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越有滋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種很嚴謹的語言。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所以,數學的學習離不開閱讀。數學閱讀教學的實質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學生獲得了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表達能力以及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積極主動的學習品質。
一、指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閱讀的意義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數學閱讀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所以,重視指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閱讀,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水平和數學理解能力有著重要而現實的教育意義。
我校就這次“數學教學中加強閱讀指導,培養小學生數學素質的探索”課題研究,要求全體數學老師以“數學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閱讀嗎?”為題開展了專題學習和討論,通過一番熱烈的辯論后最終統一了思想認識:數學也是一種語言,而且是一種高度概括、簡潔精要的語言,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閱讀理解的問題。
課題研究組的數學老師還深入分析了當前我校數學老師指導學生對知識點閱讀的現狀,指出數學課堂上大部分老師沒能騰出足夠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知識點,這是導致學生數學素質提高不快的原因之一。
二、我校數學老師指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閱讀的現狀
眾所周知,閱讀是人類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但我校數學老師在教學中卻總是忽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也就沒有養成閱讀數學知識的習慣。主要存在以下幾點情況。
?。ㄒ唬┪覀償祵W老師本身沒有形成數學閱讀的意識
大部分數學老師只是在課堂上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地分析講解,只要學生聽明白,然后模仿例題熟悉解題步驟就行了。即使老師布置預習,學生也只是蜻蜓點水,讀不出字里行間所蘊藏的精髓,更讀不出問題和自己的獨到的體會及創新見解。長此以往,學生勢必缺乏數學閱讀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ǘW生閱讀跟數學技能的水平很不對稱
有的學生面對文字題、應用題時就 “傻眼”了,難以應對。例如當學生直接計算兩個數字的積或者商時,他們可以準確無誤地完成;然而,把這兩個數字放在文字題中時,他們就不知道是應該求積還是求商。很顯然,數學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經制約了學生數學潛能的發揮。
?。ㄈ┱n堂上學生的閱讀都由多媒體所代替了
當下的數學課堂,點擊聲多了,讀書聲少了,教師成了課件的操縱者,孩子成了課件的欣賞者。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應用題教學中,由課件或教師讀題學生大都可以理解題意,可是一到讓學生獨立完成時,往往錯誤不斷。這就說明了沒有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多么的虛弱無力。
針對我校學生沒有形成閱讀數學知識的好習慣,課題研究組的老師想出了許多解決辦法,并且在課堂上踐行,形成了切實可行的對策。
三、指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閱讀的對策
近年來,閱讀理解題成了數學考核中的新題型,很多學生對這些題型望而生畏,原因是理解能力不強,說到底就是由于閱讀能力差導致的。所以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該重視數學知識閱讀的教學,要充分利用閱讀的形式,培養學生閱讀數學知識的能力。
?。ㄒ唬┌褦祵W閱讀請進課堂,指導學生自主閱讀
教師在課堂上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讓他們自主合作發現問題、勇敢表達提出問題、主動想法解決問題,以使他們養成尊重課本、閱讀課本的良好習慣。
?。ǘ┚帉ёx提綱,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比較知識點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毙W數學中有許多知識內容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閱讀中充分運用比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例如:“紅花有36朵,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4倍,兩種花共有多少朵?”與“紅花有36朵,是黃花的4倍,兩種花共有多少朵?”學生通過閱讀發現:雖然都是最后求總數,但一個是求幾倍數、而另一個是求一倍數。通過異中求同可以讓學生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問題雖然是千變萬化的。
?。ㄈ┦褂靡恍┓?,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圈點勾畫”
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知識的有效性,指導學生直接在材料上“標、增、注”。例如,可取以下記號標于書中的字里行間:“——”標出較為重要的內容;紅色線段“——”或波浪線標出特別重要的內容;“?”標出疑點、難點;“△”標出知識空白點,留待補充等。
?。ㄋ模﹦撛鞐l件,引導學生在動眼、動口、動手、動腦時激發閱讀興趣
古人言:“不動筆墨,不讀書”,數學閱讀更是如此。讓學生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多次閱讀數學文本,并借助算一算、擺一擺、折一折、填一填、畫一畫等實踐活動,去發現、探索、感受、體驗文本的蘊意,從而實現與文本的有效對話。
?。ㄎ澹┘訌姂妙}的閱讀,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如果你仔細留意,會發現學生經常在解應用題時不會分析,但是只要教師將題目讀一遍,有時甚至讀到一半時,學生就會叫道“哦,原來如此!”原因就出在學生在讀題時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教師更要加強指導學生閱讀應用題。
在實施對策的過程中我們數學老師發現,四年級學生身上還不能明顯地發現有閱讀習慣和沒有閱讀習慣的差異,但在六年級學生身上已經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差異了,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數學成績明顯要比有閱讀習慣的學生的成績落后。所以必須讓數學閱讀走進課堂,才能使數學閱讀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重視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定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