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阿卡波糖片治療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觀察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阿卡波糖片治療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方法:本研究對象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來自于2015年5月1日-2018年1月31日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患者。隨機分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單純阿卡波糖片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甘精胰島素皮下注射。檢測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并且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率。結果:(1)兩組組內對比,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組間對比,治療前兩組各個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低于對照組血糖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阿卡波糖片治療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療效比單一用藥方案更加明顯,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可見聯合方案足夠安全可靠,值得應用。
【關鍵詞】 甘精胰島素注射液; 阿卡波糖片; 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 2型糖尿病;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6.07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06-0-02
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可通過磺脲類藥物控制血糖[1];但是,當病程的時間不斷延長,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該類藥物并不適宜長期使用,否則不僅不利于提高療效,而且會導致血糖更加難以控制[2]。本研究通過對筆者所在醫院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對照試驗,探討在阿卡波糖片的前提下,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及其不良反應。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來自2015年5月1日-2018年1月31日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患者。包括男32例、女28例,年齡19~80歲,平均(35.10±5.51)歲。隨機分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1~80歲,平均(35.09±3.51)歲。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23~80歲,平均(35.10±3.50)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做對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停止原本的治療藥物。
對照組采用單純阿卡波糖片進行治療。初始劑量為50 mg,3次/d,進食第1口后服用。每周調整1次劑量,療程3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甘精胰島素進行皮下注射。初始劑量為10 U,1次/d,睡前注射。療程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安排所有患者在治療前1 d和治療后1個月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進行2 000 r/min的離心處理,10 min后分離血清,放置冰庫(-20 ℃),然后檢測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的血糖指標: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
參考ADA糖尿病診斷指南進行療效評估,分為三個等級:顯效為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3.3~5.6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在4.4~6.7 mmol/L;有效為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5.6~6.5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在6.7~11.1 mmol/L;無效為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同時,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進行比較[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變化
對照組治療前空腹血糖為(9.31±2.06)mmol/L、餐后2 h血糖(為12.82±3.55)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8.82±2.63)%;治療后空腹血糖為(8.31±2.06)mmol/L、餐后2 h血糖為(10.82±3.05)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8.02±2.03)%。觀察組治療前空腹血糖為(9.21±2.03)mmol/L、餐后2 h血糖為(12.62±3.05)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8.62±2.33%);治療后空腹血糖為(6.30±2.03)mmol/L、餐后2 h血糖為(8.80±3.02)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6.03±2.03)%。兩組組內對比,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組間對比,治療前兩組各個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低于對照組血糖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療效和不良反應
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10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60.00%;不良反應3例(10.00%)。觀察組顯效18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00%;不良反應1例(3.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一種綜合性代謝異常疾病,患者長期持續處于高血糖狀態容易對患者的腎臟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4]。該病病程極為漫長,需要終身治療?,F如今世界范圍內糖尿病患者數量已達1.8億人,近幾年,我國糖尿病發病率也在持續升高[5-6]。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的第二大糖尿病國家。發病初期可通過磺脲類藥物控制血糖,但是長期使用會對胰島細胞功能造成損害。繼發性失效已經成為糖尿病治療中的難點和重點。據統計,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發病率每年可達5%~15%,5年可累積發病率高達50%[7]。隨著糖尿病患者數量的日趨龐大,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根據目前現代醫學理論,糖尿病患者發生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機制尚不明確,總歸而言,其原因和胰島素B細胞受損、胰島素抵抗、磺脲類藥物抗體與慢性脫敏相關[8-10]。因此必須尋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
本研究采取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片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兩組組內對比,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明顯降低(P<0.05)。兩組組間對比,治療前兩組各個血糖指標無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低于對照組的血糖指標(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由此可見,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阿卡波糖片的療效比單一用藥方案更加見效。究其原因,甘精胰島素是一種胰島素類似物。具有長效作用,其溶解度較低,經過皮下注射,可對酸性溶液進行中和,因此而形成微細沉積物,進而持續釋放甘精胰島素,所以該藥可作為長效機制的胰島素應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中。阿波卡糖片則可抑制小腸壁細胞和寡糖競爭,延緩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促使腸道葡萄糖的吸收緩慢,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11-12]。二者結合不僅可以提高降糖效果,而且可以延長降糖療效,起到進一步控制血糖的作用。
綜上所述,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阿卡波糖片治療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療效比單一用藥方案更加明顯,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可見聯合方案足夠安全可靠,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革.阿卡波糖片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3):1930-1931.
[2]劉瑩,李喆.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阿卡波糖片治療磺脲類繼發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療效[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6):30,32.
[3]張丹丹,孫娜,房輝,等.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格列美脲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8,34(3):251-253.
[4]趙嘯,張媛媛.甘精胰島素聯合門冬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評價[J].藥物評價研究,2018,41(2):305-308.
[5]劉勇華,涂萍,吳和平.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格列美脲片和阿卡波糖片治療磺脲類藥物治療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8,42(1):63-64.
[6]梁輝,蔣輝.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與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混合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與安全性比較[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7,14(10):36-38.
[7]李冬玲,李遠,陳燕銘.甘精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療磺脲類藥物治療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7,32(3):423-427.
[8]楊華,許學忠,祁平,等.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合阿卡波糖片治療繼發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3):219-221.
[9]李曉蕾.甘精胰島素、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片聯合治療繼發性磺脲類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6.
[10] Gu F G,Ning J,Fan H M,et 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mvastatin/DM β CD complex and its pharmacokinetics in rats[J].Acta Pharmaceutica,2018,68(2):16.
[11] Zhou Z M,Reyes‐Vargas E,Escobar H,et al.Type 1 diabetes associated HLA‐DQ2 and DQ8 molecules are relatively resistant to HLA‐DM mediated release of invariant chain‐derived CLIP peptides[J].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2016,46(4):834-845.
[12] Lin C Y,Wu Y H,Wang H S,et al.Risk of new onset typeⅡ DM in MDD patients receiving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treatment: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16,33(5):835-8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09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