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課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助力的策略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以借助微課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助力的策略思考為重點闡述,結合當下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主要依據,從借助微課有效啟發,激活學生思維能力;借助微課細講概念,加深對知識本質的認識這兩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作效率,旨意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微課 高效教學 初中數學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68-01
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滿足新課程標準的需求,主要是以視頻教學為主體,將課堂內外有效結合,根據數學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設計多樣的教學環節,并且將教學過程記錄下來的一種教學方式。而且,微課具有短小精悍、內容充實等特點,將微課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等,通過微課助力數學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那么,在新時期發展階段怎樣運用微課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是需要研究和思考的內容。
1.借助微課有效啟發,激活學生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就善于將數學重難點知識細化為不同容易實現的教學知識點,再運用微課教學進行講解,以此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意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平行四邊形》時,教師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平心四邊形判定的定理和基本概念等,能夠熟練到將基礎知識巧妙的應用到實際解題過程中,能夠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熟練的將對角線以及邊的判定運用到實際問題中[1]。因此,教師可以將需要解決的典型平行四邊形知識使用微課進行講解。四邊形EFMN是平行四邊形,其對角線EM和FN相連交于點D,那么點H、G在線段EM上并且EH=MG。證明:四邊形FHNG是平行四邊形。
在具體解決證明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空間圖形為基礎進行,使用微課提供圖形,引導學生能夠找到圖形中對角線相互平分或者兩組對邊相等的判定定理條件,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具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微課引導學生學習,學習的思維會受到很大的激發,便能夠根據已知條件進行自主研究和學習,學生想要證明FHNG是平行四邊形就要以兩個判定定理為基礎入手,有了基礎解題思路后再進行研究和學習,最終解決問題寫出具體步驟和過程。那么在教學中有效證明,微課的運用能夠將數學知識簡單化,使得學生能夠從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細小知識點,在教師的積極引領下,有目的的學習和思考問題,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2.借助微課細講概念,加深對知識本質的認識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時,要有效利用微課的基本特點,在教學中突顯微課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進行,以視頻、動畫等形式進行學習,使得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感知為直觀化的內容,使得學生意識到實際概念和臨近概念的不同點,從而加深對數學概念知識本質的認識和掌握。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多邊形及其內角和》時,教師要善于運用微課引領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學習,比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質、概念和內角和,進而引導學生對多邊形的內角和進行猜測,進而引導學生能夠運用已學知識對猜測進行驗證。在實際驗證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微課播放一些多邊形作為參考,開發學生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將多邊形和三角形內角和知識結合起來學習,也就是教師要通過微課播放多邊形切割過程以及三角形拼接多邊形的過程[2]。
進而教師運用直觀化的微課向學生提供五邊形內角和解決方法,引導學生運用示范的方法求出六邊形和七邊形的內角和,進而研究不同多邊形,從中發現規律,并能夠自主學習和研究總結出多邊形內角和的公式,最后訓練學生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在具體解題中應用多邊形內角和公式進行,使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加全面和系統。也就是說,將微課運用到實際數學教學中,能夠通過微課的特點將數學抽象知識直觀化、形象化,使得數學知識更加全面和具體,更能夠被學生吸收和接受,而且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自主研究數學知識,激發學生思維意識的變化,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微課教學,能夠使得數學知識直觀化,將會抽象的知識簡單化,運用微課的特點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大的興趣。而且,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微課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得學生敢于大膽猜測知識,并能夠自主學習和驗證知識,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學生通過微課法的引入,能夠對數學知識產生一定學習欲望,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學習,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本質內容,進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不斷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丘帝振.用微課打造高效數學課堂[J].廣西教育,2017(8):66-67.
[2]陳青.“微課”在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運用——小學數學微課教學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