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高農村小學生古詩文閱讀能力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古詩文閱讀量的增加讓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倍感壓力,教學效果更讓大家感到頭疼又無奈,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古詩文閱讀能力,學會正確的古詩文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普生容愛上閱讀、愛上學習、愛上積累。
  【關鍵詞】農村;古詩文;閱讀
  從2017年9月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的篇數,在整個小學階段就有124篇,占了全部課文的30%。同時,高考改革對語文閱讀速度和閱讀量要求更高,古詩文閱讀也相應增加了。這不禁讓大家開始重視起古詩文的教學,更讓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倍感壓力。眾所周知,農村小學生資源非常缺乏,課外書籍過少且更新周期長,想上網或去圖書館讀書也受到很多制約,導致閱讀量嚴重不足。長期以來,大多數農村小學教師古詩文閱讀教學方法枯燥單一,只注重讀、背、默。而古詩文的表達方式不同于現代文和白話文,學生學起來難度大,完全感覺不到古詩文閱讀的樂趣,更別說是閱讀能力了。因此,要教給農村小學生正確的古詩文閱讀方法,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不斷提高他們古詩文閱讀的能力。
  一、指導方法,讓學生愛讀
  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痹诮滩闹校科n文都是范文,我們只有教會農村小學生在古詩文范文中如何進行朗讀,喜愛朗讀,才能充分發揮每篇古詩文的作用。
  1.學會正確地讀
  把古詩文讀準確是學習古詩文的關鍵。在古詩文中存在著不少通假字,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讀音,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古詩文的押韻美。與此同時,讀好古詩文的節奏也非常重要,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文的意思。比如五年級下冊教材的《楊氏之子》中,“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應讀成“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恰當的停頓時刻提醒著學生:“家禽”是指夫子家的鳥,而不是現在家里養的動物。
  2.學會有感情地讀
  古詩文雖短,但意境深遠。學生想通過這簡短的文字了解古人的生活,了解作者的感受,要借助多媒體的力量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伯牙絕弦》后,我開始播放音樂《高山流水》,隨著優美的音樂聲,學生體會到了泰山的巍峨,體會到了江河的寬廣,自然而然地迸發出感情:“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學會在游戲中讀
  學生喜歡玩游戲,如果能在平時的游戲過程中嵌入古詩文朗誦,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鞏固。比如,我會引導學生在跳繩和跳皮筋游戲時,一邊跳一邊念詩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二、營造氛圍,讓學生愛學
  為了讓農村小學生更投入地學習古詩文,我們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學生的眼力所見之處,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古詩文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古詩文的魅力,激發他們的參與感。
  1.音樂的熏陶
  首先,安排每周固定一節早讀和午讀課播放古詩文背景音樂,可以讓學生更入情入境地朗讀課內外古詩文。其次,農村小學放學較早,學生在學校逗留的時間較長,安排每天校園廣播播放兩、三首古詩文音樂,可以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古詩文的存在。再次,在古詩文教學時融入音樂,學生會學得更加輕松、記得更牢固。如教學五年級下冊楊萬里的《舟過安仁》時,通過播放“寶寶巴士”趣味橫生地演唱,學生會不自覺地跟著唱起來,在歌唱中會被兩個孩童“無雨都張傘”那怪異的行為所疑惑,被他們“不是遮頭是使風”和作者一樣啞然失笑。這樣,不用老師過多地講解,詩句的意思不言而喻,作者的情感一目了然,學生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古詩。
  2.環境的布置
  在黑板報里騰出一角,設為古詩文專欄,每周更新一次;在課室的空白處設置古詩樹,讓農村小學生將喜歡的古詩文句子做成書簽掛在樹上。我相信,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得到了展示,得到大家的注意,學習興趣一定會越來越濃。濃厚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既可以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又能隨時學到更多的古詩文。
  3.課堂的引導
  相對于整本教材來說,古詩文所占的篇幅畢竟還是比較少的。所以在教學其他課文時或者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當時的情境,將學生學過的古詩文運用到教學中去。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文之后,我對學生說:“我們可以用什么詩句來表達此時中國志愿軍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之情?”剛開始的時候沉默,不一會兒,學生爭先恐后地說出一句句古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行為,讓學生感覺到古詩文與其他課文的相通之處,加深了對古詩文的記憶,同時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課文的內容。
  三、養成習慣,讓學生愛積累
  學習,就是不斷的汲取和積累。俗話說得好:“厚積才能薄發。”想要提高農村小學生古詩文閱讀的能力,必須讓學生養成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1.背誦,夯實學生的積累
  小學語文教學就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形成和發展能力的過程,而加強古詩文的背誦訓練,正是夯實學生積累的重要途徑之一。指導學生背誦古詩文,要堅持“立足教材,適當擴展”的原則,充分利用課文的示范性,采用熟讀成誦、抄誦結合、記憶唱誦等技巧,訓練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再背誦感興趣的課外古詩文,不斷夯實學生對古詩文的積累。
  2.摘抄,豐厚學生的積累
  大家都知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弊屴r村小學生養成摘抄的習慣,豐厚古詩文的積累,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會引導學生在摘抄本里給自己喜歡的古詩文配上畫、涂上色,使摘抄本成為一種藝術品。當學生愛上了摘抄,就能建起一個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古詩文寶庫,成為學生說話、作文的語言素材。
  3.引用,鞏固學生的積累
  學以致用是語文最好的學習方式。我會經常鼓勵學生在作文或日記中用上一、兩句自己積累到的古詩文。如果實在是找不到合適的古詩文句子,我會建議學生在日記的結尾處告訴老師,幫助他們找到適合的古詩文。我相信,假以時日,循序漸進,學生必定能活學活用。如教學與好朋友依依惜別之情的作文時,我會提醒學生引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等詩句;教學表達思鄉之情的作文,我會提醒學生回憶課文《梅花魂》,引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等詩句。在作文時用好學過的古詩文不但能升華文章的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進一步鞏固古詩文的積累,加深理解和記憶。
  總之,古詩文的閱讀教學需要我們的用心指導、精心耕耘,需要我們不斷培養農村小學生古詩文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愛上閱讀、愛上學習、愛上積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農村小學生古詩文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3]王春鳳.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主要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8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