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概念用于2型糖尿病營養教育的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營養教育時應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概念的臨床效果。方法:對照組僅采取常規的營養教育,觀察組患者在營養教育中引入GI概念。結果:兩組患者在營養教育之前各項血糖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而在營養教育3個月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的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在營養教育后,對于營養知識的認知評分為(92.42±1.37)分,高于對照組的(82.43±1.24)分(P<0.05)。結論:通過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教育中引入GI概念有助于提高患者營養教育效果和血糖指標控制效果。
關鍵詞:2型糖尿病;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營養教育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中常見的代謝性疾病,近年來我國臨床中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并且成為了嚴重性的公共衛生問題。針對糖尿病患者開展科學的膳食與營養宣教是提高患者營養保健水平及改善預后的重要措施[1]。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也是近年來臨床中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營養教育中的重要概念,然而現階段國內關于GI概念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教育中應用研究報道較少。本次研究重點探討對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引入GI概念并開展營養教育的臨床價值。
1資料及方法
1.1常規資料
抽取院內自2017年8月起,到2018年8月止診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回顧分析對象,以數字法對入組病人隨機分組,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包括患者43例,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45~60歲,年齡均值(52.1±0.3)歲。對照組:包括患者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45~60歲,年齡均值(51.2.5±0.4)歲。兩組入組對象的上述資料比較均衡度高(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采取常規的營養教育,即由責任護士對患者每日的總熱量攝入進行科學計算,并計算出相關食物的交換份。指導患者進行食物熱量計算、飲食分配及相關食物等量交換的具體方法。觀察組患者在營養教育中引入GI概念,措施如下:首先需要詳細向患者講解GI概念的有關知識,并對日常食物依據GI高低加以科學分類,為患者制成低、中、高GI的食物量表,并以此作為患者營養教育的資料。在此基礎上結合患者的日常飲食喜好及習慣,以及每日的總熱量需求為患者編制科學的三餐二點制食譜,并依據每一種食物的等量交換圖表科學增減食物種類,每日還需對患者食譜進行變化,參照食譜對患者開展營養宣教,充分利用好制定的食物交換圖表以及GI食物表對于患者日常飲食進行合理搭配,主要目的是降低患者總食物的血糖指數。
1.3評估指標
?。?)比較患者營養教育前、教育3個月后血糖指標改善情況;(2)采用問卷調查表的方式對于患者的營養知識知曉情況進行評估,包括谷薯、蛋奶、蔬菜、水果、禽畜肉以及鹽分等,滿分100分,分值與患者的營養認知成正比。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描述,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血糖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在營養教育之前各項血糖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而在營養教育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的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各指標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患者營養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在營養教育后,對于營養知識的認知評分為(92.42±1.37)分,高于對照組的(82.43±1.24)分,兩組評分對比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營養治療是2型糖尿病患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的科學營養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義。GI指標是對各類食物食用后對于餐后血糖可能形成的影響進行衡量的有效性指標,GI值的高低代表了食物和葡萄糖的比值以及對于人體血糖水平的影響情況[2]-[3]。本次研究中將GI概念引入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營養健康教育中,即應用GI概念來指導2型糖尿病患者的科學膳食,從教育效果來看觀察組患者教育后三個月各項血糖指標的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同時患者對于營養知識認知評分高于對照組。進一步提示應用GI概念并開展2型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教育,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能夠更好的維持患者血糖水平。
綜上所述,通過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教育中引入GI概念,有助于提高患者營養教育效果和血糖指標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唐金鳳.2型糖尿病患者醫學營養治療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J].智慧健康,2018,4(23):138-139.
[2]萬國華,王林林,羅洪, 等.2型糖尿病患者醫學營養治療教育現狀及依從性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7,45(40):49.
[3]朱美華,徐紅,黃松芬.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概念用于2型糖尿病營養教育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7,16(6):692-6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