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案例剖析:探索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生命成長的“密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童年只有一次,成長不能重來。”很多人成年后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往往是在嬰少兒時期形成的。處于學習階段的孩子,他們所展現的是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必須是源于其內在的求知欲望,才能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力。滿足孩子內在的需求才是生命成長所應遵循的規律,也是其成長的“共性”,這就是開啟兒童生命成長的“一級密碼”。
  掌握了“一級密碼”,還要繼續探索“二級密碼”,也就是作為生命個體的“個性”密碼。我把自己所接觸的幾個真實案例和大家分享探討。
  一、 密碼解鎖一:閱讀
  班里有位閆同學,愛好閱讀近乎癡迷。作為探索的第一個個體,我為她的英語學習重新構建了框架。
  1. 繪本閱讀激興趣
  為了激發她的求知欲,我投其所好,為她設計了分級閱讀的目標,分享了幾本繪本給她。由于對閱讀的熱愛,繪本故事中出現的單詞并沒有成為她閱讀的障礙,反而激發了她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 故事朗讀揚自信
  英語學習是語言的學習,要學會與人交流、表達自我,僅僅停留在閱讀層面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我為她制定的目標是:每周一的英語課,給她兩分鐘為大家朗讀一則英語故事。為了能在每周一有出色的表現,她利用課余時間不斷向我請教故事中的單詞,糾正語音,周一的英語課堂從此有了一方她的舞臺。語言的習得就是為了輸出。老師的“放手”,成就了屬于她的精彩—我尋找到了屬于她的“個性”密碼。
  二、 密碼解鎖二:表演
  孫同學是名副其實的“猴王”。他是轉學生,底子薄弱。然而一次課堂表演,讓我找到了屬于他的“個性”密碼。
  1. 課堂表演展才華
  教學譯林版三下Unit2時,學生對Story time中出現的“shout”“eat”“run”……十分感興趣,通過“you say, I do”“you do, I say”等操練,學生基本熟練掌握了單詞,然而這并沒有激起孫同學的興趣。教學Cartoon time時,動畫人物夸張的動作表情,激起了孩子們的表演欲。沒想到在表演環節,孫同學的表演博得了滿堂彩。他選擇了表演最多,但臺詞最少的“Bobby’s cousin”,雖然臺詞只有簡單兩句,但是吃蛋糕、喝牛奶、搶書、撕咬書本這一系列動作,他表演得惟妙惟肖,尤其是最后一幕,Tina責問Bobby:“Is this your book?”他躲在Tina身后大做鬼臉,把人物的調皮搗蛋完美詮釋。
  2. 臺詞誘惑建自信
  孫同學的表演欲和天賦啟發了我,我提議他挑戰Bobby這個角色,表演成分也很多,臺詞整合了本單元所有重要單詞和句型,體驗到成功喜悅和自信的孫同學欣然同意。一向對口語練習不感興趣的他,對“臺詞”的學習卻十分認真。他對我一次次地糾正“臺詞”中的錯誤發音沒有一絲排斥,很快掌握了這些單詞和句型。新單元教學之前,我又給了他一次表演的機會,“Bobby”的憤怒、無奈、委屈,他表演得無懈可擊。兩次成功的表演,無疑重振了孩子的學習自信—孫同學的二級密碼解鎖成功。
  諸如此類的“個性”密碼一定存在于每個學生的身上。作為教師,只要我們對這些“密碼”掌握得及時,開啟得巧妙,一定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ㄗ髡邌挝唬轰嚓柺醒嗪W)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4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