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新形勢下如何創建和諧家校關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新形勢下,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造成了沖擊,使其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新形勢下的教育觀一改傳統以學校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更多的是將學校、家庭和社會這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尤其是對于小學的教育管理,更應該創建一個和諧的家校關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本文就新形勢下如何創建和諧家校關系進行相關的探討。
  【關鍵詞】新形勢  和諧家校關系  創建策略
  【課題】本文為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2018年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18】PLG233。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14-02
  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想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需要將家庭和學校結合起來,而不是單純的依賴學校教育。因為作為學生來說,尤其是小學生,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說,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取決于學校的教育,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是極其重要的,而且越小的孩子受到的家庭影響越大。在這種形勢下,要想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將學校和家庭結合起來,構建一個和諧的家校關系,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但實際上,構建一個和諧的家校關系還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尤其是在新形勢下,面對構建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困難,更是給家校關系的構建造成了一定的阻礙[1]。
  一、構建和諧家校關系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家庭環境對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和一生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性格養成這一點上,家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過去的傳統教育理念里,很多家長都認為只要把學生交給學校就可以了,學校有義務把學生培育成才,并且能夠對一切情況負責。顯然這種思想觀念是錯誤的,很多家長認為學生的性格和行為出現問題都是學校導致的,卻忽視了家庭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實際上,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比學校的影響更大,盡管教師教授學生知識,培養他們的品德,但是只要家庭環境存在問題,那么學生的成長必然會受到影響。構建一個和諧的家校環境正是新形勢下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一種新思考,是本著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做出的一種教育改革。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不僅可以使學校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以便于更好的溝通和交流,還可以統一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觀念,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與生活氛圍。當前,有很多家長對于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觀念上比較欠缺,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不僅可以在家庭教育出現問題時更好的解決,對于學校教育也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議,這樣就可以使雙方更好的提升,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2]。
  二、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家校關系存在的問題
 ?。ㄒ唬┤狈贤ㄅc交流
  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家校關系存在的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是家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不夠,尤其是家長方面,很多家長比較忙,在學生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的去解決,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家校關系更是沒有上心。對于小學生來說,家長如果過于忽視他們,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對于一些脾氣比較暴躁的家長來說,小學生的精力比較旺盛,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訓斥孩子,而不是解決問題,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對的。而且很多家長缺乏和老師的交流與溝通,對孩子在校園里的表現缺少了解,過于依賴學校的管理,導致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都不知道采取什么方式來解決。而對于老師來說,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應該對事情進行深入的分析,加強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學生。
 ?。ǘ]有做到相互尊重
  對于構建和諧家校關系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相互尊重,尤其是對于老師這一方來說,老師不應該把家長作為學生來進行管理,應該秉承相互尊重的原則來進行溝通與交流。很多時候,無法構建和諧家校關系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雙方的態度存在問題,老師一旦將慣性思維帶入到和家長的聯系中,就會引發家長的反感,尤其是在學生出現問題時,老師找家長了解情況的過程中一旦存在不當的表達方式,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導致事態的惡化。再加上現在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比較年輕,在處理家校關系時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更是為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三)沒有做到換位思考
  在構建和諧家校關系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要做到相互諒解,學會換位思考,但實際上這是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做不到的。而且很多情況下,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家長和老師都做不到對自身的反思,反而覺得責任是在對方身上。這不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更是因為老師和家長沒有做到換位思考,無法做到相互諒解,由此導致家校關系構建困難重重[3]。
  三、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家校關系的對策
  (一)加強溝通與交流
  學校和家長之間加強溝通與交流是構建和諧家校關系的基礎條件,尤其是老師和家長之間,不論學生是否存在問題都要加強溝通與交流。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初入校園生活,肯定會存在很多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應該針對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對家長提出建議,家長也應該根據學生在家的表現來對老師提出建議。這種交流與溝通不僅可以使學生處于一種更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不應該是在學生出現問題之后才開始的,而應該在學生步入學校之后就開始,這是對學生的一種負責任的表現。而且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應該有足夠的耐心,讓學生體會到家長和老師的愛。
 ?。ǘ┳龅较嗷プ鹬?
  相互尊重是構建和諧家校關系的一大前提,尤其是老師和家長之間在進行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更應該秉承相互尊重的前提來進行各項工作。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身份應該是朋友一樣,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發展,為同一目標做出共同努力的關系,而不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對于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老師應當如實告知學生家長,學生家長的反饋要及時給予回應,以表現出對學生家長的充分尊重。而學生家長也應當意識到老師及自身在學生教育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不能一味的推卸自身對于學生的教育責任,而應當加強與老師溝通,共同制定對學生的教育方案,進而為學生的發展作出努力。
  (三)加強換位思考
  新形勢下,家長和老師在進行工作時都不容易,所以難免會存在一些態度問題,尤其是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和家長應該加強換位思考,做到相互諒解。尤其是對于小學生的管理上,因為小學生難免磕磕碰碰,一旦出現這種問題家長很容易失去理智,老師也很可能做不到最優處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需要家長和老師換位思考,諒解對方,使事情能夠得到圓滿的解決。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家校關系需要學校和家庭雙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對于小學時期家校關系的構建,是學生整個學習時期家校關系構建的基礎。構建和諧家校關系需要老師和家長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加強交流與溝通,并且做到換位思考,相互諒解,從而使家校關系更加和諧。相信隨著和諧家校關系的構建,我國的教育事業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劉明.淮北市A小學家校協同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8.
  [2]柳海虹.農村小學家校溝通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3]王孟如.弘揚向善校園文化 創建和諧校園[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7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