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音樂課堂“妙比”“生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音樂活動中的對比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把彼此有關聯而又不盡相同的音樂要素加以對照、分析并確定其異同,使學生掌握和鞏固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要引導學生自己通過對比法去發現和探索這些音樂要素的異同和關聯,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熱情,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技能。
  一、 唱譜巧用對比,催開快樂之花
  以聽帶唱對比感受。這類方法主要適合低年級的識譜教學,低年級的學生識譜能力還比較弱,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通過對比聆聽、利用科爾文手勢等來掌握音高概念。如我在教唱湖南土家族民歌《乃喲乃》時,首先讓學生聆聽鋼琴上彈出的三個音531,讓學生熟悉這小節旋律,同時請學生用科爾文手勢比畫出這三個音的音高,接著老師在鋼琴上分句彈奏,請學生聽到531時就用科爾文手勢表示出來,孩子們通過對比聆聽會清晰地發現這首歌曲共有五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結尾都是531,學譜過程一下子就變得輕松有趣多了。
  視唱對比探尋規律。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識譜能力。蘇少版五年級的歌曲《藍天白云》是一首活潑而富有現代動感的歌曲,教唱中我讓學生跟著鋼琴視唱歌譜,一起找一找旋律中相同或者相似的樂句。學生經過幾次引導練習后已經練就了火眼金睛,只要瞄一眼歌譜就能輕而易舉地把躲在歌曲中相同、相似的樂句找出來。老師再利用多媒體課件把相同部分用同一色塊標出來,不同部分以對比的色塊標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通過旋律和情緒的初步對比,大家發現《藍天白云》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只是由同頭異尾的兩個樂句構成的,找到這個規律,學習的難度一下子就降低了。為了加深記憶,可以采用師生對唱的形式教學,學生唱樂句的“頭”,老師唱樂句的“尾”。唱譜的同時借助柯爾文手勢畫出旋律線條,幫助學生對比兩個樂句后半部分不同的旋律線走向。在歌曲第二部分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對比會驚喜地發現,四個樂句有兩句完全相同,兩句是“同頭異尾”,學習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學生自我參與學習的過程是最積極的學習狀態,最有益于對知識的鞏固,同時通過自己對比找出樂譜中的規律后,心理上會有無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讓老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學得心花怒放!
  二、 歌曲處理對比,澆灌藝術之花
  把握情緒、力度的對比。學生對音樂的最初感受是對音樂情緒的感受,而力度、速度等的變化直接影響歌曲的情感表達。歌曲《螢火蟲》由四個樂句構成,前半部分旋律節奏平穩,營造了寧靜、祥和、充滿美感和想象的意境;后半部分采用弱起節奏、大跳音程和連續的附點,給歌曲帶來了推動力。為了幫助學生正確演繹這首歌曲,我首先播放鋼琴版的《螢火蟲之舞》,伴隨著音樂中知了的叫聲,多媒體創設出螢火蟲漫天飛舞的情景,營造了一個寧靜、充滿美感的夏日之夜。然后聽賞歌曲《螢火蟲》,同時帶領學生用手勢伴舞的動作幫助學生對比出兩部分不同的情緒。第一部分以輕柔的力度、歡快的歌聲表達夏夜里的螢火蟲星光點點,撫慰著怕黑的孩子幼小的心靈進入夢鄉。后半部分根據節奏和旋律線的變化,情緒逐漸高漲,歌唱力度也漸漸強起來。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同學們都能用輕巧、富有表現力的歌聲演繹出螢火蟲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形象。
  設計唱法、形式的對比。在歌曲《采蓮謠》的處理中,我讓學生對比不同唱法、形式所表現出的不同效果,激勵學生學會以最貼切的演唱方法創造完美的聲響效果。這首歌曲整體是優美抒情的,大部分樂句可用連貫柔美的連唱法,但在“小小蜻蜓也戀花呀,翹尾落在蓮蓬上”以及“沙朗朗朗朗朗沙”這兩處,孩子們通過對比一致選擇了用輕巧有彈性的斷音唱法,來表現兒童采蓮時的靈動性和趣味性。前領后合兩種不同演唱形式的對比,既能體現夏日荷鄉的魅力與寧靜,又活靈活現地展示了荷鄉兒童生性活潑的性格。
  三、 欣賞廣用對比,怒放熱情之花
  不同樂曲聽賞對比。在教唱蘇少版五年級的安徽民歌《鳳陽花鼓》前,我先為學生示范演唱另一個版本的舊《鳳陽花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歌曲每個樂句旋律線條都往下行,再加上演唱速度緩慢、情緒低沉,學生能感受到舊時鳳陽地區人們唱著花鼓賣唱乞討的凄涼景象。通過對比聽唱新的《鳳陽花鼓》,孩子們體會到樂曲優美抒情、詼諧風趣的情緒,理解了改革開放以后鳳陽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的喜悅。通過對比,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神奇魅力。
  不同樂段對比賞析。在欣賞管弦樂曲《春節序曲》時,我讓學生完整聆聽全曲后,啟發學生根據對比各段節奏、速度、力度、情緒等的不同判斷出樂曲的三部分。接著我帶領學生通過分段欣賞,對比感受了這三部分的不同之處,我們抓住幾個音樂元素進行對比:情緒、場景、色彩、音色、速度。
  A部分主題可帶領學生哼唱旋律,并學跳秧歌舞,感受歡快的舞蹈場面。體會長笛和單簧管柔和明亮的吟唱,對比引子部分的色彩,孩子們會選擇黃色和綠色。A部分的第三主題是主題一的加花變奏,老師可以通過呈現兩段樂譜進行節奏、旋律的對比,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加花”中的不同變化,明白民間音樂手法“加花”的奧妙,享受到音樂表演藝術的樂趣。
  B部分直接引導學生從速度、力度、情緒等要素與A部分做對比,這一段的旋律十分抒情優美,節奏舒展,速度徐緩,我們仿佛看到人們在節日中互相親切地祝福和問候,他們贊美現在的幸福生活,更加期待美好的明天。這部分的色彩孩子們大多會選擇淡藍色、淡綠色、粉色等柔和的色彩。
  在音樂課堂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對比教學法,并遵循趣味性和可比性兩大原則,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使學生完全融入課堂之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對比,愿音樂課堂“妙比”“生花”!
  (作者單位:宜興市城北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5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