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隱形課程開發與學生核心價值觀提升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學校是對學生傳授知識、普及教育、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及核心價值觀提升的平臺,并且在學校這個教育平臺中各種價值觀相互交錯,互相融合,因此,為學生培養有益于其健康成長的價值觀屬性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是將校園隱形課程的開發與學生核心價值觀作為研究核心,提出相對應的提升建議和策略。
一、校園隱形課程中物質文化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校園的隱性物質文化具體可以指校園的環境建設、建筑、綠化、景觀等外在的對象。這種基礎設施的建設表面上看與學生的成績提升和價值觀形成未產生直接聯系,但挖掘其內在的聯系不難發現,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化和完善化能夠對學生和教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營造校園美觀的基礎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極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并以這種環境為基礎產生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整潔的校園環境能夠促進學生形成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的生活習慣,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核心價值觀。
二、校園隱形課程中隱形精神文化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校園隱形課程中隱形精神文化一般包含學校風氣、校園文化和校園人際交往關系等方面。第一,校風的形成是長期的教育和多屆學生的行為習慣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校園風氣伴隨著校園中每一個學生和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還會伴隨學生成長。校風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是一個學校的精神所在,更是校園隱形課程中的核心。第二,校園文化的形成是由學校所主導的,是各班級的任教教師所共同努力的目標之一,校園文化雖然并不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會潛移默化地促使校園學習氛圍的形成,促進學校整體的良性運轉并逐步影響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第三,校園人際關系對核心價值觀的影響。這種人際關系一般指的是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校園人際關系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積極性,能夠促使學生學習的進步和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通過良好的社交環境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核心價值觀。
三、校園課程中隱形制度文化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隱性制度文化對學生核心價值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制度文化指的是成文或不成文的規章制度,規章制度的建立能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和自身的行為規范,規章制度及行為規范是校園實施管理的集中表現,全校師生都會以制度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建立需要依靠制度文化進行自我行為的規范。這種制度和行為準則體現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并最終融合在一起,這種隱性的制度文化無形中對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影響。規章制度對學生的行為舉止和思想道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雖然這種制度的建立對學生來講是硬性化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很大的壓力,學校應適當給予引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校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內心感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盡量做到人性化的制度管理并運用人文情懷感化學生,讓學生從心里對制度的建立持肯定、支持的態度,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同,這種制度的建立才會更加有意義,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才會受到積極影響。
四、校園隱形課程中網絡文化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文化依托互聯網的載體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中,成為校園的隱性課程,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影響,現如今,網絡信息鋪天蓋地,學生從網絡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互聯網轉變了學生的思維模式,規范了自身的行為要求,對學生個性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ヂ摼W越來越成為學生離不開的學習載體,學校在開設計算機課程的時候,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巨大優勢,對網絡環境嚴格管理,讓學生真正學會如何正確使用網絡,在網絡中,哪些是對學生有益的部分,哪些是不能觸碰的模塊,學校要引起對校園隱性課程中的網絡文化的重視程度,通過網絡能學到知識,對提升自身的素養、行為規范,核心價值觀產生巨大的影響,網絡也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慰藉,凈化心靈,遠離雜陳。為今后的成長道路指明方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校園隱形課程開發與學生核心價值觀提升的策略
?。ㄒ唬┳⒅貛煴硇袨?,打造學習楷模
校園隱性課程的開發對學生的價值觀形成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學生在學校期間是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隱性課程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影響不可小覷。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心理起到了導向作用,雖然隱形課程較現實存在的課程略有差別,學生依然可以從非實物的課程中汲取知識的養分,樹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如學校成立讀書角,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學校建立的圖書室要進行分類整理,如科技類、歷史類、小說等詳細分類,針對學生的喜好收集具有針對性強的書籍,學校還可以組織以班級為單位提供書籍,不僅讓學生學會如何分享,還要具有奉獻精神,間接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它決定了學生的價值導向,引導了學生對自我了解、自我定向的程度。
例如葉圣陶先生就曾經提出,教育工作者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并且為人師表也是第一隱形課程,不但不會出現在課程安排上,也沒有統一的教材用于參考學習,但隱形于教師的全部行為之內,包括但不限于衣著服飾、儀容儀表、行為舉止、文化素質、工作能力、教學習慣、師德修養等多方面。
?。ǘ┖霌P學校傳統,繼承優秀品質
校園文化屬于社會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社會上的各種復雜文化不斷對校園文化進行侵襲和干擾,對學生的文化學習和傳承產生巨大的影響和困擾。這種情況下必須挖掘學校的文化傳統,通過各種校園活動強化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心靈影響,幫助其繼承學校的優秀品質。歷經長期的文化熏陶和傳統繼承,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優秀的精神素質,促進其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這也是校園隱性課程開發的重要任務。
(三)樹立優良校風,規范行為準則
學校文明建設的成效集中體現在校風方面,包括學校管理者的工作作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以及考試的考風等多方面,學生每天處于學校的大環境之中,其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都在受到校風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同化,因此建設良好的校風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準則和做事方式,幫助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約束自身行為,起到巨大的隱形教育作用。如,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好的言談舉止會得到學生的效仿和學習,要充分重視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價值觀建立的作用。
?。ㄋ模┙⒑椭C的師生關系,創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教育成功的基礎是和諧的人際關系,如果在學校里,教師熱愛學生,做到思想上關心,生活上體貼,學習上幫助,感情上溝通,那么教師授之以文、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就有了基礎,學生就能由“親其師”進化為“信其道”,教育教學就一定能取得明顯的成績。反之,如果師生缺乏共同語言,感情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對立情緒,那就很難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除了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用言語、行動表現出對學生的關愛和呵護外,還可以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的軍訓、野外拓展活動、趣味體育比賽來培養。在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更能激發出教師的號召力和學生的勇氣、斗志。通常,經過此類活動的鍛煉,師生關系比平時表現出更好、更親密的一面。
?。ㄎ澹﹥艋逃h境,建立綜合育人網絡
教育活動不局限于學校進行,因而隱性課也不一定限制于校內,應把范圍延伸到家庭、社區,建立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教育為陣地、社區教育為延伸的綜合隱性課網絡。學校要與家長建立信息溝通的渠道,如建立家委會、定期召開家長會、設立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參與和協助學校的工作等,使家長在思想上真正與學校取得共識,增強育人的責任感,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工作。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校園隱形課程開發與學生核心價值觀提升策略研究”(課題編號:GS[2018]GHB2294)成果。
?。ㄘ熑尉庉?袁 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