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同齡人思維的碰撞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同時學生的合作探究又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教師在教學中可廣泛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并適時參與學生的討論,點燃課堂學習的氛圍。本文主要圍繞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幾個步驟展開討論,旨在為一線教師在數學課堂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00-02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采用合作小組的形式就某問題展開探究,在學生發表自己意見、傾聽他人看法的過程中完成學習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時除了要深刻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合理分組,促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F筆者結合自身應用小學合作學習的經驗,就如何更好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合理分組,保證各小組間水平相當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優勢及不足進行分組,保證學生在小組內部達到一個互補的狀態,而同時又能保證各個小組間的水平旗鼓相當,防止課上學生的合作學習不同步,部分學生早早完成問題的探究而無事可做。
  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教師首先可以提出幾個有關圓的周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對于圓的周長的了解程度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組,每組4-6人。其次,教師利用PPT出示學生本節課要合作學習的問題:兩個小朋友在操場跑步,一人沿著操場上畫的正方形跑步,另一人圍繞著圓形跑步。其中,正方形的四個頂點在圓內都有觸及,問跑完一圈后他們兩個誰跑得長度更多?學生根據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若小組合作學習時遲遲無法解決,教師可給予適當的提示,使學生的探究能順利進行。只有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了解到圓的周長的推導方式,才能避免在學習過程中死記硬背公式,將“死”知識變為“活”知識。
  二、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中最關鍵、也是最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環節就是學生的探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根據教師指定的問題或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發表自己對于該問題的看法以及該問題的解決方法,并在此過程中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看法。在遇到與他人出現不同的意見,學生要學會用證據說話,也就是用自己在探究過程中涉及的論據進行整理并表達,這進一步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時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時,課本中給出了幾個有關圓的面積的推導公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探究課本中給出的推導方式是否正確,另外,請學生探究是否存在其他推導方式。學生在親自動手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問題,此時,可以請教同組的成員,一起探索如何快速完成課本中給出的推導過程,并且探究出其他的不同方法。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發散,看待這個問題時也比較天馬行空,當學生在動手的時候就會知道空有理論沒有實踐對于一句話來說是沒有可信度的,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謹言慎行,并嘗試動手證實自己的猜想,達到了在無形之中強化學生思維能力,鍛煉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小組展示匯報
  小組內部成員的各項工作可由組長設定或小組成員自由選擇,發表小組整體看法的學生一般是比較外向、愛表達的學生,教師在學生的合作學習即將結束時可深入小組內詢問這次匯報學習成果的學生是誰,并嘗試為在課堂中表現較為靦腆的學生提供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其他小組進行匯報時,學生要進行記錄,發現其他小組的閃光點以及兩個小組之間解決問題方法的不同之處,促進學生學會從他人解決問題的方法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圓的面積”一課中學生的合作探究環節結束后,各個小組的學生進行匯報,匯報內容大多是關于課本中不同推導方式的實踐,對于新方法的探索較少,只有一個小組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學生甲:“我們小組學習后發現可以將圓放在正方形中,這樣圓的半徑和正方形的邊長是相等的,而四邊剩余的面積我們沒看出要怎么求,所以討論還沒有結果?!睂τ谶@個問題,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才會遇到,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新想法,并為學生進行適當的講解,稍作解釋即可,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數學思維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除此之外,學生在匯報小組成果時不僅對于口語表達能力有所鍛煉,同時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促進作用,其余學生均認真做筆記,學習其他小組的“精華”。
  四、師生共同小結
  在以往的小組合作學習,一般由教師進行總結,發表對于各組表現的看法,筆者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師生共同總結在實際應用中更能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成就感。學生和教師一起承擔老師的角色,總結各個小組的表現能讓學生直觀地發現各個小組所存在的不足及優勢,并能在下次小組合作學習時避免這次在小學內出現的不足,同時學習其他小組的優勢。這樣在潛移默化的互相影響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數學素養才能得到穩步提升。
  首先,教師可指名幾個學生對于之前各個小組的成果展示有什么想法,以及各小組的優勢、不足的分析,了解學生對于此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整體看法。其次,教師可引導學生共同總結各組在此次合作后的學習成果,針對各個小組的特點進行適當的表揚,注意不要涉及學生個人,以學生的整個小組為一個團體,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就此次對自己在小組中的表現以及本小組在整個課堂中的表現作記錄,明確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組還應該朝哪些方面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為自己的小組貢獻出力量。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必須把控好課堂紀律,在倡導學生在我表達、拓展學生思維的同時減少學生的無效討論,引導學生的合作探究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明確知識的產生過程,從而進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艷輝.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29-130.
  [2]邵秋潔.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88.
  [3]彭敏.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技巧[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51-152.
  作者簡介:李慶方(1970.8-),男,貴州遵義人,任教于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同心小學,中小學高級職稱,主要從事小學數學科教學工作,提倡小組合作學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5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