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作方法,提高班級管理效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不管用什么樣的勸說,也做不到一個真正組織的、自覺的集體所能做到的一切。”而班級作為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一個小集體,管理工作當然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頭有緒,集體就會像一架機器健康而有序地運轉。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對生活充滿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學們的認可,渴望自己獲得成功品嘗到成功后的喜悅。因此,我在班級管理中,讓學生確認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地位、權利和義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班級管理中給學生機會和條件,讓他們成為管理班級的主人,參與班級管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真正做到關心集體,關心他人與關心自己,從而獲得自主發展。
一、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主人翁精神
學生是自身發展的主體,只有調動其主動性,才能有效逐步發展。在班級管理中視學生為班級管理主體,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班級管理的效力?,F在誰是班級的主人,是老師、還是學生呢?答案只有一個,應該是全班所有的學生。在管理中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工作中尊重每個學生的意見,不重優輕劣,讓學生感到都是班級的主人,培養他們的責任心,想方設法構建好學生自我管理的機制。所以要讓學生清楚自己是班里的主人,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因此,我每接一個新班級時,都會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與學生共謀班級發展大計,有成績大家分享,有問題大家分憂,共同克服。樹立“班興我榮,班差我恥”,“我為班級添光彩”的強烈意識,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主任的合作者,好幫手,愿意為班級利益付出代價,做出自我犧牲。首先,明確班規的意義。先向學生講述班規與《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不一樣,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靈活性。其次,全體學生參與,讓每個人都成為“立法者”,主要通過學生周記《假如我是班主任》的基礎上,征集“金點子”,然后確定班規,使學生覺得這不是老師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對自己約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效性。再者,強調班規面前人人平等,充分發揮班規的作用。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民主參與,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作為班級的主人的責任,都能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處處體現主人翁精神,實現起來效果還不錯。
二、以民主為載體,培養自主管理能力
魏書生說過:民主管理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多數人參與政治、參與決策、參與比較復雜的工作。而實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待,既做學生的老師又是朋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長期以來,班主任給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親、苦口婆心、終日瑣事纏事、疲憊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視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體意識,把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事代勞了,剝奪了學生經歷磨練的機會。如何擺脫這局面,班主任應改變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識,一定要敢于讓學生去摸索的意識,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承擔責任。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這樣一句話:記住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中也具體談到自治四點好處:第一,學生自治可以為修身倫理的實驗。第二,學生自治能適應學生之需要。第三,學生自治能輔助風紀之進步。第四,學生自治能促進學生經驗發展。
三、創新家校聯系方法,共同培育問題學生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目前,大多數家長都普遍存在老師請他們到學?;蛘呒以L,一定是學生有問題的心態,造成家校聯系的誤區。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我積極探索和嘗試家校聯系“四個一”的新思路。一是給家長一個驚喜。變過去有缺點找家長的做法為有優點找家長,給家長一個驚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帶八年級時,有一個學生平時毛病很多,學習缺乏自覺性,可是他讀課文聲音很好聽,于是,我把他推薦到“校園之聲”去播音,并請來了這位學生家長,現場傾聽自己孩子的播音和當播音員的感受。由于這位學生表現出色,贏得了其他同學的陣陣掌聲,讓家長和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過了幾周,家長來校感謝我,說:“孩子從那以后,在家里學習的自覺性提高了,還主動要求我給他買作文書?!边^后,我表揚了這個學生,還給他發了一個學習獎。這樣的驚喜,不僅讓家長滿意,而且還引導學生走向成功。二是給家長一個面子。在一次作文批改中,我得知一個學生的爸爸媽媽喜歡打麻將,根本不關心孩子的學習。于是,我決定去家訪。家長見到我后,趕忙放下手中的麻將,把我請到另一間屋里,我順便叫進了孩子,我說:“我們這代人都很艱辛,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常常不順心,生活中也有許多苦惱。我們這么辛苦都是為了啥?”學生的媽媽說:“我們這輩子是算了,我們就希望孩子有出息。”這時我讓孩子去做功課,順勢把作文交給家長說:“這篇作文很多老師讀了都很感動,我準備推薦了表,現在請你們兩位幫忙改一改。”兩位家長一起讀著孩子的作文 ,母親哭出了聲,父親說:“老師,你雖然沒批評我們,但我們知道錯了,我們太不稱職?!蔽艺f:“我的意思是希望你們少玩一會兒,多多關心孩子,多了解了解孩子?!焙芏鄷r候給家長一個面子、一個臺階,讓家長自已去改正,比批評和責備更有效。三是給家長一點幫助,去年,我帶畢業班時,有一個學生在家里很沒有禮貌,對爺爺、奶奶,父母都不尊重,常常出言不遜,有一次還罵了爺爺,當我知道此事后,做了家訪,要孩子給爺爺賠禮,并定了幾條尊重老人的規矩。后來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慢慢變了,變得對老人有禮貌了。通過 給家長一點點幫助,取得了家長更多的支持和配合。四是給家長一份信心。班上一位后進生的家長,每次見到我總是唉聲嘆氣,對孩子失去了教育的信心。一天放學時,我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任務:找這個學生的優點,第二天收集起來,還真不少。于是,我把家長請到學校,在班上花了十分鐘,讓大家給這位同學找優點。學生感動的眼淚直打轉,家長也說:“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已的孩子還有這么多優點。”家長由此了解到孩子的另一方面,增強了對孩子教育的信心。這個學生后來反省了自已,在周記中寫到:“我沒想到同學們還這樣看得起我,我決心一點一點地改,不辜負同學們對我的信任?!焙髞磉@位同學進步很大。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式和任務又在千變萬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加速學生的全面發展,并有效地展現學生各方面的潛質和才能,為學生發展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