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臨床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對2型糖尿病的作用與影響。方法 資料顯示,該院在2018年1—11月共接診治療過5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經患者及患者家屬同意后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6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給予門冬胰島素30 R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進行治療。兩組患者治療時長為12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將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值和體重增減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在分組治療前各項指標值相似,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值均低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體重增加量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能夠有效降低患者飯后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值,降低低血糖癥狀發生率,值得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治療中被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 2型糖尿病;甘精胰島素;谷賴胰島素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b)-0081-02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三餐飲食和作息時間的不規律,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隨之加重,部分患者出現服用降糖藥后血糖值仍不穩定的情況[1]。相關醫學報道提出[2]: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能夠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降低低血糖癥狀的發生率。該院將2018年1—11月接診治療過的52例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接診治療過5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經患者及患者家屬同意后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門冬胰島素30R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進行治療。對照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范圍35~75歲之間,病齡時長范圍在1~3年,患者體重范圍為(55.6±5.5)kg,糖化血紅蛋白值為(11.6±2.1)%;觀察組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齡范圍在37~75歲之間,病齡時長范圍在1~3.5年,患者體重范圍為(54.9±6.5)kg,糖化血紅蛋白值為(11.9±1.6)%。兩組患者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停用以前使用口服降糖藥物,對照組患者給予門冬胰島素30 R進行皮下注射,初始劑量設定為0.5 IU/(kd·d),注射時間為每日早晚餐前;觀察組患者給予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強化治療,甘精胰島素初始劑量設定為0.25 IU/(kd·d),注射時間為每天晚8點;谷賴胰島素初始總量為0.25 IU/(kd·d),每日三餐前合理分配劑量。治療期間,醫護人員將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值、低血糖發生情況和體重增減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分析,根據患者靜脈血糖值對胰島素的注射劑量進行針對調整。
1.3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經分析處理后,以(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來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值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值;觀察組患者餐后2 h血糖值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餐后2 h血糖值;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以上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出現低血糖次數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出現低血糖人數;觀察組患者體重增加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體重增加情況,以上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3 討論
2型糖尿病多發人群為中老年人、肥胖者或有家族史患者,也被成為成人糖尿病[3]。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β細胞功能未完全喪失,仍能產生胰島素,但長期體內的高糖毒性,加速了胰島β細胞功能的惡化,體內所制造的胰島素可用性較差,對患者的血糖值而言,持續升高是必然結果[4]。久而久之,2型糖尿病患者常會出現疲乏、口渴的癥狀,長期不給予正確治療會引發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發癥。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三餐飲食和作息時間的不規律,糖尿病病發率越來越高,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了血糖不可控的情況,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機能較差,對于低血糖耐受性較差,如若患者血糖值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隨時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響[5]。相關醫學報道表明[6],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這很好的改善作用。為了對這一說法進行證實,現將該院在2018年接診治療過的5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的患者給予門冬胰島素30 R進行皮下注射,初始劑量設定為0.5 IU/(kd·d),注射時間為每日早晚餐前;觀察組的患者給予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進行聯合治療,甘精胰島素初始劑量設定為0.25 IU/(kd·d),注射時間為每天晚8點;谷賴胰島素初始總量為0.25 IU/(kd·d),每日三餐前合理分配劑量。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長均為12周。醫護人員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值、低血糖人數和患者體重增加量進行詳細記錄,并在治療結束時將數據進行對比[7-8]。從對比結果可知,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值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值(7.3±0.4)m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值(8.6±0.9)mmol/L,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餐后2 h血糖值(10.6±0.3)m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餐后2 h血糖值(12.4±0.9)mmol/L,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7.3±1.8)m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8.1±1.9)mmol/L,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低血糖人數1例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低血糖人數6例,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體重增加情況(1.6±0.6)kg優于對照組患者體重增加情況(2.5±0.4)kg,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兩組患者均不服用口服降糖藥的情況下,給予患者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進行餐前注射,可以對患者血糖值得到良好的控制,降低患者低血糖癥狀的發生率,提高糖化血紅蛋白的合格率,減少患者的體重的增加,增強患者的身體機能,值得被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徐丹,楊淑芬,張秀珍,等.甘精胰島素聯合早餐前谷賴胰島素治療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8,14(5):70-72.
[2] 郭樹龍,曾又曉,王少崖,等.谷賴胰島素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物繼發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23):2361-2363,2386.
[3] 趙龍,柏合,邵麗麗,等.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8,18(5):646-647,650.
[4] 史曉陽,汪艷芳,楊俊朋,等.谷賴胰島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8, 14(4):67-69.
[5] 黃尹力,陳笑冰.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療效及安全性[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10):964-966.
[6] 謝寶強.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1):5786-5787,5789.
[7] 王燕芬,鄔曉嵐,趙燕.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10):624-626.
[8] 喬海平.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醫臨床療效評價研究進展[J].環球中醫藥,2012,5(12):956-960.
(收稿日期:2018-12-20)
[作者簡介] 虞薇赟(1987-),女,江蘇南通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48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