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水文化潤校園,育人成才細無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文化育人是小學德育教學的重要選擇。相對于知識育人,文化育人具有更高價值。只有重視學生審美觀、人生觀的培養,提升學生文化品位,才能有效塑造學生思想品質。以生為本,展開學科建設,創新教育方法,從不同角度展開德育教學,可以快速激發學生自我成長的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塑造完美人格。
【關鍵詞】文化育人;善水教育;善水講堂
水口中心小學地處東江之畔、東部新城——水口。2015年,學校提出“善水文化”構想,利用水口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做“水”文章,引領師生踐行“上善若水”的精神。學?!吧扑幕苯ㄔO是以水為載體,以善為根本,提出“以善載德,以水育人”的核心理念。3年來,學校結合市教育局提出的“三全”育人理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全方位、立體式地積極實施善水文化教育,培育善水氣質學生,打造善愛校園,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書本上的善水文化,源遠流長
為了保證“善水文化”的系統性,我校自行開發了校本教材,整套教材共六冊,分別是《水之寶》《水之美》《水之韻》《水之利》《水之德》《善之行》,每年級一冊教材的編寫充分考慮了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全書虛擬了可愛的卡通人物“水寶寶”,以水寶寶的學習生活為主線貼近兒童生活,編寫方式活潑有趣,既結合了水的特點,又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非常符合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特點,深受學生喜愛。善水文化教材還具有很濃的鄉土氣息,里面所提到的內容,如,江河湖泊、名勝古跡、水利工程、風俗習慣、名家作品、好人好事等有不少就是我們惠州本土的文化,教師講課的時候,每當講到這里,同學們都顯得很興奮,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善水文化”校本課程開設近三年,深受師生喜愛,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學生通過學習,對水有了全面的認識和積極的行動。師生們一方面都能自覺地珍惜水資源,另一方面都在踐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寶貴精神,“善”已成為全體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渡扑幕沸1窘滩膮⒓拥谒膶脧V東省中小學校本課程建設成果評展獲得一等獎。
二、墻壁上的善水文化,育人無聲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使學校的每一面墻壁說話,發揮出人們期望的教育功能?!币粋€幽雅的、健康的環境,無不影響著學生個性的培養、道德習慣的形成、知識才能的增長,故而善水文化景觀是校園環境的布置一大特色。學校善水文化景觀每一處都發揮著熏陶、浸潤、暗示、誘導、啟迪、彌散、輻射、怡情、整合、激勵等功能,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善水文化的熏陶。
善水文化景觀建設分為以下六個板塊:
1.善水廳。在主教學有近300平方米的善水廳,善水廳左面墻是善水文化理念墻,它由基本理念、辦學理念、治校理念和口號誓詞四部分組成。善水廳右面墻展示的是水的七種寶貴精神,善水廳同時也是一個大的書吧。善水廳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書香韻味,讓善水學子流連忘返。
2.善水園。在主校道旁,善水園依墻而建,墻面上是一面幸福之舟啟航的浮雕,寓意孩子們在善水環境中成長成才。地面上有造型獨特的景觀水池、大理石噴泉、小橋流水、四季花香。
3.善水閣。在科學樓展示的是兩個主題文化建設,在各層走廊展示的是水的七德以及展示水的七德貫穿學校工作掠影。各層樓梯,主要以水口、惠州、東江的水景觀為看點,體現水之美,家鄉之美,增強學生愛水愛家鄉的情懷。
4.善行墻。在主教學樓正前方建設了一面善行墻,展示的是孝順、勤勞、節儉、誠信、謙和、奉獻“六善”。結合了大量中國傳統元素,體現了善水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的融合,倡導師生們“好事天天做,善事日日行”。
5.水滴雕塑。在善水廳前方,有一個名為“百善孝為先”水滴形狀的雕塑。雕塑整體看是一滴水,寓意 “善水”文化;小水滴空心部分的畫面是母子兩人,寓意水滋養了人類,我們人類要感恩大自然。基座第二層篆刻各種字體的“善”字,寓意“百善”,故將雕塑命名為“百善孝為先”,是善水文化的標志。
6.善水廊。今年新建一條長廊,由水的節日、水的典故、名家論水、水的成語、江河流域、水利工程等元素組成一方面豐富了水文化的內涵,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和國情教育。
三、行動上的善水文化,言傳身教
為了弘揚善水文化,2017年3月,由家長委員牽頭組織成立了惠州市善水志愿服務總隊成立,志愿者由初期150名成員至今已發展到350多名,成員以學校學生家長為主。服務隊以傳承雷鋒精神,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宗旨,廣泛普及“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積極實踐“善水文化”精神,助力學校創建“平安校園”,特別是堅持做好我?!白o學崗”工作,每天上、下午放學前,一群穿著黃馬褂的志愿者就來了學校門前,他們推著護欄,含著口哨,拿著旗子,有序地指揮著孩子們安全過馬路。做好文明交通引導志愿服務行動,以小手牽大手,組織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文明交通活動,對未成年人、家長等開展文明出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人們抵制各類交通違法行為,不斷提高學生、家長交通安全意識和文明素養。參與志愿者6000多人次,為近3000名師生提供了近12000小時的志愿服務幫助。
惠州市善水志愿服務總隊先后被評為“2017年度惠州市青年志愿服務優秀集體”“2018年惠城區十大優秀志愿服務組織”。隊長黃偉相(學生家長)當選惠城區志愿服務聯合會副會長,隊員楊志華(學生家長)榮獲“廣東省第六屆志愿服務銀獎”“惠州市青年志愿服務優秀個人獎”,隊員(學生家長)陳加華榮獲“廣東省第六屆志愿服務銅獎”。在這個優秀集體和個人的正面影響下,學校也涌現出一批批助人為樂、樂善好施的師生。
四、講堂上的善水文化,廣為傳播
開展三個講堂“善水”文化是以水為載體,要引領實現是“善”,為此,學校探索開展善水講堂活動。一是每周一課的善水學生講堂,由校長、學生、主講,全校師生通過廣播收聽,講堂內容包括一切與水的精神有關的人、中、物、城和精神等,現已開展50余期;二是半個月一期善水父母學堂,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主講人不定,有校長、優秀老師、優秀家長,更多的是邀請家庭教育協會的講師、公益協會的達人等,家長自愿報名參加,至今已連續開展42場,會場有200個位,幾乎場場滿坐。家長的家教意識、知識和技能明顯提高;三是每月一期的是善水教師課堂,主要與校本培訓結合起來,既培訓專業知識、技能,又進行愛的主義、師德師風培訓等。通過三個講堂,有效地傳播善水文化理念、學習善水精神,掌握和提開各種知識和技能。
“善水文化”結碩果,學校先后評為“省綠色學校”“市文明校園”“市毒品預防教育示范?!薄笆谢@球項目傳統?!薄笆嘘P心下一代先進單位”“區立德樹人先進單位”“區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示范校”。我校區級課題《小學“善水文化”建設實踐與研究》順利結題并獲得優秀等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