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政治論文  > 
  • 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干預模式對子宮癌患者負性情緒、希望水平及 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干預模式對子宮癌患者負性情緒、希望水平及 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評價對子宮癌患者實施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干預模式對其負性情緒、希望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本院子宮癌患者88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團體支持鍛煉,對比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前后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希望水平以及負性情緒和對照組相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負性情緒以及希望水平和對照組相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討論 對子宮癌患者應用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干預模式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具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子宮癌;負性情緒;希望水平;生活質量
  子宮癌是一種臨床比較常見的女性疾病,發生率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識的提高在不斷增長,早期子宮癌診斷準確率也在不斷提高,對患者生活質量以及治療效果具有不良影響。由于子宮癌病情發展比較嚴重,對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嚴重創傷,導致患者對未來失去信心,生活質量在不斷下降。因此在子宮癌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加強治療干預,同時還要實施護理干預措施。本文研究針對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干預模式對子宮癌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具體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子宮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在研究實驗前經過相關診斷檢查,診斷結果滿足此次研究試驗要求,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例數相等,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為43-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50±1.47)歲,平均病程為(5.21±0.98),觀察組患者年齡為45-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50±1.5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沒有明顯差距,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子宮廣泛性切除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生活護理、健康宣教以及日常生活護理等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干預模式,具體護理措施包括:①建立抗癌小組,由主治醫生、護理人員建立專門的抗癌小組,醫護人員在護理之前需要進行專業培訓。②在護理初期,醫護人員可以組織患者交流會,由小組長詳細講解研究方案,然后鼓勵患者進行自我介紹,促使患者之間相互認識并且初步了解,制定團隊鍛煉計劃,向患者詳細說明[1]。③分享團隊目標:由護理人員組織患者確定護理目標,在小組內交流患者病情發展期間和疾病抗爭的歷程,主動講出目前存在的困擾,從而了解導致患者生活和希望水平下降的原因,向患者詳細情況。在第二階段中護理措施包括:④健康宣教:定期組織患者開展健康活動,健康教育內容需要涉及到調整患者負性情緒的方法以及緩解化療反應的飲食習慣,用藥知識以及相關注意事項。⑤康復鍛煉:對患者詳細介紹康復鍛煉的方法,進行現場演示,讓患者可以充分掌握鍛煉技巧和要領,指導患者定期實施康復鍛煉,從而提高患者機體免疫能力以及生活質量。⑥小組評比:對患者康復鍛煉情況進行評價對比,鼓勵患者堅持進行康復鍛煉[2]。
  1.3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負性情緒、希望水平以及生活質量,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自擬調查統計表,對患者上述指標進行綜合評估,然后進行詳細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只涉及到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采用版本為SPSS23.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相關數據處理,組間數據對比P<0.05表示研究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負性情緒、希望水平、生活質量等相關指標和對照組相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3.討論
  子宮癌的發生率在不斷呈現為增長趨勢,而且具有年輕化的發展趨勢,對女性健康影響越來越大,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子宮癌的診斷準確率在不斷提高,治療有效率也大幅度升高,但是由于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對患者身心健康具有嚴重影響。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癌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缺乏未來生活信心,生活質量在直線下降,在提高診療水平的同時需要改善患者生活狀態,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3]。
  本文研究數據表示,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負性情緒以及希望水平和對照組相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分析原因如下:①團體支持鍛煉護理能夠針對子宮癌患者群體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同時干預,加強對患者實施心理健康理念的知識宣教,同時給予患者情感支持,有利于調整患者心理狀態。②其次團體支持鍛煉護理能夠通過有效的鍛煉方式,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對抗化療產生的不良反應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調整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希望水平。③而且團體支持鍛煉護理能夠提高患者鍛煉依存性,加強了團隊之間的交流,進行患者自身認知、情緒以及行為模式的重建,促使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改善患者各項功能標,進一步提高其生活質量[4]。
  綜上所述,對子宮癌患者實施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艷.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干預模式對子宮癌患者負性情緒、希望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8,26(10):174-175.
  [2]李建輝,張倩,黃玉榮,等.團體支持鍛煉護理干預模式對子宮癌患者負性情緒、希望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09):1304-1306.
  [3]王國蓮,林鈴,陳運群,等.團體活動式延續護理對宮頸癌患者抑郁和自我效能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8):1129-1133.
  [4]王慧.團體活動式延續護理對卵巢癌患者自覺癥狀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17):77-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6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