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小學勞動技術課堂的教學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小學勞動技術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它對于增加學生的勞動觀念、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樹立學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及促進學生達到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倡兒童要從小培養勞動技術素養,他提出“在勞力上勞心”,即指在培養兒童勞動技能的時候要注重勞動創新。
關鍵詞:小學勞動技術素養 核心素養 提高 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勞動技術課所體現的核心理念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手和腦協調并用,培養他們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的緊密結合中促進其技術素養的形成。下面就對談談如何提高小學勞動技術課堂的教學進行一點初步和淺顯的研究,目的是以促進并提高小學勞動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真正的讓學生的素質教育得到全面的發展。[1]
一、當前課堂教學的情況
這是一門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融合知識與技術為一體的技能性基礎學科,而在小學階段開設勞動技術課,則是對于有計劃地培養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當前很多教師對勞動技術這門課程的認識還很不到位,在所要教學學習內容的教學觀念上還沒有深刻領悟到勞動技術課具體的教育價值及其在學生學習中所展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比較的輕視更甚至是忽視勞動技術課程的教育,覺得勞動技術課程可有可無。在課堂教學期間隨意性很大,甚至放任學生,這樣教學質量也不高,教學狀況不太理想,并且限制了讓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核心主題。所以,研究提高小學勞動技術課程教學,向40分鐘的課堂要效率,爭分奪秒地指引學生開展學習任務和實踐操作變得十分重要。[2]
二、提高小學勞動技術課程教學研究
1.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眲趧蛹夹g課的教學也是如此,導入新課要激趣,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行學習。在勞動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像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和數學一樣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引導等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實物觀察導入”“討論導入法、“談話導入法”,把學生的注意力一直掌握在教學活動本身,以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增強活動的效果。同時,教師要注意結合新穎有趣的小制作進行說理,這樣更符合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特征,激發他們的思考興趣,促進他們在實踐中成長。[3]
2.重視教學管理,形成勞動習慣
如果勞動技術課的教學只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還遠遠不夠,興趣固然重要,但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也不可或缺。
(1) 要引導孩子熱愛并尊敬勞動者,教育他們珍惜勞動果實,讓他們了解社會生活中各行各業的勞動價值,只有讓他們對勞動者和勞動價值有足夠的認識,才能養成熱愛勞動的意志品質,形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并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意識。雖然良好的習慣養成得益于正確的引導,但還需要在細節上多加鞏固。只有對細節的屢次強調,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必須讓家長參與進來自覺監督。 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勞動習慣的基礎,必須從小學生的家務勞動開始,不能小看這事,現在的孩子每日家務勞動時間少,與許多家長的思想分不開,在他們眼里認為“現在孩子還小,等將來他長大了就自己會勞動”很有關系。其實,從小就要教育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3)要嚴格要求學生的習慣。在學生開始第一次接觸勞動技術課時教師就必須要求他們要做到勞動的四項基本原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務勞動堅持做;公益勞動主動做;生產勞動學著做。只有培養了學生的意志力,他們才會自覺克服困難,慢慢地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促進自我發展,最終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3.培養自主創新,勇于實踐探索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見,勞動技術課的制作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后,教師就應該大膽地放手,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要讓學生在動手前要有充分的思考,讓他們自己動手去設計。當然教師還需要積極的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去,培養他們嚴謹的技術思維和良好的技術意識。
4.學會欣賞成果,懂得勞動的價值
在勞動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花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同伴和成人分享自己的果實,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造潛能,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增強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索問題的興趣。雖然自我認同也能促進學生的成功,但得到別人的認同效果遠遠大于自我欣賞。展示不僅讓成功的孩子多次地體驗到了快樂,而且也給那些能力較弱的孩子有了參與和參考的機會。他們體驗到了勞動的喜悅,增強了自信,提高了口語表達的能力,從而達到相互學習、激勵的效果。例如將學生課堂上的優秀作品,學生課外制作的勞動技術作品用來布置教室,陳列展出,講述自己的制作過程及與眾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自己作品的特點。要想在互相欣賞的活動中有進一步的提高,就必須要有相互交流的時機,唯有借鑒才能有所創新。學校為保持學生的興趣,特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現與交流的平臺。通過交流,使每個學生的知識得到了拓寬,情感得到了體現,能力得到了提高,每一個學生在展示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4]
總而言之,小學勞動技術課程是一門偏向于實踐的學科,要想提高勞動技術課程的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從加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入手,通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切實加強他們對勞動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傊灰處熢趧趧蛹夹g課的教學中做個有心人,對教材和學生進行精細的考究和觀察,多動腦,多想辦法,使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勞動技術課的學習過程中,使國家開設的這門課成變得更加具有價值,富有意義。
參考文獻
[1]吳菊.提升小學勞動與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江西教育,2015,(21):94-94.
[2]張賽兒.引探究開思路重拓展――談勞動與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的引導[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7,(6):40-43.
[3]周佳君.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1,(03).
[4]伍小青,李慧芳.論農村中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6,(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