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舞獅運動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構建與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基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之大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大要事。為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之目的,首要工作是從各個學科進行突破,進而形成今日的學科核心素養之細化理念。本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體系和指導要求,構建出一個適合舞獅運動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之評價體系。目的在于可以精確的評價舞獅運動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效果。
【關鍵詞】舞獅運動;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
隨著《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印發,我國大量學者作出相關研究,旨在有更好的方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和“可持續發展的人”。其中有相當部分的研究,是著手于培養人的核心素養,來達到這個目標。細化分析此類研究,大多是從學科核心素養這一基本概念出發,從各個學科范圍內,精確培養人的學科能力,再通過結合各類學科的能力于一身,進而達到培養人的全面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的目的。本文也是基于體育科學核心素養的層面,針對舞獅這一運動,構建出適合這項運動的核心素養體系。主要用于精確評價舞獅運動對培養人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最終成效。
一、現有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
在“核心素養”提出的最初,國際上就出現了相關的體系,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達:素養=(知識+能力)態度。這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向全世界范圍率先提出的,相對完備的核心素養體系。將這種思想細化到體育學科領域,足以見得,也需要相應的、比較完整的體系。經過多方面的文獻搜索后,我國的相關研究成果包含有幾類。
1.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三維指標體系
于素梅博士提出了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三維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中的具體內容有: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對應的二級指標內容:體育情感、體育品格;運動能力、運動習慣;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對應的上一級指標又會有“具體表現”這一細化評價。
2.體育核心素養的五個維度初步構建
魏國宏提出了5個維度構建,且細化成28個二級指標,不均等地分散在體育認知(2個二級指標)、體育意識(7個二級指標)、體育技能(6個二級指標)、體育道德(6個二級指標)、體育參與(7個二級指標)。這個評價指標體系搭配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體系初建。
3.“魚骨式”體育核心素養模型的構建
趙鳳霞、程傳銀等學者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魚骨式”體育核心素養模型。其主要的依據是“人與工具、個人發展、個人與社會”這三個領域的知識體系。然后從各個細化層面完善這種體育核心素養模型。最終實現培養人的全面發展性的目的。
對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還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理論結構和體系。他們各有深厚的理論支撐,是精湛的研究成果,但最后的共同目標都是要培養人的全面性、可持續發展性,希望還會有更多的科學研究來為這最后目標作出貢獻。
二、舞獅運動對人的培養的特點
與其他運動一樣,舞獅運動從各個方面都會有益人的發展,對人的情感與品格、健康知識與行為、運動能力與技能都會有較大的提升。但是基于舞獅運動的特點,它在提高人的情感與品格方面,能夠培養人熱愛運動的習慣,恪守規則以外,還可以使人熱衷傳統文化等;在培養人運動能力和技能方面,可以讓人在舞獅的過程中鍛煉到特有的身體素質,習得獨特的運動技能。
這就是舞獅運動與其他運動在培養人時,既有共通的效果,又有獨有的特色,使人在舞獅運動中得到特有的素質提升。
三、基于舞獅運動對人的培養的特點構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
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都對人有提高作用,舞獅作為一項傳統運動項目,也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人的各項運動能力。如果要評價舞獅是怎么樣做到這樣的效果,或是如何去評價它培養人的成效,這還需要一個系統的體系與之適應和配合。
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教學目標,即“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全面地提出了體育運動對人的培養要求。參考這種目標體系,就可以構建出相對完備的、基于舞獅運動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并且遵照舞獅運動與其他體育項目的共通性和相對獨特性,從四個維度來逐步細化評價指標,即體育參與、體育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作為一級指標。具體內容如表一所示。
四、構建體系的作用
1.導向作用
在各類新興體育娛樂活動興起的現代社會,要想將舞獅運動更好的發揚和傳承,以此培養人的體育核心素養,就要結合現在文化理念和體系,在發展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與舞獅運動結合起來,就是符合了這種傳承與發展的關系。
基于舞獅運動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從整體上起到了一個導向的作用,首先,這個體系的構建為舞獅運動的發展發現指明的方向,讓舞獅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不偏離軌道,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再者,體系的構建也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如何在舞獅運動中培養人的全面性提供了導向作用。
2.指導作用
每種運動項目都會有系統的指導體系,理論指導實踐,才能有傳承和發展的可能性。尤其是舞獅這種傳統運動項目與核心素養這種現代理念相結合時,更加需要一個體系作為指導,使其盡可能地融合。有了這個“基于舞獅運動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利用各個維度的指標要求,來指導人的發展方向,讓舞獅運動能夠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
3.激勵作用
舞獅運動本是一項娛樂為主的傳統體育項目,卻隱藏著非常大的健身效用,這種可以強身健體的作用一直被其娛樂性所隱藏,得不到人們的重視。當“基于舞獅運動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構建成功后,其健身效應就會顯現出來,人們通過舞獅運動來提高身體素質的效應就會高度顯現。這個體系的構建,自然就起到了激勵人們通過舞獅來發展體能的作用。
4.評價作用
在大多數人的理念中,評價舞獅運動的唯一方面就是其觀賞性、生動性,往往遺漏了可以從其健身性進行評價。有了這個體系之后就可以從各個維度的指標細化地評價舞獅運動的健身作用,推動舞獅運動的發展,讓這項運動去培養更多可持續發展的人。
五、結語
本文旨在構建一個關于舞獅運動結合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體系系統,使得傳統體育能夠結合現代育人理念,在體系中的各個維度指標指導下,充分發掘舞獅運動的健身效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設人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趙婀娜,趙婷玉.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N].人民日報,2016.
[3]于素梅.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J].中國學校體育,2016,36(7):29-33.
[4]趙鳳霞,程傳銀.體育核心素養模型構建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1):154-158.
[5]姜玉澤.舞獅運動的形成與現代舞獅的特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5):612-6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