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護理干預對鼻內鏡術后雙側鼻腔填塞患者術后疼痛的改善 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緩解鼻內鏡術后雙側鼻腔填塞患者術后疼痛以及提升患者滿意度的作用。方法選擇2017年5月-2018年11月在本科接受鼻內鏡治療的術后雙鼻腔填塞患者466例展開研究,按照護理方式差異分為對照組(n=227)與觀察組(n=239)。其中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觀察組開展綜合護理干預。比較2組術后疼痛程度及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術后24h、48h、72h及96h疼痛發生率分別為45.35%、45.19%、38.49%及17.9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7.97%、78.41%、66.96%及37.44%,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6.23%、88.11%,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對鼻內鏡術后雙側鼻腔填塞患者術后疼痛具有顯著改善效果,減少患者痛苦,提升其對護理服務滿意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回歸家庭生活及社會工作中。
關鍵詞:鼻內鏡;雙側鼻腔填塞;綜合護理干預;術后疼痛;滿意度
鼻腔填塞是鼻內鏡術后鼻腔止血的有效方法,但患者接受鼻腔填塞后需承受較大的疼痛感[1]。疼痛會對患者的呼吸、代謝等功能帶來負面影響,劇烈疼痛還有可能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癥,危急患者生命安全。此外鼻腔填塞后患者往往張口呼吸,所帶來的不適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呼吸、睡眠以及飲食,易出現緊張、失落情緒,從而影響患者術后康復[2]。目前降低鼻內鏡術后鼻腔填塞導致的疼痛已經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本次研究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該類患者疼痛的影響。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2018年11月在本科接受鼻內鏡治療的術后雙鼻腔填塞患者466例展開研究,按護理方式分組,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27例中男108例、女119例;年齡7~68歲,平均(38.67±4.55)歲;手術情況: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竇開放術108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89例、鼻息肉切除術30例。觀察組239例中男101例、女138例;年齡7~69歲,平均(38.23±4.56)歲;手術情況: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竇開放術100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101例、鼻息肉切除術38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干預,正確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存在明顯不良情緒患者及時予以安慰,安撫其情緒。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詳細內容如下:(1)強化疼痛知識宣教:由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疼痛發生機理、危害以及評估方法、處理措施等知識。(2)心理干預: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過程中,為避免患者出現恐懼、緊張等心理,可告知患者鼻腔填塞術后患者可能出現頭暈、鼻腔脹痛、呼吸困難你等癥狀,使得患者有一個心理準備。(3)疼痛護理措施:雙側鼻腔填塞疼痛明顯,臨床顯示術后24h內,疼痛程度較高,緩解方式如下:①抬高床頭15~30?,墊軟枕,取舒適臥位,促使肌肉放松,降低機體緊張度。②額部冷敷,有利于減少頭部充血,緩解頭痛癥狀。③營造舒適環境,保持病房安全及安靜,注意通風,溫濕度根據天氣實時調整。④可通過閱讀、追劇、聽音樂等方式分散注意力。(4)雙側鼻腔填塞后護理:將床頭抬升15~30?,有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從而減輕頭部充血,減少頭部疼痛感。雙側鼻腔填塞后,患者無法通過鼻腔呼吸,被迫張口呼吸時[4],口腔內唾液蒸發較快,口咽部干燥,使用溫開水將紗布浸濕后,將之覆蓋于口唇部,減少口咽部干燥。術后根據患者疼痛程度予以鎮痛藥物,對藥物半衰期進行考慮,維持藥物在體內合適的血藥濃度,減少疼痛[3]。(5)口腔護理:叮囑患者每日做2次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
1.3觀察指標 (1)疼痛情況:經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術后24h、48和、72h及96h疼痛情況,評分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2)滿意度情況:經本院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對本次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評分采取百分制,>90分提示為非常滿意、60~90分提示為基本滿意,<60分提示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經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本次研究所的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疼痛情況分析 觀察組術后24h、48h、72h及96h疼痛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滿意度(P<0.05),見表2。
3 討論
鼻內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以及手術視野可達深部組織等優勢[5]。但由于鼻腔特殊結構,術后不能進行普通縫合止血,只能運用鼻腔填塞壓迫血管或血管斷段止血,但是鼻腔填塞會對改變人的正常生理通氣途徑,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或氣促等不適癥狀,尤其是鼻部脹痛最為明顯,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6]。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并取得顯著護理效果。與常規護理方式比較,綜合護理干預強調護理的針對性,圍繞減輕患者疼痛開展[7]。本次研究幾個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的疼痛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究其原因,在于綜合護理干預注重強調護士對他理論知識以及臨床實踐技能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對疼痛的認知水平,主動學習疼痛管理方法,了解疼痛管理原則、方法等知識,將之應用于患者護理服務中,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護理服務[8]。另一方面,實施心理護理,現代醫學護理模式注重患者身心健康水平,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積極意義。此外,鎮痛藥物的預防性應用,最大限度幫助患者將疼痛降到最低,確?;颊呤褂幂^少的鎮痛藥物達到最佳的鎮痛效果,減少患者痛苦,從而達到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這對醫院未來發展具有促進作用[9]。
綜上所述,為鼻內鏡術后雙側鼻腔填塞患者提供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降低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的疼痛程度,促進患者康復,提高其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房艷,李娜. 鼻內鏡術后鼻腔填塞患者疼痛的舒適護理[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2):222-223.
[2] 邰麗. 鼻內鏡術后鼻腔填塞患者的疼痛評估及護理方式[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7(02):95-97.
[3] 張丹,童踐平,李廣萍,等. 鼻內窺鏡術后鼻腔填塞期患者舒適護理的研究進展[J]. 醫藥前沿,2017,7(6):5-6.
[4] 韋燕飛,韋福依,李蔓玲,等. 舒適護理在鼻內鏡鼻竇手術鼻腔填塞患者中的應用[J]. 右江醫學,2017,45(5):635-636.
[5] 高景琦. 舒適護理在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J]. 醫療裝備,2017,30(12):178-179.
[6] 王雅燕,楊妙靚,林義清. 綜合護理干預對減少鼻腔填塞物拔除時出血的影響[J]. 海南醫學,2018,29(19):152-154.
[7] 余倩. 護理干預對鼻內鏡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134-135.
[8] 孫璐瑩,朱巍,王巧桂. 體位護理在降低雙側鼻內鏡手術后鼻腔填塞患者眼內壓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5):218-220.
[9] 趙玉芳,胡曉莉. 整體護理對鼻腔填塞期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7,33(2):194-1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