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其核心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和探究、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先學后教”切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思考、探究、獨立學習能力。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幾點策略,希望能夠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有一些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翻轉課堂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62-01
1.引言
通過研究發現,在教學中學生自身出現的創造性思維和想法,往往會出現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環節中,因此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聯想、探究以及表達自己意見和想法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翻轉課堂上充分表達、暢所欲言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性理解,切實滿足學生語文個性化學習需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2.簡述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有效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體策略
2.1引導學生在課前展開有效預習,為語文課堂有效“翻轉”奠定堅實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首先應引導學生在課前展開有效預習,對知識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和掌握,而后從而確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切實有效性,為語文課堂有效“翻轉”做好充足準備,從而幫助學生切實提升語文課堂學習效率。在引導學生展開課前預習時,教師應為學生制定相應的預習導學案或者微課等自主學習資源,并應在學生具備一定自主學習能力、掌握正確預習方法和良好預習習慣的前提下展開預習,從而確保預習有效性。當教師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后,就應適當的減少課后作業量,從而為學生課前有效預習提供充足時間和空間。
2.2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實現課內“翻轉”確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性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當學生在課前通過有效預習對語文新知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和掌握后,來到正式課堂當中教師就可將學生合理的分成各個學習小組,每小組的人數6到8人之間為宜,讓學生在組內對自主預習新的體會展開交流和探討,并將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無法理解的地方統一記錄下來。而后,每個小組在派出一名“代言人”向教師和同學們匯報自己小組的自主預習情況、問題的答案以及無法解決的問題等,實現全體學生的互動以及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在對各個小組學生回報的自主預習情況展開及時評價,對學生提出的質疑進行匯總并展開針對詳細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內化語文新知,真正實現先學后教確?!胺D課堂”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性。比如,在講解《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當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預習后,待到正式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在組內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魯迅”先生背景知識等展開交流和互動,實現生生的有效互動在組內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后各個小組再分別匯報自主預習和交流具體情況,教師給予及時有效評價和針對性教學,最終達成本堂課教學目標,實現先學后教確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
2.3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是對陳舊教學模式的完全顛覆,但也不能完全忽視教師在該種模式中的組織和引導的重要作用。并且有些教師主觀的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指引導學生展開課前自主預習,顯然這種想法是對“翻轉課堂”模式片面的理解。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通常是被動的,并且也缺少預習導學案、微課等自主學習資源,沒有給學生設置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內容。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的自主預習則要求學生在自主預習過程中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知識和內容,同時也更應重視翻轉課堂的互動性和有效性,注重給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在翻轉課堂模式中教師應做好翻轉課堂的組織者、學生自主學習指導者和點撥者的角色,畢竟小學生自身能力有限,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作用就顯得必不可少,從而確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切實有效性。
3.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組內交流實現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充分表達自身想法、有效鍛煉表達能力、團隊協作意識以及創新意識等,在自由輕松的合作學習氛圍中更加有助于有效交流和互動,每位學生都能在小組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互相汲取優點實現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嚴書帆,劉春友.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J].基礎教育研究, 2016(8):9-11.
[2]茅衛菊.善用翻轉課堂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J].新課程(小學), 2015(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