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程式化嚴重,缺乏互動性,忽視學生閱讀的主體性和興趣培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構建互動的閱讀課堂,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語文閱讀思維,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
初中語文閱讀 互動式教學模式 構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77-0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語文的學習中,閱讀是夯實學生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知識視野,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強化語文閱讀,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積極閱讀,提高語文綜合素質。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改變過去單一的、僵化的閱讀模式,通過構建互動式的閱讀課堂,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目的。本文結合當前初中語文閱讀現狀,探索初中語文閱讀中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的對策。
1.當前初中語文閱讀現狀
?。?)閱讀“程式化”嚴重,缺乏互動性
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對閱讀的指導已經形成了既定的“套路”:按部就班的“教”,咬文嚼字的“學”,整個閱讀課堂完全按照教師預定的路線進行,波瀾不驚。這樣的閱讀模式,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閱讀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語文閱讀應當有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同時影響了學生對閱讀的熱情,對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興趣具有不利的影響。
?。?)弱化了學生主體性,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
閱讀,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學習活動。尤其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應強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方能發揮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目的。然而,在實際的初中語文閱讀指導中,教師僵化的、單一的閱讀模式,以教師講解為主的閱讀模式,弱化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最終影響了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
?。?)有利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初中語文閱讀中構建互動式的閱讀模式,教師通過強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實現閱讀主體之間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允許課堂中出現不一樣的思想和觀點,這樣的閱讀模式,符合初中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特點,同時有助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促使學生彰顯自己的個性和思想,進而達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質量的目的。
(2)有利于強化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改革
新課程改革明確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和理解學生的思想和觀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比過去學生被動聽講的語文閱讀模式而言,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構建,教師將本著“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改變學生長期被動聽講的學習狀態,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目標。
3.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中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的對策
?。?)營造互動閱讀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而言,教師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把握閱讀文本中字詞句的含義,更多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因此,在語文閱讀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互動式的閱讀情境,增強初中語文閱讀的趣味性、情境性和探究性,最終達到激發學生語文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以初中語文《雨說》閱讀為例,在閱讀指導中,筆者首先通過小組合作閱讀的模式,讓學生探討問題:“詩中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在學生合作閱讀,完成對問題的討論之后,筆者通過一個開放式的問題:“鄭愁予筆下的雨與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雨內涵有何不同?”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對文本內涵的理解進行回答,有助于引發學生發散性的思考,改變過去死氣沉沉的閱讀現狀,達到激發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目的。
?。?)強化學生閱讀主體性,培養學生語文閱讀思維
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培養學生語文學習思維,是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同時,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形成,有利于改變過去被動思維,思維僵化的現狀,讓學生善于思考、勇于思考,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因此,在初中語文互動式閱讀模式構建的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積極構建開放式的語文閱讀課堂,給予學生發表自己思想和見解的空間,讓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促使學生語文閱讀思維的提升。例如,在《孔乙己》的閱讀中,在閱讀到課文“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時,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孔乙己的長衫呢?”關于這個問題,教師要改變過去標準答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可以積極討論,發表自己不一樣的見解,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
3、以多元化閱讀為基礎,構建互動式的閱讀課堂
在初中語文閱讀指導中,互動式閱讀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強化學生在閱讀中的“思、議”,以多元化的閱讀為基礎,構建互動式的閱讀課堂,積極設計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和方法,促使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指導中,應當改變過去僵化的、單一的閱讀模式,強化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構建互動式的閱讀課堂,全面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質量。
參考文獻
[1]曹甫臣.淺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科技資訊,2016,14(28):104-1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