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根據周老師《數字編碼》教學,筆者在本文中做了評析鑒賞以及回顧與反思。
關鍵詞:編碼生活興趣
[案例背景]
教材結合認數,在一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數”中已經出現了門牌號、車牌號等,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應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再次選擇“數字編碼”的內容作為“綜合與實踐”的主題活動,讓學生感受編碼的廣泛應用,探索編碼的編制方法,體驗應用編碼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數字編碼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如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所以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凸顯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使學生很好地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是關鍵。
[案例掃描]
片段一:生活引入,激活已有的認知經驗
師: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上一節數學課,數學課肯定會和數字打交道。來,咱們報個數把。(學生依次報數)
師:咱們班今天來了多少人? 生:……
師:(指最后一位同學)你是第幾個報數的? 生:……
師:這里的“×人”和“第×”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生:……
師:就用你們剛剛報的數作為你們的臨時學號吧,現在這個“×”又表示什么? 生:……
師: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今天我們就來探索有關數字編碼的知識。
[評析鑒賞]課前互動,不僅僅是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不是單純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課伊始,通過創設讓孩子們報數的情境活動,以最后一個學生所報的數這樣真實、鮮活的素材,便于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學生歸納出了數既可以表示數量,還可以表示順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自己剛剛報的數作為自己的學號,學生認識到了數字的另一種用途——編碼,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這樣的情境創設和一般意義上的情境創設是有區別的,它不是脫離教學內容、主觀臆造、一味的追求兒童化的人為情境而情境的擺設,也不能過于情境化而沒有數學味。周老師以這樣的方式引入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很好地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掃描]
片段二:探究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都怎樣和遠方的親人聯系呀? 生:打電話、視頻聊天……
師:我們上小學的時候,信息還沒有這么發達,知道我們那時怎么和親人聯系嗎? 生:不知道。
師:我們那會兒用書信聯系。(課件出示已寫好的信封)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匯報。
師:你想知道這些郵政編碼是怎樣編排的嗎?(課件出示第77頁)引導學生了解其中的信息。(組織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學校的郵政編碼是多少嗎?你能結合剛才了解到的知識說一說它們是怎樣組成的嗎?(生交流匯報)
師:誰知道郵政編碼的作用是什么,每個地區的郵政編碼都相同嗎?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或者是區別嗎?(學生交流,師適時點撥補充)
師:昨天我在網上搜尋了一下,發現全國與周老師同名的就有11292個。那該怎樣區分周老師和其他同名的人呢?生:身份證號碼。
師:每個公民一出生,就有一個身份證號碼。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身份證?(學生匯報,PPT展示)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收集的身份證號碼和小組同學一起觀察、比較,找一找號碼中傳遞了哪些信息?(學生交流匯報,師適時引導點撥、質疑辨析)
師:現在如果老師把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輸入電腦,彈出的信息會是誰的?
[評析鑒賞]
盡管郵政編碼數字信息似乎比身份證的數字信息更簡單,但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很少接觸信件,對郵政編碼很陌生,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簡單的引導和介紹。而對于身份證號碼,以學生自己的或同伴的作為學習的資源,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多數學生能在對比觀察中發現它所表達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性別等。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我,把自己發現的、知道的都表達出來,對于學生不清楚的予以點撥,并在與學生的對話交流中,讓學生感受編碼的規范性、唯一性等思想?!皵祵W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應用于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原則?;谶@個原則,小學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從而了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體驗生活,認識社會。
[案例掃描]
片段三:應用編碼知識,解決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的問題“編學號”
師: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編碼?請同學們運用所學的數字編碼知識,來幫咱們學校的每名學生編一個學號。
?。ㄐ〗M交流確定編碼要表達的信息——設計編碼方案——組織交流匯報)
[評析鑒賞]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睂W生要深入了解和認識事物,就必須要親自參與、嘗試、體驗,即在做中學,學中做。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實踐與反思、修正與完善中成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設編寫學號的活動,讓學生經歷嘗試設計數字編碼的過程,體會數字編碼在表達、交流和傳遞信息中的作用。
總之,數學雖然是嚴謹的,但數學在生活中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應運而生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條件,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手段,需要教師不斷去研究、去探索、去創造,使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仡櫿澱n,周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在觀察中感知,在交流中領悟,在應用中升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