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各項意識開始逐漸成熟,他們的審美意識也在逐漸形成并趨向成熟,他們對生活中的一些美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在此時期塑造他們的美學觀念十分重要,這就要求老師們加以引導和培養。美術課歷來都是進行審美教育的主陣地,其對初中生的審美意識的培養起決定性的作用,對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近些年來,各大學校的美術教育都注重對學生審美的培養,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急需進行改變。故本文就針對此,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并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審美教育
引言
初中的美術課自古以來就不被學生、家長、學校所重視,雖然有的學校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但是形同虛設,首先是老師不重視,并沒有教授相應的內容,其次是學生不認真學。甚至在某些學校都沒有開設相應的課程。但是隨著課程的改革,新理念的引入,人們逐漸認識到美術課的重要性,并且逐漸提高其教學質量。各大學校的美術教師都在轉變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提高美術課程的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1]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學校、家長、學生太過于關注主科成績,就導致即使是開設了美術課,也讓美術課為其他科目讓路,從而也就導致美術課的教學效果一直不是很好,美術老師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初中美術教學一直以來就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首先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就是初中美術教學的地位不高,一直以來都是一門輔助課程,只有一些想往這方面發展的藝術生會較為重視,其他的非藝術生大都會停止這方面的學習。由于受到中考升學方面的壓力,很多初中院校都會停掉美術課,或者是使得一些美術課流于形式。即使有一些美術老師在用心教授,但是所開設時間極其有限,很難達到設想的效果。其次,在初中任教的美術老師,他們的專業化技能普遍偏低,不能夠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指導。而且美術教學設備也較為落后,學校對美術方面的教學資源的投入不是很大,從而導致硬件和軟件都不是很強。還有一個極其嚴重的現象就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學校缺乏美術專業老師,有很多美術老師都是由其他科目老師去臨時教授的,那么可想而知教學效果會有如此不理想。[2]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有效方法
1.認識審美教育,實施審美教學
審美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如果沒有接受這方面的教育,很容易把審美認為是絢麗的色彩,優美的造型。但實際上美是極為抽象的,美是無處不在的。審美是指人們通過觀賞自然、感悟生活和進行學習,對生活中的景觀和景致進行觀察,從而體會其中的美感。美既可以是一件事物也可以是一種感覺,不同的人對此會有不同的理解。美術老師對同學們進行審美教育,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加深學生對美的感悟。可以在教學中多多運用教學法,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多多欣賞不同派別的畫作,讓學生仔細體會其中的差別,感受不同的美。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欣賞到不同的作品風格,感受藝術的巨大魅力。
2.改革教學方式,提升審美教學的實踐
科技的發展給教育界帶來了福音,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了教學質量??萍紝τ诿佬g教育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增強美術課堂效果極其有成效。因為有很多美術作品,如果僅僅靠紙面形式來展示還是很受限制的,而且通過網絡,學生可以看到更為廣闊的美術世界,可以使得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對于一些年代久遠的藝術作品,老師不可能找到紙質的作品時,如果沒有多媒體,那么學生就不可能對此進行學習和欣賞。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畫畫教學,會比在黑板上進行教學,效果好很多。通過此種方式,還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多媒體對于創造情景也有很大的幫助,從而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思考和想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強化課堂交流,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
藝術不像科學那樣具有一定的標準,其是沒有一個固定答案的,極容易受到主觀能動性的影響。因為藝術就是一種美,而在每個人心中對于美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因此每個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對于作品的評價當然也就有所不同。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發言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與同學進行交流,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當他們發表完他們的看法時,最后再加以小結,并進行合理地引導。
4.學習創造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在初中階段,很多學生都可能認為逼真、多彩的藝術作品可能就是好的藝術作品。他們現階段可能不是很能理解抽象派的作品,初接觸可能認為其極丑,沒有一絲美感。但實際上,藝術作品的美不能僅僅只看其外在造型,而應該注重其所傳達的精神和內在的靈魂。藝術作品不能僅僅只有外在美,其更多的應該有內在美,應該具有豐富的內涵。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多給同學們講解較為抽象的作品,讓他們感受抽象的美,再讓他們對抽象和意象進行區分。還可以讓學生在下面適當練習一定的抽象作品,鼓勵他們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去進行創作。[3]
結語
新課程鼓勵廣大的學校進行素質教育,不能像之前那樣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對他們各方面素質的培養。美術課中的審美教育旨在提高學生的鑒賞、感知美的能力,是對學生的一種美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是相當重要的,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其他科目的學習起到幫助,而且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老師們可以適當轉換教學方式,注意在課堂中滲透美學教育。通過“美”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培養其審美理念。
參考文獻
[1]李忠淺談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讀寫算:教師版》2015
[2]李克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4
[3]王彥瓊淺談中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讀書文摘2015
作者簡介
黃嫻嫻(1991.5—),女,漢族,浙江省金華浦江人,本科,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美術教育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