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其中就包括小學校園教育。而將“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進行融合,不僅可以利用互聯網中大量的優秀資源豐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還可以利用生動、鮮明的教學特點改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從而提升學生的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質量。本文簡單分析了“互聯網+”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注意要點,并簡單闡述了“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策略,希望能為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出一些幫助。
小學數學教學 “互聯網+” 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109-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入,“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相融合的理念逐漸受到了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由于小學生普遍有著思維發育還不完善以及自制能力較差等特點,再加上數學教學內容較為枯燥和乏味,導致多數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學習興趣低、學習效率較差等問題,而將“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進行融合,可以將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以更加具體、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而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1.“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的注意要點
?。?)注重教學課件的合理選擇與應用
目前,多媒體教學手段已成為較為常用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之一,但是還有部分數學老師對多媒體教學的理解較為片面,并認為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優點較多,應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多用、常用,使得部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充斥著大量的多媒體課件,不僅沒有發揮課件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也導致小學生的注意力被課件中與學習無關的內容分散,從而降低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數學老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時,首先應選擇合理的教學課件,不僅要確保課件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突出呈現,還應盡量減少課件中與數學知識無關的內容。其次,要重視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時機,避免因無休止的播放課件而影響到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
?。?)不能忽視板書的重要作用
目前,部分數學老師將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全部制作成課件形式呈現給學生,而且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在黑板上書寫多少內容,看似節約了課堂教學寫板書的時間,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但是卻沒有發現其中存在的一
些隱性問題。比如,將教學內容寫在黑板上,可以體現數學計算過程、解題思路以及相應的解題格式,而且,隨著講課進度的推進以及板書的持續書寫,可以有效的將數學知識的變化過程以及內在聯系展現出來,如果用課件完全代替板書,當學生想回顧剛剛講過的內容時往往會無處可查。所以,板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能因為是傳統教學手段而對其忽略,而是應該根據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進度,將板書等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手段巧妙融合,從而實現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3)應借鑒網絡資源而不是照搬
隨著網絡時代的興起,互聯網中有著大量的教學資源,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內容,為小學數學老師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以及教學思路。但是,部分數學老師在運用這些資源時直接采用了照搬的方式,不僅容易導致數學課堂教學進度的遲緩,也不利于真正發揮課件以及教學資源應有的作用。所以,數學老師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時,應采用借鑒、參考的方式,將優秀教學資源中的核心內容以及教學思路提取出來,并根據班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實際學習情況規劃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課件,將現代網絡教學資源科學的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小學數學學習質量和效率。
2.“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策略
(1)“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資源的融合
隨著網絡覆蓋范圍、使用便利性以及利用頻率的增加,大量的教育信息以及資源涌入到互聯網中,不僅促進了現代教育的發展,也拓展了小學師生的資源獲取渠道以及資源交流方式。所以,小學數學老師不僅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中自行查找和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成有益的補充。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課文《長度單位》時,這一課主要是為學生們講解長度這一概念,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尺子等實物讓小學生對長度的概念進行初步的了解,然后通過一些網絡中搜集的實物長度對比圖片或視頻加深學生對長度的理解。同時,老師還可以為學生們留下一些探索式課后作業,比如,讓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在網絡中搜集當地一些標志性建筑的實際高度并進行記錄,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小學數學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知識自主探索欲望以及探索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數學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互聯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
將互聯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專注度,也有助于將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轉換為更加生動、鮮明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而降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并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程度以及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課文《位置與方向(一)》時,主要是讓學生熟悉和了解方向以及位置的概念,由于小學生的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不能很好的在思維中模擬相應的方向概念,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到小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所以,老師可以在互聯網中搜集一些關于方向與位置教學的小視頻播放給學生們,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視頻的方式在思維中模擬相應的場景,再輔以老師的講解,讓學生更加清晰的印證地圖上的方向與現實中方位之間的關系,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效果,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和實際運用能力。 ?。?)“互聯網+”與新課件制定的融合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每位小學數學老師都想在這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高效率的講解完既定的數學知識,并留下一部分時間進行教學內容的鞏固和總結,而制作優秀的教學課件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之一。老師不僅可以利用互聯網中豐富的資源對課件的內容進行完善,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便利的交互功能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進行搜集,并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應對方案,從而通過靈活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及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有助于更好的實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互聯網+”與小學數學學習的融合
互聯網技術不僅可以為數學老師和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資源,還可以為小學師生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溝通和交流方式,從而使小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隨時隨地與老師進行溝通,并對小學數學學習中遇到的疑問和難題進行請教,所以老師應善用互聯網技術提供的便利交流方式,并將其融入到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例如,老師可以網絡上建立班級學習群,并鼓勵學生將數學課堂中的疑問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發送到班級學習群中,由老師進行統一指點和講解,而老師在建立班級學習群時,應明確規定群中只能上傳與學習有關的內容,避免過多的無用信息影響到班級學習群真正作用的發揮。其次,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們組成學習小組,并利用網絡通信的方式在課余時間進行數學知識的分享以及數學問題的探討。通過這些方式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僅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也有助于讓數學老師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實際學習情況,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通過網絡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和討論,也有助于學生相互取長補短,并促進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社會生產以及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也對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不僅推動了新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的產生,對老師的素質與能力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過程中,老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研究學生學習需要的基礎上,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以及互聯網資源,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經驗并積極挖掘教學方法中的不足,從而打造出高質量、高效率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利用老師的智慧將互聯網利用效率最大化,從而真正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輝.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科普童話,2018(38)
[2]夏志秋.淺析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