覺到更累。清楚的了解之后,讓學生原地無繩模仿跳繩跳躍動作,利用前腳掌著地原地快速的跳躍,要求屈膝緩沖有力,積極地利用前腳掌向上跳躍。每次正式跳繩前,做三組原地無繩跳躍,每組100個。學生能夠熟練的原地利用前腳掌快速的跳躍之后,便可以嘗試有繩練習。
 ?。?)跳繩高度過高是小學低年級跳繩時的常見錯誤動作。調整學生的甩繩高度,盡量讓學生將繩子甩到地上,聽到“噠噠噠”的聲音。讓學生嘗試不同高度的跳躍,體會哪一種方法更有利于跳繩。正式跳繩前,先在原地調整好跳繩高度后練習,始終保持住剛好高過繩子的跳躍高度,熟練過后進行有繩練習,同時甩繩的動作適當的加快,完成一定高度手腳配合的動作。
 ?。?)一是讓學生原地雙腳并腳連續跳,在跳的過程中讓學生前腳掌著地連續跳,保持一定的速度,并且在落地后就跳起,不能跳兩下。二是讓學生雙腳配合雙手做跳繩的動作,連續跳躍。三是單手搖繩配合雙腳連續跳,讓學生能夠在沒有跳過繩子的壓力下能夠保持好動作進行正確的跳繩動作。四是在熟練動作后,嘗試雙腳并腳跳繩,搖一次繩雙腳跳一次的動作,基本所有同學練過之后都能夠解決這種錯誤的動作。在解決了這個跳繩的大問題后,使學生對跳繩有了很大的自信心,能夠更加積極地去練習跳繩。
  跳繩是我國傳統的體育活動,特別是在低年齡段深受學生的喜愛,有著其獨特的鍛煉價值。經常練習跳繩者在身體素質方面會有大大的提高,對于低年級學生發育也有很大的益處,心肺功能的加強,記憶力的提高以及骨骼的健全。學習跳繩是小學體育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跳繩要求上下肢協調靈敏,思維敏捷,有節奏感的技巧運動。如何提高學生對跳繩運動的興趣以及學會正確的跳繩方法是小學低年級課堂重點需要解決的。通過本文的探討和研究旨在解決小學低年級跳繩教學中的易錯動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1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