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效果對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對痔瘡患者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和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擇取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治療的102例痔瘡患者作為研究主體,按照采取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傳統組和研究組,各組為51例。傳統組行傳統痔瘡切除術,研究組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及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48例(94.42%),傳統組為41例(80.39%),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傳統組;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4例(7.84%),傳統組為12例(23.53%),研究組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傳統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痔瘡患者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治療,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關鍵詞]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傳統痔瘡切除術;痔瘡患者
[中圖分類號]R657.18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032—02
痔瘡的發生率在肛腸疾病中占據高發地位,患者在患病期間將會表現出肛門墜漲、便血、排便困難等臨床癥狀,通常情況下,臨床采取傳統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但是術后復發幾率相對較高,患者所存在的疼痛感也十分強烈,因此,并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近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和發展,通過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治療,能夠獲取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治療的102例痔瘡患者作為研究主體,按照采取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傳統組和研究組,各組為51例。其中,傳統組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齡在24到62歲之間,平均年齡(44.25±5.89)歲;病程在6個月到10年之間,平均病程(5.8±1.2)年;研究組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齡在24到68歲之間,平均年齡(44.75±6.14)歲;病程在6個月到12年之間,平均病程(6.3±1.7)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及性別等資料,經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方法
傳統組行傳統痔瘡切除術。局麻,擴肛,暴露痔核,準確定位病灶部位,并且根據病灶情況,明確切除面積。利用組織鉗,將患者病變部位向外拉開,使得痔底部充分暴露,同時,使得內痔根部以及頂部呈現出貫穿狀態,夾住動脈。隨后,利用“V”型開口,使得外痔外露,利用銳性和鈍性結合的方式,分散肛門括約肌肉直到外部痔核,等到痔核分離,使其呈現齒狀線。最后,使用血管鉗,將內痔尾夾斷,切除外痔和內痔后,完成手術。
研究組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治療。腰麻,使用無損傷鉗將肛門周圍皮膚以及母痔夾住,將痔瘡后部皮膚以及直腸拉開,擴肛,于肛門內放置肛鏡,縫合后,取出縫扎器,同時,舒張吻合器,等到吻合器首部準確達到環扎后,打結,將吻合器拉出,側扎。在此期間加強止血處理。
1.3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及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實驗數據均行統計學軟件(SPSS 19.0)計算,計數資料采用(n,%)進行統計描述,采用x2檢驗進行統計推斷,計算結果顯示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
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48例(94.42%),傳統組為41例(80.39%),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傳統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對比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
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4例(7.84%),傳統組為12例(23.53%),研究組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傳統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痔瘡作為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病癥,主要是由于患者直腸末端黏膜下及皮膚下的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后產生的靜脈團所致,患者在患病期間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療,將會發展為重度痔瘡,病情嚴重的患者,將會出現肛門感染及敗血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關研究結果顯示:痔瘡的發生受到患者年齡的影響,伴隨年齡的逐漸增加,將會導致痔瘡的發生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傳統的痔瘡切除術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術后患者可能出現長期的疼痛反應,容易增加感染并發癥的發生,并不利于術后切口的愈合。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主要是通過利用吻合器進行環狀脫垂痣的治療,手術過程中,采取環形切除的方式,將患者痔瘡上方直腸黏膜切除,并且于患者肛管放置脫肛肛墊,并且隔斷處理斷支動脈。通過上述的手術操作,能夠有效恢復患者原有的肛管結構,同時,使得斷指動脈呈現緩慢萎縮的狀態,進而達到十分理想的治療效果。經過本次的大量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48例(94.42%)顯著高于傳統組為41例(80.39%),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4例(7.84%)顯著低于傳統組為12例(23.53%),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與傳統痔瘡切除術相比,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治療,能夠切除患者局部黏膜組織,更加利于患者的術后愈合,同時,還能夠有效阻斷痔瘡血液,達到緩慢萎縮痔瘡的治療效果,利于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綜上,臨床上通過對痔瘡患者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治療,能夠減少術后水腫、出血及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生,治療效果十分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輝,方泰明.比較分析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與傳統切除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效果[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03):320—322
[2]吳云子.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痔瘡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22):62—64
[3]張洪濤.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痔瘡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3):96—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