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三個“錦囊”,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師應該不斷自我學習?,F在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現在的學生也不跟以前的學生一樣,他們接受外來知識很多,了解的信息很多,我們再也不能只用一根粉筆了,所以我們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
【關鍵詞】教師;教材;教學質量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我們最終也要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了讓學生最終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需要我們妙用三個“錦囊”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這三個“錦囊”就是:錦囊一,讓教師點燃心中的激情,發揮自己的主導地位;錦囊二,教師研讀教材,靈活運用教材;錦囊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能力。巧妙運用這三個“錦囊”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讓學生最終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一、讓教師點燃心中的激情,發揮自己的主導地位
第一,教師應該不斷自我學習,共同學習,自我反思,做最優秀的自己?,F在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現在的學生也不跟以前的學生一樣,他們接受外來知識很多,了解的信息很多,我們再也不能只用一根粉筆了,所以我們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把每一次的備課,每一次的作業,每一次站在講臺上,每一次的技能比賽等當成自我學習,自我鍛煉的機會。每次外出學習,我們應該聽別人的課想自己的課。把別人的優點有機地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我們應該養成自我學習的好習慣,每位教師都要有學生的影子在里面,所以我們都應該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一個好教師背后也要有一堆優秀的教師,這就是團隊?,F在教師不再是單槍匹馬奔,不再是孤軍奮戰,一定是有一個團隊共同學習互相幫助的,所以教師除了自我學習還要共同學習,每周的教研活動,每次的觀摩學習等,都是一次共同學習提升自己的機會。除了自我學習和共同學習,還要不斷反思,如今天的我付出了什么?學生學到什么?還可以做得更好嗎?自己要做什么?應該怎么做等等。
第二,教師也是一個“導演”,備好課等于一個好劇本。教師想上好一節課,必須寫好備課,所謂備課只是一個劇本,它只是一個預演方案。作為一名好“導演”,在準備拍戲前要做很多功課,比如查閱大量書籍,上網查資料,實地考察,看很多其他導演拍的影片……所以做一個教師,站在講臺之前我們也要為上課做好備課,如備學生、備課程、備預設情景、備突發情況、備作業。備學生,了只有了解學生的性格和想法才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備課程,是上好一節課的重點。由于新課標改革,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備預設情景,就是教師給學生設定情景引導學生往這思路上走,這樣學生就不會盲目做題。教師抓住學生求知的欲望,乘勝追擊,讓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備突發情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生自己會有什么不理解或者困惑,寫出來,在上課的時候解決這些突發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效教學,這也是考驗教師的應變能力;備作業,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結合在一起,才是教學質量的關鍵。作業就是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很多同學課堂上聽懂了,但作業不會做,那是為什么呢?那就是作業與課堂知識點不緊扣。所以,作業設計是對這節課的一個鞏固提升。
二、教師研讀教材,靈活運用教材
“研讀教材”在方法,即要對研讀的教材內容進行相應地分類;要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進行相應地分析和審視;要結合《數學新課程標準》在該學段的總體目標來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要學會用學生的眼光去加工和處理教材。
第一,明確教材的著力點。在教學中要明確教材的著力點,那么怎么明確著力點呢?教師在了解編輯者的意圖外,還要研究怎么讓學生明白這一重點。第二,找到教材的切入點。教材的研讀除了讀重難點,教學目標外還應該找到教材的切入點,突破教材的重難點,讓學生覺得淺顯易懂。第三,找到教材的延伸點。為此,研讀教材最基本的還是教師要入情入境地讀書,在反復動情的朗讀中,才能使我們比較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使數學課堂教學在求實中創新,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能力
第一,聯系實際生活。生活是我們學習的素材,在設計數學教學時,我們多留意身邊的一點一滴。從而更好地聯系生活,服務于生活。如五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盡管具體,但是抽象,學生用自己的文字編輯成漫畫,突出重點和難點,使大家一目了然,不僅收獲了“視覺”又收獲知識。
第二,利用趣味活動帶動教學情境。參與趣味活動不僅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而且使數學具有創造性和藝術。如我校組織首屆智趣節,孩子們連線成圖,畫對平面圖形,剪對稱圖形,數獨,24點,魔方,讓學生樂學數學愛上數學。
第三,精心設計,腦手結合。精心設計各種“數學廣角”難題,讓學生運用和理解更加到位。如每周的“探索作業”、每學期的“作業展”都使學生的數學知識起到很好運用。
第四,借助網絡,促成目標。我們利用一些數學動畫視頻,數學學習軟件,使一個個的知識點向大串燒一樣串聯起來。如“一起作業”、數學微課堂(每次數學打卡記錄反饋)、漫畫數學,闖關計算等.
巧妙運用三個“錦囊”,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教師是主導,教材是主線,學生是主體。教師能力提升,研讀教材,運用教材,教師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才能讓學生從數學里找到快樂,快樂中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