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學實現審美教育校本化的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國家對學生的審美及文學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學生的審美素養已經是當前高中美術教學中不可避免的研究課題。審美教育校本化對于學生在高中美術學習形成正確的審美態度及提升綜合藝術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在保證美術課程基本訓練的同時,要善于引導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尋找美、認同美”,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發揮審美教育的特色教學模式,在校本課程中逐步滲透審美教育知識,讓學生們感悟到藝術教育美的“本質”,從而實現審美教育校本化并提升學生們的審美境界。
高中 美術教學 審美教育 校本化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3-0074-01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國家對學生的審美及文學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其中重點強調了如何使學生具備審美觀點、審美格調以及審美理想等問題,學生的審美素養的提升已經是當前高中美術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了。學生自身的審美素養不僅關乎著自己的成績,還涉及到高中學校關于美育方面的成效。本文主旨關于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使學生提升審美素養提出了應對措施,希望能對學生的美術素養進行一定的提升。
1.基礎訓練的提升與審美感悟的有機結合
對于當今的美術教育的大環境來說,傳統高中美術教育只注重一味地進行基礎訓練,將素描、速寫以及色彩的提升看的過于重要,而忽略了學生審美能力的高低,這會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為美術教育必須與學生的審美能力匹配,只有在基礎訓練強度足夠的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教育,才能使學生的審美素養有所提升,從而達到藝術核心素養理念的基本要求。
從上文表述來看,如何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就成為了目前工作的重點工作,同時,也是推行審美教育過程中的難點。我們對此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教育措施。首先,我們可以在正常的教學活動訓練中有計劃地穿插一些關于審美教育的課程,這可以使學生逐漸了解到審美的基礎內容,從而使學生增強對于審美的深度、廣度及力度。例如可以在校本課上或者選修課上帶領學生去美術展覽館進行參觀以及欣賞其中的美術作品,教師們可以在學生們欣賞的期間就作品所展現出的審美角度,如意境、背景、內容以及其中所表達出的藝術價值進行分析,并要求學生提出自己對于作品的看法,以期學生們能在此過程中感受到美術作品深層的藝術底蘊。其次,此舉可以使學生了解到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風格從而使他們了解到美術作品的形式、風格以及流派,這會使他們逐漸在此過程中形成較強的審美判斷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不能單一要求某一方面的審美,需要要求學生從文化及歷史背景等多種角度進行欣賞。
2.擴大藝術學習的審美領域
在審美教育的知識領域方面,如何提升對學生的藝術視野的同時拓寬其藝術知識領域對高中美術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也是在審美教育校本化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工作環節。其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對生活中的藝術形式有分析及討論的能力,這也是校本課程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下載知名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對其進行欣賞并解讀其中的審美角度,以此拓寬學生的欣賞視野。在日常生活方面,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在日常人際交往過程中與他人進行多種藝術語言的交流,并對其涉及到的美術作品方面提出自己的感受及和想法,這對于持續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以及增強他們研討藝術的熱情方面有著極大的幫助。在這一過程中,隨著學生的藝術境界不斷提高,會為他們在以后的藝術修養以及綜合素質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3.審美品格的發展
高中時期是讓學生們的審美態度以及藝術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關鍵時期,但學生們往往對于當今社會上存在的多種藝術形式有著不小的困惑,這就需要教師們結合現實藝術背景引導他們對新興的藝術形式進行深度了解,以此成為日后他們藝術素養提高的一種有效途徑。那么如何對學生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呢?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明辨是非”是對學生在藝術學習方面的基本要求,對于現實中發生的丑惡現象教師應該多舉實例并進行深度剖析,從而正確引導學生的審美觀念。其次,需要增加學生對審美文化的認同及情感。傳統的文化藝術在我國歷史悠長,我們應該加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并引導學生們用健康的審美態度對其進行體驗、探索及深刻感受,加強藝術實踐能力,這對正確形成他們的審美心態以及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綜上所述,審美教育校本化對于學生在高中美術學習形成正確的審美態度及提升綜合藝術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這一工作過程中要認真負責,在保證美術課程基本訓練的同時,使學生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尋找美、認同美”,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生活的豐富性,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從而發揮審美教育的特色教學模式中的優點。在社會生活方面,審美態度教育的缺失對于學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來說是極大的劣勢,高中美術教師應該在校本課程中逐步滲透審美教育知識,讓學生們感悟到藝術教育美的“本質”,讓學生們人人都能從生活中發現美并擁有一雙創造美的手,從而實現審美教育校本化并提升學生們的審美境界。
參考文獻
[1]吳剛平.開設校本課程的若干認識問題探討[J].教育科學論壇,2006(01)
[2]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背景、進展及現狀[J].比較教育研究,2001(08)
[3]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概念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01(04)
[4]李臣之.校本課程開發:實質、策略與條件[J].教育導刊,2000(12)
[5]劉雪媛.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湖北師范學院,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