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家校共育創建和諧環境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初中生時期是學生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為學生創建和諧環境這對學校和家庭有了更多的要求。單方面的學校教育不能夠擔負所有的教育責任,所以家校共育的模式也成為當今社會學生發展德智育的關鍵所在。使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家校共育成為現階段需要解決的重要難題。本文主要分析家校共育存在的重要性以及現在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如何提升學生道德素養的方法,為創建和諧環境做貢獻。
家校共育 初中生 和諧環境 道德品質
【中圖分類號】G 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28-01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在信息網絡的推動下,給學生教育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挑戰,有關社會負面的道德價值被學生所接觸,但是初中生對于好壞的辨別能力不夠成熟,所以會被一些負面道德品質所影響,進而使學生出現不好的道德行為,關于這些問題還需要家庭和學?;ハ嗪献鱽斫鉀Q問題。如何進行家校共育工作,幫助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還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解決。
1.家校共育的現狀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過家?;?、親子共讀、新父母學校、家校合作委員會等形式,強化家校共育機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讓父母更多地參與學校生活,引領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同互補、互相促進,最終實現家庭、學校教育的協調發展。這種教育方法的出現得到了學校和家長的認同,但是在實施起來出現了很多問題。根據數據統計,有95%家長認為學生教育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完成,學生在學校犯了錯誤,學校應該及時告知家長;94%的家長認為學校應該禁止學生攜帶和使用智能手機、iPad進入學校;在學校舉辦家庭教育培訓的時候,大多數家長也是愿意參與其中。但是在真正進行家校共育工作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一些家長只是在思想上重視,但是在行動落實上往往沒有很大的突出。大多數家長在學生犯錯為的時候都是指責,卻想不到自身的行為,將學生的成績看的很重,卻不重視孩子有關道德品質的養成,不能給孩子樹立榜樣,嚴重的還會和學校所要求的背道而馳。這就會使學生在認知上產生沖突,不知該如何是好。
關于家校共育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學校定期開家長會,使用校訊通,之后出現了微信群、QQ群等交流形式。一般情況下家校合作的內容主要以學生紀律和成績為主,家長配合教師,教師向家長匯報學生情況,家長配合教師完成檢查、簽字等任務。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遠程收費、夠買學習用品等。
2.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 舉止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育。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屬于隱形教育,但是家長的教育則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而教師作為學生的學業引路人,教師的道德模范將會影響學生的社會素養,學生會以教師為榜樣進行效仿。所以說,充分利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塑造孩子良好的社會素質為創建和諧環境做出貢獻。
從許多“家校合作”的范例中,可以看到父母參與學校管理事務帶來的巨大力量,讓父母從學校的阻力變成動力,從與學校對立變成友好,改變了學校的生態。中國的很多父母,一方面抱怨教育,一方面,自己又做著很多違反教育規律的事情,因為他們不懂教育,拼命把孩子送到各種補習班,把孩子時間占得滿滿的,使得孩子沒有自由生長的可能性。通過父母參與學校教育,父母們可以獲得更多教育知識、能力,會成為中國教育積極的力量,形成一種正能量,家庭教育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3.家校共育創建和諧環境的方法
改變先前家校共育的理念,做到平等互助、合作共贏。準確定位好家校之間的關系,家長學校雙方應確定是平等的主體關系,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著截然不同的內容和功能,家庭和學校方面各司其職,學校需要對家長給予信任和尊重,對家長進行培訓、指導,使家庭教育得到一定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雖然學校和家長各司其職,但是目標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發育,雙方需要相互幫助,互補互助,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家校共育不是單方面的施壓、也不是另一方面的敷衍。
創建家校共育的平臺,組建家委會是家校共育的基礎。首先選出積極熱情的家長領袖,之后制定科學規范的家委會制度,明確每個人的職責所在。在信息網絡的基礎下,開拓家校共育的教育渠道。對家長進行培訓,激發家長的智慧,幫助學校進行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學校在制定重大事項的時候還可以聽取學生家長所提出的意見。
4.結束語
孩子是家庭、社會的未來,家庭和學校在學生道德素質培養方面都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在創建和諧環境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從家校共育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家校共育現階段存在的問題,為解決家校共育中低層次問題提出方案,增加學校對家長教育的培訓,以及家長和學校之間應相互信任、尊重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另外還簡單分析了家校共育模式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是學校和家庭重視對學生品質的培養,進一步完成對和諧環境的創建。所以說,培養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內容,完成這一工作還需要家庭和學校之間相互合作、緊密配合,共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為創建和諧環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永新.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場———新教育實驗“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研究,2017(11)
[2]李寶玉.家校合作共育課程的棲霞實踐[J].江蘇教育,2017(47)
[3]劉啟蒙.城鎮中小學生家校共育問題及其對策[J].許昌學院學報,2014(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