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家校合作視閾下《道德與法治》教學實效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階段正是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兜赖屡c法治》是中小學時期重要的德育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傳授為主導,教學效率并不理想。近年來,家校合作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強調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發揮作用。為此,本文就家校合作視閾下《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進行論述,以期進一步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 道德與法治 家校合作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7-0004-01
  學校與家庭是小學生最主要的學習與生活場所,也是影響其健康成長的最關鍵的社會文化因素。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長,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其中,不乏大量不健康的信息,極大影響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德育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此,必須在家校共同體機制下實施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其健康成長?;诖?,本文從家校合作視閾下探討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的做法,以供參考。
  1.開展家校合作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意義
  家庭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開展家校合作是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將家校合作引入《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以下兩個意義:
 ?。?)激發學習興趣,將德育生活化。長期以來,《道德與法治》以課堂教學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導,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不僅會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通過家長與教師的合作,將教學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能將教學生活化,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利于增強教學實效性。家長與教師多溝通交流教育信息,針對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討對策。通過二者共同努力,進一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2.基于家校合作視閾下《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借助信息技術,暢通家校合作渠道?;ヂ摼W技術與新媒體的普及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快捷方便,為此,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搭建家校合作的有效渠道。運用校園網、班級QQ群、家校路路通、班級微信、班級微博等平臺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通過這些渠道向家長宣傳家校共育的意義以及《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以獲取家長的配合。然后,每周結合教學需要,發布2-3次德育實踐作業,要求家長配合孩子完成。此外,鼓勵家長用圖片與文字的方式記錄孩子完成實踐作業的過程與心得,可發布到班級微信或微博中,供教師與其他家長觀摩。每月由家長與教師共同評選出“德育好家庭”與“道德小模范”等,以激勵孩子與家長繼續努力。
 ?。?)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家校合作,增強教學效果。根據教學實踐可知,《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的一大原因就是教材內容無法真正打動學生的心靈。雖然教材設計與編排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但靜態的文字,冰冷的圖片難以真正引起學生的共鳴。為此,教師可通過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家庭活動相結合,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可根據教學需要,節選學生與家長所拍攝的生活中的相關圖片與視頻,還原學生熟悉的家庭情境。教師找準教學點,努力挖掘教材中家庭教育的內容,通過播放這些家庭生活情景,讓孩子們認識身邊的道德與法治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從自我、他人等不同層面去剖析現象,認識問題,逐漸認識道德與法治,增強法治意識與道德觀念。此外,利用視頻連線的方式,邀請家長客串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父母每天對他們所講的都是各種生活中的瑣碎事物,他們能聽進去的話少之又少。對此,教師可創設特定的條件,鼓勵家長與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開展對話,彼此深入交流,往往能讓孩子們銘記終身。在教學中可利用微信、QQ等途徑,讓孩子父母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孩子在課堂上交流。這既是父母與孩子的一次深入溝通,也能讓全班孩子共享,從而受到教育。以人教版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中“我能行”一課為例,在課堂上通過與家長連線,孩子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父母平日里過于擔心自己,而不讓自己做某些事情,其實,孩子心中是認為自己能行的。通過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使雙方增進了理解,也讓孩子獲得了鼓勵。
 ?。?)基于家校合作理念,改進教學評價機制。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評價機制已從教師單一的評價模式轉變為教師、學生等多元評價模式。不過從現狀來看,家長參與教學評價的機會并不多。原因可能是由于家校合作還不夠深入,教師與家長尚未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參與等。對此,應在現行的多元化評價機制上注意引入家長的評價。首先,教師可與家長商討,共同制定出對孩子的評價標準與評價制度。同時,鼓勵家長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確保評價機制更加科學合理。為強化教育效果,教師與家長都應多運用鼓勵性、肯定性的評語去激勵孩子,多給予孩子關心與鼓勵,幫助他們增加自信,不斷改進自己的缺點,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3.結語
  總之,學校是開展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因此,加強家校合作,共同發揮二者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對促進孩子健康思想品質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為此,教師要善于從家校合作的角度出發,優化《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案,引導孩子家長參與到德育教育中,不斷提升德育教育效果,讓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彭巧賢.家校合作視角的小學德育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30):228-229.
  [2]晏 林.家校結合,破解《道德與法治》難點[J].教育科學論壇,2018,(25):62-63.
  [3]戴 麗.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1):150-1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