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楚雄州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云南省楚雄州林業能實現快速可持續發展,種苗產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面對新形勢下林業發展的新要求,需要就目前楚雄州林業種苗產業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以此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林木種苗;可持續發展;楚雄州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5-61-2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林木種苗產業的發展有了新要求和新標準。這就需要圍繞著綠色生態進行相關發展規劃,實現綠色食品、綠色能源以及綠色健康生活,并堅持做好人才鏈、資金鏈、產業鏈、創新鏈以及政策鏈五方面的“五鏈統籌”,構建林木種苗產業發展新格局,通過綠色理念推動高質量的發展。
  1 楚雄州林木種苗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云南省楚雄州憑借自身的交通區位、自然條件和資源等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林木種苗產業。經統計,全州共建立各類林木種苗生產基地285處,0.57萬hm2,年產苗木1.5億株、產種子31萬t、穗條1 231萬條,產值3.17億元。隨著市場經濟和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林業生態的加快發展,楚雄州林木種苗產業不斷發展,個體苗圃迅速增加,育苗面積也在不斷擴大,苗木產質量有所提升,品種日趨多樣化,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2 楚雄州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基礎設施差
  因沒有統一規劃,楚雄各縣市的苗圃分布過于分散,尤其是近城區苗圃因為城市擴展建設需要時常搬遷成為臨時苗圃,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差,抵御自然風險能力差,且采種條件落后,種子利用率低。
  2.2 結構性矛盾突出
  城鎮綠化苗木市場需求過剩,中小苗多,總量供過于求,大苗少;苗木結構品種與生產需求不相符,苗木生產區域結構不合理,種苗供需結構性矛盾尤為突出。工程造林苗木供應因為國營苗圃及部分股份制苗圃生產技術力量薄弱、訂單苗木不明確等原因,未能及時開展苗木生產和按要求提供工程造林使用,致使部分苗木仍然需要從外調入[1]。
  2.3 信息化建設緩慢
  楚雄州至今尚未建立產業協會平臺,缺乏“政府引導、專業運作、服務會員、降低風險”的管理模式,仍然各自為政。由于沒有協會專業運作和管理,造林綠化苗木的供求信息和技術交流渠道不暢,存在市場無序、盲目經營狀況。
  2.4 市場競爭力弱
  部分苗圃缺乏市場調劑能力,沒有市場風險意識,存在盲目育苗的情況。加之技術應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導致部分苗木滯銷。楚雄州土地資源少、地租貴,降雨不夠豐沛,冬春季干旱明顯,苗木生長速度慢、成本高。林木良種基地數量少,結構不合理。此外,存在品牌意識不強、生產和經營的樹種種類單一的狀況,導致林木種苗產業競爭力薄弱,難以有效滿足市場需求。
  3 楚雄州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對策
  3.1 完善基礎設施,發展規?;N苗基地
  各苗圃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要配套,同時應用噴灌、滴灌等先進節水技術于種苗生產。建議各縣市人民政府擬在城市近郊區劃定面積200.00~333.33 hm2的種苗生產基地,為轄區內林木種苗生產經營戶提供長期且相對固定的種苗生產經營區,形成規?;a業鏈,集中管理,輻射帶動周邊,提升林木種苗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營造生態苗木覆蓋全州、產業苗木重點突出、珍稀苗木各顯特色、空間布局合理、品種門類齊全的林木種苗產業發展新格局。
  3.2 調整育苗結構,培育適合的樹種
  遵循適地適樹的基本原則,按照科學方法選擇不同的海拔高度、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大力培育鄉土樹種,增大抗旱、速生、經濟價值較高樹種的育苗面積,如旱冬瓜、清香木、核桃、油橄欖、膏桐、冬桃、紅梨、華山松以及三尖杉等品種[2]。完善種苗引種、馴化程序,結合實際引進耐干旱、耐寒冷、耐瘠薄以及抗病蟲害種苗,經過苗圃苗期培育,上山造林后逐步成活成材、開花、結果,繁衍后代,最終取代退化樹種。
  3.3 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通過市場化運作,積極引導建立林木種苗專業協會,并開展自我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依托電腦、手機開展縣級林木種苗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并與國家、省、州種苗網對接,實現種苗生產供求信息共享。通過種苗信息平臺建設,加強種苗生產、供應預測、預報工作,搞好余缺調劑,保證種苗供應,使育苗戶能迅速、便捷地獲取市場信息;建立種苗交易平臺,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加大種苗生產、供應信息服務,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3.4 加強職業技術培訓,提升育苗技術水平
  需要強化苗圃領導班子、技術團隊、生產經營場所管理,嚴格要求生產質量,保證自身高信譽,以質量爭取更大的市場。同時,優化苗木生產環節,改進調整生產結構,培育高質量的名、特、優、稀、新型育苗,以科學技術為主導,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要不斷學習引進新技術,加強有關育苗、組織培養、全光噴霧扦插以及大棚育苗等技術的使用。此外,需要廣泛應用GGR生根粉,實現規?;妥詣踊a,并積極推廣新技術。
  3.5 促進多方參與
  促進多方參與,實現產業化發展。要鼓勵社會各界跨行業、地區、所有制的投資者投資發展種苗,并引導相關農戶、科技人員、企業主以及城鎮居民等單獨或合伙進行林木種苗建設與開發。此外,需要明確參與非公有制林木種苗建設的法律地位,為各種林業經營主體創建公平的競爭環境。為此,需要統一稅費、資金利用與投資等政策。
  參考文獻
  [1]楊小民,李箐.關于發展林木種苗生產的思考[J].林業科技管理,2012(2):44-47.
  [2]張開研.小議如何加快林木種苗發展建設[J].河南省林業科技,2013(5):1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3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