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中職學校家校合作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等職業院校家校合作模式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確保家庭與學校的順利合作,需要各方的通力支持,堅持以人為本的合作理念,以學生的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明確家庭與學校的職責分工,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促進家校合作。
中職 家校合作 模式 構建
【中圖分類號】G 6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3-0010-01
中職家校合作模式的建立,一方面完善了中等職業院校的社會職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為確保家庭與學校的順利合作,需要各方的通力支持,堅持以人為本的合作理念,以學生的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明確家庭與學校的職責分工,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
1.樹立家校合作理念
首先,政府以及教育的相關們要將家校合作納入管理制度當中,制定符合當地發展情況的法規和文件,廣泛調動各界的參與,使家校合作貫穿于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第二,學校要將家校合作作為發展的目標,加強教師的家校合作理念,將其納入教師的評價標準,第三,提高家長對家校合作的認識。家校合作并不是將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內容分散給家長,以減輕學校和教師的負擔,而是學校與家庭各司其職,管理學生的不同部分,學校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道德情操、職業理念等,家庭主要培養學生的生活理念。要使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意義有正確的認識,充分了解學生對家庭教學的需求,與學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展。
2.校方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家校合作
(1)獲取家長聯系方式。在重視“家校合作”理念的基礎上,學校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構建“家校合作”模式。首先學校要與家長保持定期的溝通,前提是要獲取家長真實的聯系方式。學校可以利用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問卷上的問題主要是家長的手機號碼、工作單位號碼、家庭座機號碼、微信號碼、QQ號碼。多元化的聯系方式是為了避免突發情況,例如家長沒帶手機,校方可以通過座機或單位號碼與家長取得聯系。
(2)開展和完善“家長會”制度。家長會的目的在于交流和溝通,家長會的內容也不僅僅是學生成績的總結和學生發展指導,學校應當完善家長會的職能,在家長會進程中,可以請教師講解關于心理學、家庭教育方法的知識,幫助家長提升教育知識。同時,學校可以以班為單位,請班級各個科目的任課教師以及班主任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逐一分析,找出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針對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此外,學校還可以在班會上組織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幫助家長了解職業的分類,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職業精神。學校還可以在家長會上設置交流環節和提問環節,讓家長之間直接進行溝通,分享教育經驗,彌補教育不足。交流過后,家長可以向學校提出問題,校方要積極回答,并且給出建議。學校可以把家長的問題和交流的體會進行整理,以多種形式反饋給家長,營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圍。家長直接參與學校學教育的方式不僅僅是“家長會”這一種,學校還可以開放家校交流平臺,家長通過微信或計算機即可登錄平臺,實時了解學校動態。學校還可以組織“聽課”活動,使家長親身感受學校的教學方式,觀察學生上課時的狀況。
?。?)學校要加強學生突發狀況的緊急處理措施。對于學生打架斗毆、逃課、夜間私自外出等情況,學校應當與家長及時溝通,聯合家長對學生進行教育。首先,在違紀的相關規定上,學校要與家長協商懲戒程度、明確違紀的范圍,對于打架斗毆的學生要以生命為重,在身體健康狀況無礙的情況下,征得家長同意或與家長協商,嚴厲懲戒參與打架斗毆的學生,一方面,學校要對違紀學生進行處分,另一方面,家長也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懲罰;對于逃課的學生,學校應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避免誤會和不必要的麻煩;對于夜間外出,學校應該與家長提前達成協議,學生必須有家長和學校兩方的請假條才可以外出,請假條上表明外出事由、外出時間、歸來時間,請假條必須有校方和家長的簽字,并且留有備份,交給家長和學校,經由同意,學生才可外出。
3.任課教師與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主要是在政策、規定、管理體制上與家長協商,而任課教師和班主任主要是就學生發展與家長進行溝通。首先,班主任要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心理變化,、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生在校時所發生的事情,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心理狀況,以幫助學生調整情緒,處理緊急事件;任課教師要積極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知識的薄弱之處,以及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班主任與任課教師意見結合,共同對學生的職業發展作出規劃,為家長提出學生可行性的發展意見。學生家長也要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雙方進行定期溝通,提高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性。
中等職業院校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機構,家校合作模式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理念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和學生觀。家校合作模式的建立,需要政府、學校和家長的通力合作,在注重理念轉變的基礎上,各方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家校合作。
參考文獻
[1]張麗競.國內外中小學家校合作研究綜述[J].教育探索,2010(3).
[2]岳盼盼.用博客構建小學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4).
[3]李曄,鄒霞.培訓:家校合作新起點[J].中國電化教育,2007(2)
[4]汪增榮.高校家校合作的德育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