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手足顯微外科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的疼痛情況及護理干預效果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手足顯微外科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的疼痛情況及護理干預效果。方法:納入研究對象來自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手足顯微外科患者90例,統計患者不同時段VAS評分以及疼痛持續時間,均進行優質護理,并對比護理前后VAS評分。結果:12:00-16:00、20:00-0:00VAS評分顯著高于其他時段,疼痛持續時間顯著比其他時段長,P<0.05。護理后VAS評分顯著比護理前低,P<0.05。結論:2:00-16:00、20:00-0:00是手足顯微外科患者疼痛成為最為嚴重的兩個時間段,予以優質護理干預后,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
  【關鍵詞】 手足顯微外科;疼痛;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22-02
  手足顯微外科手術主要是在手術放大鏡以及手術顯微鏡等器械之下進行,明顯擴大了手術視野,提高了手術操作精細度,發揮了顯著治療效果[1]。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患者術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影響了機體康復速度,因此對于手足顯微外科患者術后應進行及時、全面有效的護理,最大限度減輕疼痛感。鑒于此,本文納入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手足顯微外科患者90例研究,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納入研究對象來自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手足顯微外科患者90例。女性32例,男性58例,年齡在18-68歲,平均年齡為(42.52±4.16)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數之比分別是32:38:20;受傷原因:切割傷、擠壓傷例數之比分別是42:58;受傷時間在3-12h,平均時間為(7.52±1.14)h。
  1.2 方法 優質護理干預方法: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完善科室疼痛宣教手冊,包括疼痛相關因素、疼痛評估、使用止痛藥以及疼痛知識等,主動向患者告知疼痛發生的原因等,對患者問題耐心、細致解答,促使患者正確看待術后疼痛。②舒適護理:病房定期開窗通風、紫外線消毒等,窗簾以淡藍色為主,護理操作應穩定、輕柔,配以適當的小說、小品以及音樂等,協助患者及時更改體位,每隔2h翻身1次,床單、被褥每日應定期更換,防止發生交叉感染。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綜合患者文化程度、經濟收入以及職業等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將過去治療成功的案例納入到宣教內容中,切實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④使用止痛藥:術后定期評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據疼痛評估結合選擇止痛藥的使用劑量,止痛藥使用之前應耐心、細致告知患者疼痛藥使用后的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等,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統計患者不同時段(0:00-4:00、4:00-8:00、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0:00)VAS評分、疼痛持續時間,并對比護理前后VAS評分。VAS評價標準:以VAS(視覺模擬自評量表)評估疼痛程度,總分是10分,無疼痛為0分,10分為疼痛劇烈,分值高低與疼痛程度輕重成正比[2]。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5.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據(x±s、t檢驗);計數資料數據{[n/(%)]、x2檢驗},P<0.05,具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不同時段VAS評分、疼痛持續時間 12:00-16:00、20:00-0:00VAS評分顯著高于其他時段,疼痛持續時間顯著比其他時段長,P<0.05,見表1。
  2.2 比較護理前后VAS評分 VAS評分:護理前為(4.52±0.64)分、護理后為(1.16±0.11)分。護理后顯著比護理前低,P<0.05(t=49.0861 P=0.0000)。
  3 討論
  疼痛時常伴有行為、心理以及生理反應,是機體對于外界刺激的一種主觀感受,提示人體整體性以及個體防御功能受到侵害,是機體細胞以及組織發生不良反應的反應,具體表現為肌肉緊張、咬唇、皺眉、尖叫、哭喊以及呻吟等[3-4]。手足顯微外科患者術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從本研究可知,12:00-16:00、20:00-0:00VAS評分顯著高于其他時段,P<0.05。此階段患者疼痛程度較重,對患者消化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等均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應當引起臨床高度重視與關注[5]。本研究示:護理后顯著比護理前低,P<0.05。說明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分析如下:優質護理從環境、心理、健康教育、疼痛處理等多方面入手,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治療環境,提高患者住院舒適度以及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促使其正確看待自身疾病,最大限度消除了患者術后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合理使用鎮痛藥,有助于緩解術后疼痛感。
  綜上所述:手足顯微外科患者術后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疼痛感,降低兒茶酚胺釋放量,極大的減輕了機體應激反應,值得臨床信賴,并將該護理方法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石福霞. 優化護理流程在手足顯微外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7, 30(8):1217-1219.
  [2] 梁月紅. 舒適護理在手足顯微外科斷指再植術患者圍手術期中的臨床應用[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6(17):147-149.
  [3] 李冰. 手足顯微外科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的疼痛情況及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17, 34(6):673-674.
  [4] 關巍. 手足顯微外科術后患者不同時間段的疼痛程度及護理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19):174-175.
  [5] 彭燕芬. 優化護理流程在手足顯微外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 2015.13(1):86-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0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