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療效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不同降糖方法對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治療的療效差異。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40例肥胖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70例,應用口服二甲雙胍治療方法)和實驗組(70例,應用二甲雙胍聯合利拉魯肽治療方法)。采用統計學分析兩組肥胖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胰島素抵抗指數和胰島素分泌指數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血糖反應、惡心、腹瀉)。 結果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胰島素抵抗指數和胰島素分泌指數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應、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肥胖糖尿病患者應用二甲雙胍聯合利拉魯肽治療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肥胖糖尿病;二甲雙胍;利拉魯肽;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4(a)-0029-02
糖尿病是一種由多種影響因素(體重增加、人口老齡化、遺傳)而引起的胰島功能進行性減退而引起的代謝性綜合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增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糖尿病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發展趨勢,繼而成為世界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造成較高致死率[1]。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顯示,2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高達16.68%。醫學界普遍認為糖尿病不是一種單一疾病,往往會對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產生負面影響。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病是導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下肢病變會導致截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會引起失明,糖尿病腎病會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繼而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除此之外,糖尿病具有顯著遺傳易感性,對下一代的生存質量產生負面影響,現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間該院收治的140例肥胖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40例肥胖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納入標準:①均符合WHO關于肥胖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②均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知情下參與該次研究;③年齡在30歲以上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腦腎疾病者;②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③長期服用激素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實驗組中有5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43.65±5.11)歲,平均體重為(68.36±10.15)kg,平均病程時間為(8.55±3.65)年。對照組中有5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43.70±5.06)歲,平均體重為(68.41±10.12)kg,平均病程時間為(8.60±3.62)年。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口服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23370起始劑量為0.5 g,2次/d;可每周增加0.5 g,或每2周增加0.85 g,逐漸加至2 g/d,分次服用),連續治療10~14 d。
實驗組應用二甲雙胍(同對照組)聯合利拉魯肽(國藥準字J20160037;規格:3 mL:18 mg)治療方法;利拉魯肽起始劑量為0.6 mg/d;至少1周后,劑量應增加至1.2 mg。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肥胖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胰島素抵抗指數和胰島素分泌指數,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血糖反應、惡心、腹瀉)。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肥胖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胰島素抵抗指數和胰島素分泌指數比較
實驗組治療之前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胰島素抵抗指數和胰島素分泌指數與對照組比較(P>0.05)。治療之后實驗組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胰島素抵抗指數和胰島素分泌指數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良反應發生率分析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我國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患者最為多見,占糖尿病總數92.25%左右[3]。糖尿病患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較為復雜,其主要機制是:①胰島素分泌不足;②脂代謝紊亂;③中樞神經遞質功能出現障礙等[4]。
糖尿病的發生實際上與患者的運動等息息相關。根據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為患者制定健康食譜。在制定食譜之前,測量患者的體質量,血糖高低,身高情況,并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并發癥,并向患者及家屬采集患者的飲食偏好,為患者制定一份合心意但是又足夠健康的食譜。并且根據患者病情發展,及時更換食譜,保證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補充身體營養的同時還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的口味偏好?;颊呤澄飸撘缘土?、低糖、低脂地優質蛋白為主,并且進行合理搭配,盡量保證食物色香味俱全,不會影響患者食欲。同時,控制患者對于水量的攝入 ,并避免患者使用高鉀食物,高鈉食物。同時,有氧運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運動偏好,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適合患者,患者能夠接受的有氧運動方案(散步,太極拳,養生操,慢跑,羽毛球等),50 min/次,1次/d,5次/周.患者運動前后應該測量1次血糖。根據患者血糖變化,可以適當的調整患者的運動方案,運動時間。
在用藥方面,根據細胞基因研究學不難發現,肥胖糖尿病患者與攜帶“節儉基因”的肥胖癥密切相關,肥胖會引起糖尿病。目前有科學家研究發現了60多個與糖尿病相關的易感基因,但是大多數是在歐美人群中發現的,我國肥胖糖尿病人群的易感基因位點是:RASGRP1RS7403531。多項研究資料顯示,β細胞分泌缺陷會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α細胞功能障礙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因此對肥胖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產生重要作用。利拉魯肽是一種通過基因重組技術而利用酵母生產的長效人胰高糖素樣肽類似物,積極調控胰島素水平。 相關研究資料顯示[5],利拉魯肽能夠激活下游抗凋亡信號,最終達到抗β 細胞凋亡目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胰島β 細胞功能得到顯著改善之后還能夠改善胰島素抵抗情況,利拉魯肽的改善作用優于口服二甲雙胍或瑞格列奈藥物。根據相關資料研究顯示,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謝異常與患者的的胰島素抵抗狀態密切相關,因此肥胖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代謝異常情況[6]。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是:控制體重[7]。研究資料顯示,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患者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體重指數,利拉魯肽能夠增加肥胖糖尿病患者的大腦飽腹感,減少進食量和肝糖原輸出[8]。其他藥物無法達到上述治療效果,利拉魯肽具有控制血壓水平、血糖水平等效果。
該文通過使用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糖尿病患者,其使用二甲雙胍聯合利拉魯肽治療的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等相關指標。
[參考文獻]
[1] 應雪嬌,劉蕊,趙倩,等.地特胰島素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維持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基礎胰島素水平的效果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12):97-98,102.
[2] 龐伯健,常艷華.胰島素強化方法治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療效及其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1(15):4247-4249.
[3] 侯艷,李會芳,趙燕,等.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持續胰島素皮下輸注與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5):443-450.
[4] 計靜,韓蓁,米陽,等.地特胰島素聯合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4):325-329.
[5] 連麗虹,付靜羚,馮龍艷,等.糖尿病胰島素注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現狀與相關因素調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7):18-20.
[6] 葉英,劉京珍,李欣,等.胰島素干預和二氮嗪后處理對糖尿病 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響[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6,28(7):612-617.
[7] 陳杰,丁東新.干預胰島素使用和自我血糖管理在囊性纖維化相關性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藥房,2015,26(35):5012-5014.
[8] 俞佳麗,鄧開慧,達靜靜,等.胰島素聯合貝那普利下調高遷移率核小體蛋白1/Toll樣受體4的表達改善糖尿病腎組織炎癥的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8,26(2):133-138.
?。ㄊ崭迦掌冢?019-0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1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