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精當判別事故車作業規范之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判別事故車是二手車鑒定評估中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根據GB/T30323-2013《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對事故車的定義,車體上的12個部位對應變形、扭曲、更換、燒焊、褶皺五種缺陷任何一個即為事故車。一般采用8步依次檢查法對其予以甄別。
  關鍵詞:事故車;判別;作業規范;精當;探究
  中圖分類號:U461.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988(2019)08-229-03
  前言
  二手車鑒定評估是一項嚴肅工作,精當判別事故車則是其中重要內容。事故車修復后從整體外觀上看一般無明顯缺陷,但仍然會在很多細節留下痕跡。因此,尋找車輛的事故痕跡或經過修復后車輛的特征是判別事故車的核心。
  1 相關術語和定義
  1.1 二手車used car[1]
  GB/T30323-2013《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3.1的定義:二手車是指從辦理完畢注冊登記手續到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之前進行交易并轉移所有權的汽車。
  該定義闡述了對鑒定評估對象的基本要求。強調二手車是指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車輛管理所注冊登記,尚未達到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的使用年限或行駛里程,或還在汽車經濟使用壽命期內,仍然可以繼續正常使用的在用車輛。辦理完畢注冊登記手續是指在公安機關取得機動車行駛證并領取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的車輛,其時間以注冊登記時間為準。但是《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中規定自出廠之日起,超過2年未辦理注冊登記手續的機動車則應當按照出廠日期計算。
  1.2 二手車鑒定評估 used car appraisal and evaluation
  GB/T30323-2013《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3.2的定義:二手車鑒定評估是指對二手車進行技術狀況檢測、鑒定,確定某一時點價值的過程。該定義闡述鑒定評估的主要內容,即二手車鑒定評估是由技術鑒定和價值評估兩部分組成。鑒定主要闡述技術方面的內容;評估主要闡述經濟方面的內容。
  1.3 二手車技術狀況鑒定technical condition of the used car appraisal
  GB/T30323-2013《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3.2.1的定義:二手車技術狀況鑒定是指對車輛技術狀況進行缺陷描述、等級評定。
  車輛技術狀況鑒定,主要是針對二手車的各種技術狀況進行綜合檢測、判斷、分析后,得出一個明確的檢測結果。該定義闡述了二手車技術狀況鑒定的內容和要點。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1)車輛基本信息;(2)車輛識偽判別;(3)判別事故車;(4)正常車輛技術狀況鑒定;(5)功能性零部件結構、功能損壞缺陷描述;(6)確定二手車技術狀況總分值;(7)判定車輛技術狀況等級;(8)進行車輛技術狀況缺陷描述。
  車輛一旦被判定為事故車,則應指出事故部位和事故狀態并用代碼表示,中止評估。因為《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不涉及事故車的技術鑒定與價值評估。
  2 判別事故車作業規范
  2.1 判別事故車
  首先使用漆面厚度檢測儀檢測車身漆面,同時利用車輛結構尺寸檢測工具、設備,檢查車體的左右對稱性,然后參照車體結構示意圖(見圖1)和車體部位代碼(見表1),檢查車輛外觀,判斷車輛是否發生過碰撞或火燒,確定車體結構件是否完好,或者有無事故痕跡,最后根據車體部位代碼與缺陷狀態(見表1),對車輛缺陷狀態進行描述。
  根據GB/T30323-2013以上定義,車體上的12個部位(代碼2~13)(見圖1及表1)對應五種缺陷(見表1)任何一個即可判定為事故車。
  檢查項目1車體左右對稱性主要觀察車體左右部件是否對稱,是否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要求,車身腰線是否左右對稱、順暢,車體各覆蓋部件的接縫是否對稱、均勻,前后左右翼子板、車門是否發生塑性變形,有無明顯修復痕跡,相鄰部位有無色差。其他檢查項目(代碼2~13),按照慣例以觀察者立于車尾部,從車尾部往車頭前部看,左手為左,右手為右,即便觀察者立于車體前面觀察車體左右對稱性亦不改稱謂。例如,觀察者立于車體前面,從車頭前部往車尾部觀察,右手位還是左,左手位還是右。
  缺陷描述中,變形(BX,系變形漢語拼音字母聲母的大寫,下面雷同)是指車體結構部件受到外力作用而發生尺寸、形狀或體積的改變;扭曲(NQ)是指車體結構部件受外力作用而發生扭轉變形;更換(GH)是指車體原有結構部件因損壞無法再使用而替換焊接;燒焊(SH)是指使用焊接及相關技術或工藝使金屬構件連接;褶皺(ZZ)是指車體結構部件因受強力擠壓作用,發生塑性變形而產生一系列波狀的彎曲變形。
  因此,除了車體左右對稱性檢查項目1外,其他車體不同檢查項目(代碼2~13)不同缺陷狀態就可能有60種(5種缺陷狀態×12個檢查項目)不同的缺陷描述,其中只要出現一次缺陷描述即判定為事故車。具體檢查項目或部位與可能缺陷狀態及其代碼描述示例:代碼2,左A柱 缺陷狀態—變形,缺陷部位代碼描述—2BX;缺陷狀態—扭曲,缺陷部位代碼描述—2NQ;缺陷狀態—更換,缺陷部位代碼描述—2GH;缺陷狀態—燒焊,缺陷部位代碼描述—2SH;缺陷狀態—褶皺,缺陷部位代碼描述—2ZZ......。代碼13,右后減震器懸掛部位 缺陷狀態—變形,缺陷部位代碼描述—13BX;缺陷狀態—扭曲,缺陷部位代碼描述—13NQ;缺陷狀態—更換,缺陷部位代碼描述—13GH;缺陷狀態—燒焊,缺陷部位代碼描述—13SH;缺陷狀態—褶皺,缺陷部位代碼描述—13ZZ。
  2.2 判別事故車作業流程
  判別事故車的檢查作業,應遵循由外到內、由表及里、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原則。通過檢查車體各部位的異常,發現結構部件的損傷。實際業務操作中,一般采用8步依次檢查法[2],順時針繞車輛一周(見圖2)后完成事故車的全部檢查。具體步驟為:   第Ⅰ、Ⅱ步 檢查代碼1車體左右對稱性。
  檢查部位:車體覆蓋件,車輪定位。
  動作要領:身體立正,距離車體正前方約4~5m處縱向對稱平面內,先站后蹲,從上至下,由下至上,先左后右,目測車體周正,再右前方45°和左前方45°,遠觀近查(2m→30cm左右)兩側,視線與縱貫車身首尾的腰線平行。
  檢查要點:使用相關儀器設備檢測車體左右對稱性,其結果應該符合GB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規定,即:車體周正,車體外緣左右對稱部位高度差△h≤40 mm;觀察車輛兩側腰線是否順暢,若出現凹凸不平或扭曲現象則車輛很可能發生過擦碰;車身各覆蓋件接縫是否均勻(3~5mm)、對稱以及有無色差;前后左右翼子板、車門、門框是否發生塑性變形,以及是否有明顯的修復痕跡;四輪定位參數是否正常。
  第Ⅲ步 檢查代碼3、2即左B柱、左A柱。
  檢查部位:左B柱、左A柱。
  動作要領:站立左后視鏡30cm處45°觀察車頂與車門交合處兩條線和雨槽是否平直,開啟左前門,查勘左B柱、左A柱、車頂和門檻形成的框架范圍[3]。
  檢查要點:查勘左B柱、左A柱、門檻和雨槽是否發生塑性變形,是否被切割,是否被鈑金修復,以及是否有噴涂痕跡。車門鉸鏈螺栓的防松線有無異樣,封膠、膠條、焊點有無異樣。
  第Ⅳ步 檢查代碼8、9、10、11。
  檢查部位:前縱梁(代碼8、9)、前減震器懸掛部位(代碼10、11)。
  動作要領:開啟發動機艙蓋,查勘發動機艙內部及周圍。
  檢查要點:左右前縱梁是否發生塑性變形,是否被切割,吸能孔是否發生變形塑性,前左右減震器懸掛螺栓是否發生移位,發動機艙內各結構件連接螺栓是否錯位以及防松線是否良好,焊點是否是原廠所制造,兩邊內側有無烤漆痕跡,散熱器支架情況。
  第Ⅴ步 檢查代碼5、6即右A柱、右B柱。
  檢查部位:右A柱、右B柱。
  動作要領:站立右后視鏡30cm處45°觀察車頂與車門交合處兩條線和雨槽是否平直,開啟右前門,查勘右A柱、右B柱、車頂和門檻形成的框架范圍。
  檢查要點:查勘右A柱、右B柱、門檻和雨槽是否發生塑性變形,是否被切割,是否被鈑金修復,以及是否有噴涂痕跡。車門鉸鏈螺栓的防松線有無異樣,封膠、膠條、焊點
  有無異樣。
  第Ⅵ步 檢查代碼6、7即右B柱、右C柱。
  檢查部位:右B柱、右C柱。
  動作要領:開啟右后門,查勘右B柱、右C柱、車頂和門檻形成的框架范圍。
  檢查要點:查勘右B柱、右C柱、門檻和雨槽是否發生塑性變形,是否被切割,是否被鈑金修復,以及是否有噴涂痕跡。車門鉸鏈螺栓的防松線有無異樣,封膠、膠條、焊點有無異樣。
  第Ⅶ步 檢查代碼12、13即左后減震器懸掛部位、右后減震器懸掛部位。
  檢查部位:左后減震器懸掛部位、右后減震器懸掛部位。
  動作要領:開啟行李箱蓋,掀開飾板查勘后減震器懸掛。
  檢查要點:減震器懸掛螺栓是否錯位,焊點是否為原廠制造,是否存在塑性變形、切割焊接痕跡。
  第Ⅷ步檢查代碼4、3即左C柱、左B柱。
  檢查部位:左C柱、左B柱。
  動作要領:開啟左后門,查勘左C柱、左B柱、車頂和門檻形成的框架范圍。
  檢查要點:查勘左C柱、左B柱、門檻和雨槽是否發生塑性變形,是否被切割,是否被鈑金修復,以及是否有噴涂痕跡。車門鉸鏈螺栓的防松線有無異樣,封膠、膠條、焊點有無異樣。
  3 結語
  車輛受碰撞導致車體骨架發生塑性變形,車身整體性能下降,四輪定位參數發生改變,結構部件受損即使經過鈑金或其它工藝修復,也無法恢復車體的整體強度和剛度。再者,結構部件損壞后不可能像覆蓋件一樣隨便通過更換原廠配件進行更換,一經受損就是不可逆的。車輛若再次受到撞擊時整個車體就很可能會散架,將會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因此,精當判別事故車是二手車鑒定評估及交易業務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 中國、ICS 03.080.01 A20:GB/T30323-2013,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4-5.
  [2]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編.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實施指南[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120-123.
  [3] 郭兆松.二手車鑒定,評估與交易[M].北京: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6:43-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1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