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對培養學生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一所學校所承擔的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與教育,更有著育人的責任。育人,就包括學生的性格養成、思想品質還有行為習慣。這些內容將對高中生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常常重視文化課的教學卻忽略了體育教學對于學生同樣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那么高中體育是如何體現德育作用的?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及行為習慣究竟有什么作用?高中學校如何利用這一點來完成育人的工作?本文將作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體育 思想道德 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092-02
隨著時代發展,學生思想也日趨發生變化,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增強,難免在思想品德上出現紕漏,這使得學生難以得到全面發展。就現在來講,想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有很多新穎且富有創新意義的教學方式。體育教學就是其中一種[1]。按照學生發展情況和戶外場地建設,選擇合適的授課方法。高中體育作為高中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學校應充分地利用起來,發揮體育教學在德育上所起到的重要意義。
1 高中體育課程對德育內容的體現
1.1 德育與體育的關系
在19世紀,教育專家提出,任何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教育的性質。這一理論是現代相關教育學者研究教育問題的典型模范。作為非常能夠體現德育內容的體育課程,它所顯現的非常強的教育功能已經在各大學校及教育機構有所發揮[2]。在教師上體育課的時候,教師不僅傳授某項運動項目的要求和策略、達到提升學生體質的目標,還會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品格素養在潛移默化中產生重要影響。高中生由于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的“三觀”及人格素養將會在高中這人生重要的三年里慢慢樹立起來。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授課的時候,恰當地發揮體育教學所蘊含的德育品質,切勿將體育教學的功能浪費掉,讓學生在上體育課的同時收獲的的不只是動作要領和學生體質的知識,還有的就是通過這樣的課程與方式,也為學生樹立團結精神主義與愛國主義的思想,樹立規則意識、尊重老師、尊重課堂、永不言棄、奮勇向上等良好的精神品質。
1.2 體育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的德育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進行的任何一種體育項目,都需要他們發揚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精神。教學過程中不同的體育項目,都會在德育方面產生不同的效果和作用。具體來說,在跳躍活動里,可以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而對于長跑,就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頑強與執著。同樣是跑步訓練,短跑所強調的就不同于長跑,短跑主要培養學生的爆發力以及勇爭第一的良好品德。除了上述內容,體育項目還能夠發散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把更多的思考放在怎樣充分掌握姿勢要領和原理,通過反復研磨和鍛煉一步步鞏固所學內容,掌握技巧,提高身體素質,為學生養成良好性格做鋪墊[3]。
教師的教學是否規范,對于德育功能的發揮很重要。體育不同于其他課程。其他課程都是學生坐在教室里坐在座位上聽課,教師不必過多組織或維持秩序。而體育可就不同了,每個學生沒有固定站位,沒有過于固定的規矩,那就要求體育老師具有強大的教學規范。不論從哪一個角度出發,是學生分隊還是進行運動的方式,都在教學規范上有很強的要求。學生在體育教師的引導之下,只有在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隊里進行運動和鍛煉,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德育功能才會完美地發揮出來,才會給學生潛移默化地灌輸遵守紀律、維護團結的理念及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的思想。體育教師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應不斷學習并提高自身對于維持課堂秩序的能力水平,同時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對于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3 體育教師自我人格對德育教育的影響
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個人道德修養,包括職業道德、授課方式、積極程度、言論等都會對學生有影響。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注重為人師表。體育教師雖不同于文化課老師,但是在教學和育人的性質這方面還是一樣的。在示范動作時注意組織好語言和動作標準,努力提高道德修養,做一名積極認真負責地教師,公平對待所有人,學會因材施教,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
2 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對策
教材資源要加以充分的利用。體育課程的內容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較為廣泛,內容也比較雜。這樣的條件雖說是非常考驗教師們的業務水平,它卻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發揮了超級強大的作用。體育教師應該以教材為基礎點,以及現實情況如場地是否有限制,學生的體質情況等對教學計劃進行相應的調整。同時在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活動加入思想道德相關內容,并在教育中進行潛移默化地傳授。由于每一個學生學習程度不同,接受程度也就不同。實際教學時,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
體育教材里每一節課的內容要有相應的目標和指導策略。教材的內容都是統一的但是不具備個性特征。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年齡段、不同性別和不同的身體素質和發展規律,進行各種具有創意性又具備思想品德的眾多項目來滿足不同的學生?;诖?,教師們應進行相應的教研來討論教材相關內容,制定有效的計劃,根據這個計劃教師們再另加進符合自己班情況的特色教法。專業知識傳授得好不代表這節課教師們任務完成得好。在每次知識傳授后,要針對學生現實情況 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運用代表性事件來傳遞思想。體育教師在上課時要一直留心課堂情況,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動作及言談行為。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模范融入教學之中來鼓勵學生多多參加運動和鍛煉。比如通過談話教育的方式給學生講一些奧運會的某些運動項目上,中國體育運動員是憑借怎樣的一股力量來為國家爭來榮譽。在臺下吃苦耐勞、默默奮斗,臺上充滿信心的面對對手,永不言敗。通過多講述這樣的例子來鼓舞學生們的精神,激發他們的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與團結凝聚力。 進行競技類項目運動。任何一種比賽對學生的身體和精神都是一種考驗。這樣的競技類比賽所產生的德育效果比正常上課好很多。因為需要比賽,那就會增加學生們的團結凝聚力、責任意識以及奮勇拼搏的精神。學生們在中間遇到的困難會讓他們產生努力克服的意識,為了爭得榮耀他們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增加競技類比賽會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對學生產生非常好的影響,從而培養學生堅毅的性格,以及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
3 高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對策
文明教育。在體育課進行之前,教師要養成召集所有學生集合的習慣。包括各種競技類比賽也是一樣的道理。這種訓練給學生們傳達一種規則意識,當哨聲響起或是上課鈴聲響起時要來到指定區域集合。其實這種訓練不只可以放在課前,課中、課后也都是可以的。重中之重就是鍛煉學生們集合的速度與運動行為,同時體現學生的精神行為。除此之外,上課的硬性要求如運動裝運動鞋也要符合要求,學生們在課程結束后要保證器械完好無損干凈整潔,擺放有序。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錯誤的站姿和走路姿勢會影響到身體的發育。學生們在上學期間是長身體的重要階段,養成良好的站姿、坐姿和行為習慣有助于學生們氣質的培養。長期的不良站姿和坐姿不僅看起來不美觀,還會對骨骼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導致脊椎側彎等等。因此要定時向學生們講述不正確的姿勢會導致的不良后果。教室外上課時注意觀察動作不標準、姿勢不正確的同學,及時進行糾正并做好監督。多強調良好的姿態會帶來的好處,在意識上給她們灌輸要做一個“美”的人的理念。
保護自己?;顒又敖處熥顟撎岬降囊稽c就是注意安全。體育活動存在著一些隱形的危險。在進行一些危險性比較高的活動時一定要提前做好保護措施。例如在打籃球的時候,要帶好護腕和護膝,以免損傷膝蓋和手臂,從而影響學生們的正常學習和活動。平時做好充分的健康教育宣傳,講解理論上的知識的同時在實踐上也要落實。如果學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不但無法實現這一節活動課的意義,反而會有害身體。這就要求教師仔細講解每一項目每一個步驟要如何做,要注意什么,并做好演示。將安全意識灌輸到每一個學生的腦海里,并將其延伸運用到所有活動中。
因材施教。一些學生由于身體因素的限制無法做一些劇烈運動。比如肥胖、或者膽小易對學生造成恐懼心理。害怕上體育課。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也要發揮一個心理咨詢師的功能,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心理指導,以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出發點進行個別指導。不能參與的活動不能勉強,可以從一些較為容易的活動開始培養他的自信心,適時的鼓勵與表揚,激勵他們不斷前進。對于學生所擅長的項目,讓他們來指導其他同學,增強他們的責任感與自信心。這樣一來,就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道德品質,為日后的生活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4]。
4 結語
對學生的良好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長時間堅持和創新。需要各位體育老師長此以往的堅持和與時俱進的教育模式,積極響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體育活動鍛煉的不只是學生的思維和體格,還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道德修養。如何恰當地教育,如何完美地實現活動目標,是一門值得老師們仔細鉆研的學問。
參考文獻
[1] 彭加永.試論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和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2):85-86.
[2] 董祥戰.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途徑[J].學周刊,2017(4):165-166.
[3] 陳道深.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7(2):55-56.
[4] 宋元明.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3):129-1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