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歌聲更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歌唱是兒童與生俱來的天性。在小學低段,有效地進行歌唱教學,對發展兒童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記憶力、表現力以及陶冶兒童情操,培養兒童的性情、健全兒童人格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加強對小學低年段學生的歌唱教學,以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為原則,使其可以熟練掌握歌唱的正確發聲方式,并通過演唱歌曲培養樂感。在歌唱教學中,還要注重對兒童嗓音的保護,對常見的不良的歌唱習慣予以糾正,為兒童音樂素養的養成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歌聲;兒童;歌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培養音樂學習的興趣愛好
  孩子們自六歲進入小學一年級,他們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活潑愛動的性格特點,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容易產生興趣,但又不能保持長久。因此,要讓他們上好音樂課,首先就得讓他們對唱歌產生興趣。通過形象化的音樂語言,優美動聽的旋律和歌聲,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才能進行歌唱教學。
  對剛入學的兒童來說,唱歌課學習的起始階段是十分關鍵的。孩子還沒有集體生活和長時間學習的習慣,在上唱歌課時就要通過音樂欣賞、韻律活動、情境教學來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把他們組織在課堂音樂活動中。比如一年級第一冊《小兔子乖乖》,運用“角色表演”的方法既激起了兒童學習興趣,又加強了兒童對音樂的理解和記憶。角色表演可以讓一個個音樂形象鮮活起來,活化歌曲內容,使孩子在一種仿真的情境下歌唱。既增強了教學效果,又培養了孩子的興趣。在整個兒童音樂教學中,從一年級、二年級,到三年級,教學形式始終要保持生動多彩的特點,有唱、有跳、有表演、有欣賞,有條件的班級還可以開小小的音樂會,讓孩子有平臺展示自己,讓他們沉浸在音樂的氣氛之中,得到音樂的熏陶,將單一的歌唱學習變得更為豐富,這樣對歌唱教學才能起到促進作用。
  二、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
  歌唱教學中的“發聲”“呼吸”和“共鳴”,這些問題都很抽象,我們不需要對學生進行發聲原理的講解,但是我們可以把這些抽象的概念演化成生動形象的內容,讓學生在感受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和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
  在實際教學中,我用孩子們熟悉的樂器——提琴的發聲現象講解人的發聲的原理,讓孩子們觀察提琴發聲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發音體琴弦的振動;(2)共鳴箱琴箱的共鳴;(3)琴弓在弦上的運動——動力。在這個基礎上,再使他們懂得人的聲帶如同提琴的琴弦,由呼吸形成的氣息對聲帶的沖擊造成聲帶的振動而發聲,這是歌唱的動力,光靠聲帶發出的聲音是微弱的,只能通過身體各個共鳴腔的共鳴,才能使我們的聲音擴大、美化,如同提琴產生共鳴一樣。當然,更重要的還要從意識方面加以培養,然后通過各種方法練習,才能收到聲音共鳴的效果。這樣孩子們在歌唱時就能注意發聲不擠不壓,而且還能注意到唱歌時“不要蹋胸”“不要趴在椅子上”“不趴在課桌上”,逐步養成良好的歌唱姿勢。
  三、通過演唱歌曲培養樂感
  培養孩子歌唱時的樂感在歌唱教學中尤其重要,要想培養孩子們的樂感,必須對孩子的實際水平有所了解,當然,大多數孩子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再加上其年齡較小,因此對樂感的了解很少。所以,在培養樂感時,教師不能以專業用語對孩子們進行教學,而是要先讓孩子們對教學歌曲中包含的感情與形象有所了解。該過程教師要加以引導,然后選擇歌曲中情感強烈的部分進行重點演唱,以加強孩子們的感受,最后再帶著感情演唱整首歌曲。
  以布拉姆斯的《搖籃曲》為例,該歌曲具有溫存、真摯、安寧、柔和的音樂形象,且音域適中,起伏不大,很適合對小孩子們進行教學的歌曲。教師可以進行范唱或讓孩子們聽錄音,感受歌曲的音樂形象,并讓其在聽的過程中想象母親以輕柔的語氣安撫嬰兒睡覺的形象。對孩子們提出問題,讓孩子們在演唱時思考音樂中為什么會出現漸強與漸弱,教師可以適當地加以引導,讓孩子們以討論等形式了解到漸強是將曲調推向高潮,并有著對幸福充滿向往的情感;而減弱是感情達到高潮后的必然趨勢。孩子們了解后就會更加投入情感,并在演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培養出樂感,使孩子們可以有感情地進行歌唱,使音樂形象更加完美地表現出來。
  四、注重兒童嗓音的保護
  我在實際教學中還碰到了孩子嗓音的問題,我們可以每堂課講解一點兒童嗓音保護的知識,這也是極其重要的。由于兒童的發聲器官較嬌嫩,要保護好兒童的嗓音,必須注意兒童歌唱時的衛生。
 ?。ㄒ唬┣杏洿蠛按蠼?
  大聲喊叫會造成嗓音損傷,在生活、學習中教育孩子切記大聲喊叫,這不僅是音樂老師,也是各科老師及家長共同的責任。
 ?。ǘ└璩獣r間不宜過長
  一般來講,我們在課堂上要避免機械性地重復歌唱。將歌唱時間最好把握在20分鐘以內,避免時間過長,聲帶疲憊。
  (三)所唱歌曲音域適中
  老師要清楚了解孩子們最舒服的歌唱音域范圍,在實際歌唱時,根據學生的情況做細微調整,避免過低的壓嗓子或過高的喊唱。
  (四)歌唱場地要清潔衛生
  在歌唱時,往往是用嘴和鼻子同時呼吸來歌唱的,因此在有灰塵的室內和室外是不適宜歌唱的,這是最起碼的衛生常識。
 ?。ㄎ澹┯杏媱澋劐憻捝眢w,安排好作息時間
  兒童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鍛煉身體更顯得重要,有了良好的體魄,才能有動聽的歌喉。因此,要引導兒童有計劃地鍛煉身體,保證充足的睡眠,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歌唱教學中常見的兩種錯誤及其解決方法
 ?。ㄒ唬┮越泻暗男问礁璩?
  叫喊是孩子們在進行歌唱時最常出現的一種錯誤,有些孩子甚至整首歌曲都用叫喊的形式完成。這會導致孩子的聲帶出現疲勞,嚴重時會出現水腫、充血,部分孩子的聲帶甚至會受到損傷,導致孩子的嗓音受到影響,出現沙啞。
  解決方法:
  (1)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重點教授孩子們發聲方法,使孩子們懂得通過氣息的支持可以使歌曲唱得更好聽,為孩子們示范強音、弱音與叫喊聲音,讓孩子們進行辨別,進而了解到正確的叫喊是錯誤的發聲方法。
 ?。?)培養孩子們的音樂修養,以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們認識到帶著感情歌唱比聲音大更為正確。
 ?。?)在進行歌曲練習時,可小聲歌唱,減少孩子們聲帶的疲勞程度。
 ?。?)對于已經習慣以叫喊來歌唱的孩子,要教導其使用閉口母音進行歌唱練習,并多為其選擇一些舒緩且輕松的歌曲。
 ?。ǘ┞曇舨幻髁痢獝炋?
  聲音虛悶和明亮是相對而言的,這里要說明的是,孩子聲音悶虛,即不明亮,并不是配合歌曲的風格,而是演唱變虛,是因為孩子們沒有掌握正確的發聲方式而導致的。
  解決方法:
  (1)多做跳音的發聲練習。
  (2)對因發聲部位太靠后而造成的音色悶暗,多做一些開口音練習,使口腔打開。
  總之,歌唱教學較為復雜,但又有規律可循,只要大家在實際的教學中開動腦筋,結合孩子們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