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讀出散文類課文的“三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小學教材中,散文類的課文占了一定的比重。散文類課文教學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散文具有靈活性,題材廣泛,所以小學生對散文的理解程度較低。王榮生教授指出:語文學科中的閱讀和其他學科的閱讀有所不同,其他學科的閱讀只要求學生能夠理解,語文閱讀則要求學生去探索文章的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內涵。在進行閱讀時,教師要求學生融入情感,讀出語文味。語文味指的是在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深入挖掘,進而在語句中去感受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一、品詞析句——讀出散文的語言美
  在散文中,作者時常會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文章里。一篇精美的散文,不但語言優美,而且具有作者獨特的個性,會從多個角度讓讀者感受到散文表達的感情。所以,教師在進行散文教學時要抓住關鍵點,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表達方式,再全面感受文章的內涵,讀出散文的“語言美”。
  如,《花的勇氣》這篇課文的第1自然段寫道:“四月的維也納可真乏味!綠色到處泛濫,見不到花兒,下次再來非躲開四月不可!”教學中一位教師抓住句中的“泛濫”一詞,帶領學生去感受詞語的魅力。
 ?。?) “泛濫”一詞是什么意思,有誰知道嗎?(“泛濫”一詞的標準意思為: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處流淌;比喻壞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文章用“泛濫”一詞來描述景象,合適嗎?
  (3)使用“泛濫”一詞的優點在哪里?
 ?。?)向學生展示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并發問:你們懂這個詞包含的含義了嗎?
 ?。ㄔ诮處煹囊龑?,學生體會到了“泛濫”一詞的精妙之處,情感與色彩的融合,表達了作者對維也納的喜愛,也暗示了作者會再訪維也納。)
  從以上教學片段可以看出,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文章中特殊的表達方式,根據課文特點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逐漸走入課文,由點及面,通過對課文中的關鍵語句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情境交融——讀出散文的意境美
  語文味表現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散文類文章的意境是散文賞析的一個重點,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進課文意境。意境是一種藝術境界,是作者把思想情感寄托于現實存在的景物當中所創設出來的。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選用特殊語句展開講解分析,教給學生分析優美句子的方法,讓學生去品味文章的感情,發揮想象力,構想出作者創設出來的意境,讀出散文的意境美。
  如,《竊讀記》這篇課文的第3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我的眼睛”。課文中描述“我的眼睛”,盡管從表面上看沒有特別的含義,可是作者寄寓了感情,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梢?,其用法之精妙。一般人都是用手找書,而作者卻用的是眼睛。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問“我的眼睛”有什么妙處,是否用“我的眼睛”一詞更能表達作者的感情。一位教師通過如下方式帶領學生去品味“我的眼睛”,探尋它的精妙之處。
 ?。?)讓學生細細閱讀品味這段話,說出自己特別的感受。
 ?。?)假如是你,你會用眼睛找書嗎?(讓學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狀態)
 ?。?)我們找書都會用手,但是作者卻用了“我的眼睛”,這樣的方法有什么特別的嗎?同學們試著用眼睛找一找書吧。
  (4)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去探尋作者使用“我的眼睛”的目的。
  以上教學方式是教師讓學生感同身受,自己去體會作者的方法,從而理解課文中作者要表達的含義。在通讀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構想出這樣一個場景:在書店里,一個小女孩在角落里悄悄地看著書架上一排排的書,不時轉過頭看看老板和滿屋子的人,不敢發出聲響。如果學生頭腦里有了這樣的場景,那么他們就已經把思想融入到了課文里,好像竊讀的小女孩就在他們面前。如果學生有了真實的閱讀體驗,就會對文章內容有更進一步的理解,進而感受語文味,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三、尋根探底——讀出散文的內涵美
  作者在寫散文時,會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文章中的對象上,使得文章中的對象有個性。文章中表現人物特征的語言是關鍵句子。讀者要理解文章的關鍵句,才可以走進文本,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跟作者進行深刻的交流。當學生能夠理解語文的樂趣,語文課堂才會變得更加活躍。
  在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去感受文章的意境,找到文章中特殊的表達方法,設計了一個模塊訓練:回味人生,體會作者融入文中的情感。以下是具體教學過程:
 ?。?)提出疑問。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疑問?
 ?。?)做出假設。依據課文內容,你覺得作者有怎樣的性格特征?
 ?。?)驗證結果。找出相關信息,驗證結果。
 ?。趾R簦辛趾?,人們喜歡叫她英子。她于1918年3月在日本大阪出生,1921年隨父母返回臺灣,當她5歲時就跟隨家人來到了北京,在北京生活了25年后,她回到了臺灣。在臺灣生活的這段時間里,她發表了很多優秀的文章,并提拔過許多文學青年,因此臺灣文學領域對她贊譽有加,在這一領域里她完全算得上是“祖母級人物”,其朋友因此會稱呼她為“南海觀音”。林海音是在北京長大的,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洋溢著濃濃的老北京味兒。雖然北京并非林海音的故鄉,但她對北京有著真摯和深厚的感情,因此她將在北京生活的點點滴滴著成了《城南舊事》,得到了讀者的廣泛喜愛。她在42歲時,特地給《城南舊事》寫了序言,也就是以上案例中教學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一文。)
 ?。?)總結激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總結出的道理。只有一遍遍地誦讀課文,才能對課文產生逐漸深入的理解。
  教師應采取適當的方式來教學散文類課文,除了要讓學生理解課文,還要對其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教學散文,需要先淺后深,通過重復的朗讀去發掘文中的特殊用法,并體會作者寄托的情感。這對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和感悟語言的能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ㄗ髡邌挝唬航K海門市瑞祥小學)
  責任編輯 宋園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8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